副刊

Scarf 截骨术
解决足拇外翻一劳永逸

杨耀君医生建议小腿肌肉短的人士穿有点鞋跟的鞋子。

颁奖礼红地毯大家都喜欢看。一众女星豪华礼服好性感,镜头从头扫到脚趾头……卡!足拇外翻,煞风景啊!你说女星踩高跟鞋踩到足拇歪掉?其实,高跟鞋是足拇外翻的诱因,主要导因其实与生俱来。

“高跟鞋不是足拇外翻的导因,或许是诱因,但肯定不是主因。”



骨科专科顾问杨耀君医生指出,坊间有个迷思,认为高跟鞋造成足拇外翻,其实足拇外翻一般是天生小腿肌肉(腓肠肌)较短而紧绷导致,或加上后天诱因如长期穿高跟鞋,才引起足拇外翻。

他说,除了小腿肌肉紧绷,其他基因遗传因素还包括扁平足。另外,如括生物机械平衡问题、肌肉受损及风湿病,都可导致足拇外翻。

高跟鞋托起脚跟,比腓肠肌因没获得伸展,导致肌肉萎缩、紧绷。

不是女人的专利

杨耀君强调,并不是每个人长期穿高跟鞋都会发生足拇外翻,一些人天生小腿肌肉发达那就没问题,但部分人不穿高跟鞋也会发生足拇外翻。事实上,足拇外翻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发生足拇外翻的也不少。

他建议,腓肠肌短的人士平时可多做小腿伸展运动,以训练小腿肌肉。另外,选择适当的鞋子也很重要,建议穿有鞋跟的鞋子,高度以半寸为佳。(半寸高度鞋跟刚好拖住不足长度,减轻脚板负担。注意!脚跟高度不可太高,可有反效果。也可以鞋垫代替)



“如果你穿平底鞋觉得小腿累,那可能你小腿肌肉天生较短。我不建议小腿肌肉短的人士穿平底鞋如拖鞋、包鞋,应该穿有点鞋跟的鞋子。”

全球数据,60以上乐龄人士最多,发病率为16%;31至60人士约占9%;15至30岁人士发病率为3%。另外,女患者比男患者多。

足拇外翻如何形成?

要解开这个疑问,首先,得了解小腿肌肉的构造。人类的小腿肌肉由腓肠肌(gastrocnemius)和比目鱼肌(soleus)组成,而通常导致足拇外翻发生的根源通常来自腓肠肌肉。

天生腓肠肌肉较短而紧绷、或长期穿高跟鞋引起腓肠肌肉收缩、紧绷,而引起足拇外翻。比目鱼肌紧绷也可导致足拇外翻,通常比目鱼肌紧绷,腓肠肌也一并紧绷。

人类站立时脚跟着地,但在腓肠肌短而紧绷的情况下,脚跟着地的习惯却演变成“硬拉扯”比目鱼肌,这股压力顺势向脚跟压,在脚跟成功着地的同时,足拇骨因后脚跟的拉扯,而顺势向外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足拇外翻。

同样的道理,当某个人长期穿高跟鞋,高跟鞋托起脚跟,比腓肠肌因没获得伸展,肌肉在长时间内慢慢萎缩,进而紧绷,继而发生足拇外翻。

足拇外翻的病情发展

不是女人的专利

杨耀君强调,并不是每个人长期穿高跟鞋都会发生足拇外翻,一些人天生小腿肌肉发达那就没问题,但部分人不穿高跟鞋也会发生足拇外翻。事实上,足拇外翻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发生足拇外翻的也不少。

他建议,腓肠肌短的人士平时可多做小腿伸展运动,以训练小腿肌肉。另外,选择适当的鞋子也很重要,建议穿有鞋跟的鞋子,高度以半寸为佳。(半寸高度鞋跟刚好拖住不足长度,减轻脚板负担。注意!脚跟高度不可太高,可有反效果。也可以鞋垫代替)

“如果你穿平底鞋觉得小腿累,那可能你小腿肌肉天生较短。我不建议小腿肌肉短的人士穿平底鞋如拖鞋、包鞋,应该穿有点鞋跟的鞋子。”

全球数据,60以上乐龄人士最多,发病率为16%;31至60人士约占9%;15至30岁人士发病率为3%。另外,女患者比男患者多。

我的腓肠肌短而紧绷吗?
测试:

可在家自行进行。请站在一个斜面板上,1秒、2秒、3秒、4秒、5秒,这时若你感到……

A. 小腿一阵酸痛——

你的腓肠肌可能短而紧绷。

B. 毫无感觉异样——

恭喜你,你的腓肠肌看来很发达。

导因:

1. 基因遗传:小腿肌肉短、扁平足

2. 生物机械平衡问题

3. 肌肉受损

4. 风湿病、关节炎

有足拇外翻一定要动手术?

答案是不一定。杨耀君认为,轻微足拇外翻,在不疼痛、不造成生活不便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动手术,但可勤做小腿伸展运动,预防病情恶化。除非你有以下情况,建议立刻见骨科医生。

1. 关节疼痛

2. 穿包鞋不舒服,疼痛

3. 足拇情况越来越严重,继而导致第二根脚趾受压而疼痛

4. 脚板神经线受伤

“治疗足拇外翻只能靠外科手术,传统上矫正足拇外翻手术只是削掉外翻的足拇骨部分,那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复发率很高。”

杨耀君强调,目前只有外科手术在临床证实能矫正足拇外翻。市售的“足拇外翻矫正器”或“脚趾隔离垫”并不能矫正外翻的足拇。这是因为,足拇外翻的成因在小腿,而这些产品只注重足拇,根本不对症下药。

“并非每个足拇外翻患者都需接受外科手术矫正治疗,只有重度患者,并且病情严重足以影响患者生活品质时,才有必要采取治疗手段。”

他不鼓励患者以“爱美”为由接受矫正手术。“要知道治疗足拇外翻的手术非小手术,不只会留下疤痕,手术后,患者的脚板会肿、疼痛,最快在6个月后才痊愈。”

阻止情况恶化

他认为,虽然轻微的足拇外翻并无大碍,也不需接受手术治疗,但情况会越发严重。要阻止情况恶化,可以采取防范措施比如小腿肌肉伸展运动。

在骨科诊所内,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介绍合适的鞋子或鞋垫,这些产品具有延缓病情恶化的作用。“我会针对轻度患者个别情况介绍合适的鞋子,比如针对扁平足或小腿肌肉较短的患者。”

小腿肌肉伸展运动

小腿肌肉伸展运动

杨耀君鼓励,轻度及重度患者经常做小腿肌肉伸展运动,以延缓病情恶化。若你的小腿肌肉天生较短,若你经常穿高跟鞋,也可勤做小腿肌肉伸展运动,以预防足拇外翻。小腿肌肉伸展运动也是很好的暖身运动,可在打球前、跑步前做一做,防止运动伤害。

以下每个动作重复做20至30回,早晚定时做。

1. 身体倾墙。感受小腿肌群的伸展。将小腿伸直,同时保持脚板与地面接触。每回坚持约20秒。然后重复动作。

2. 脚尖触楼梯,脚跟往下压。每回坚持约20秒。然后重复动作。

3. 站在斜板上,也可达到伸展小腿肌肉的效果。每次站到小腿肌肉感觉酸痛,休息一阵,再重复。(见图1)

站在斜板上,也可达到伸展小腿肌肉的效果。每次站到小腿肌肉感觉酸痛,休息一阵,再重复。(图1)

其他原因

“足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下肢生物机械平衡问题。这种问题发生,通常一边疼痛情况比另一边更严重。若两边脚板同时发生剧痛,已非单纯的足拇外翻,而可能是因其他原因引起。”

杨耀君指出,在正常足拇外翻情况下,患者通常并不感觉异样,但一穿上包脚趾皮鞋,尤其剪裁窄小的皮鞋时就隐隐作痛,这全因外翻足拇困在窄小鞋内被挤压而倍感不适。

在大马街头,10个人中有9个半都脚夹拖鞋,即便足拇外翻也不碍事。除非外翻足拇引起疼痛,否则一般轻微患者也不会察觉问题。需求少,供应自然少。也正因此,国内懂得处理这种畸形问题的骨科医生不多;就算有,几乎每个医生的手法都不一。

Scarf手法精密复杂

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国际间也一样。单是关于矫正足拇外翻手术的文献就有150个。杨耀君表示,文献多,方法多,即表示医学界至今仍未找到一个备受公认的矫正方法。杨耀君表示,从临床经验、医学文献记载看来,个人推崇的矫正手术是Scarf截骨术。

“针对足拇外翻,各个地区比如美国东西部、欧洲和亚洲都有不同的治疗手术,但据我个人经验来看,盛行于欧洲的Scarf其功效最好,情况多严重的足拇外翻都能被矫正过来,而且复发率低。”

杨耀君透露,这种手术艺术是受到建筑工艺启发,将在建筑中的Z形搭接驳横梁法,用到了截骨手术上,而且效果很好。

Scarf手法精密而复杂,简单而言,手术包括截骨、削骨、摆正骨、上螺丝……虽然听起来复杂,但却可为患者免去上石膏板长达6星期的苦难。

Scarf截骨术:横向Z形的切骨,把外摆的骨头向内摆正,最后锁上螺丝。

Scarf截骨术4个步骤

步骤1:在足拇与二趾之间开个小孔,在脚板肌腱上划一刀,以放松紧绷的肌腱。

步骤2:在脚板内侧,足拇旁边开一个约1寸半的刀口,将外摆的多余骨头削掉。

步骤3:进行横向Z形的切骨。这种切骨手法能够避开血管,保留脚板的血液供应。而且,透过准确计算切骨角度,然后顺势把外摆的骨头向内摆正,能够正确矫正拇趾外翻。

步骤4:上螺丝。由于采用的是特制螺丝, 大小就像眼镜螺丝(小骨用2毫厘螺丝,大骨用2.4毫厘螺丝),锁在切骨处作为内固定,十分稳固,患者在手术后次日就能负重行走。

附加手术:若是腓肠肌紧绷,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同时接受腓肠肌放松手术,只在小腿肌肉上划一刀,便能达到放松肌肉的效果。若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同时紧绷,手术就较麻烦,但一般在手术后都能痊愈。

手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后……

●24小时内,患者必须留院观察,此时脚板极度疼痛,一般都需要止痛药物来镇痛。

●24小时后,患者可以下床行走,必须穿上特制保护鞋固定脚型约8星期。

●3至4星期内,脚板经常肿胀,只能穿宽松、柔软、伸缩性强的球鞋。

●1至2个月,脚板肿胀情况好转,但偶尔还是会发作,患者可穿回一般鞋子。

●6个月,脚板肿胀情况几乎不再。

反应

 

副刊

奥密克戎变体来势汹汹

本地冠病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未有奥密克戎变体,且医疗系统目前能应付。

病例增加与许多人不戴口罩、假日到来、人们出游活动增多或有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命名为JN.1,号称“最长命病毒”。

据称,JN.1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具有较多的突变位点,这可能使其传染性更强。
这个有35个突变的变异株BA.2.86的子系JN.1,已在多个国家爆发。

·JN.1背景及特点

JN.1被分类为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

根据CDC的报告,JN.1与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被认为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这一新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即传播性增强。

感染JN.1变异株可能出现发烧、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区别。
然而,由于其突变,感染后康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疫苗是否应对?

幸运的是,最新研究表明,2023-2024年的冠病毒疫苗似乎对这个最新变异有效,已接种过强化针的个体面临较低的风险。

专家也呼吁公众采取缓解措施,包括:

·接种新疫苗;
·改善室内通风;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

尽管JN.1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一些专家警告说,应密切关注变异的传播,并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