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柔新经济特区成功关键/李兴裕

为了深化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之间的双边“重要共生伙伴”关系,两国领导人同意在柔佛依斯干达经济特区毗邻,共同开发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SEZ)。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更将其描述为一个“实质性且有前途的项目”,预计两国将于明年1月11日签署了解备忘录。

自2009年以来,新加坡连续14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二大贸易伙伴;大马则是自1992年以来,连续31年成为新加坡第二大贸易伙伴。

新加坡一直是我国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之一。2022年,柔佛州吸引了最高价值的国内外投资,总额706亿令吉,主要集中在电气与电子产品、医疗设备、食品制造和数据中心。在缺乏具体的信息之际,柔新经济特区引起了不同的反应。马来西亚依斯干达联合部长级委员会(JMCIM)将进行可行性研究,以确定该特区的重点,特别是投资者的兴趣、业务和市场需求。

创造互利共赢

柔新经济特区旨在吸引国内外投资、加强货物和人员的跨境流动、加强马新两国之间的商业生态系统。最终,该经济区将提高新加坡和柔佛州的经济吸引力。

经济特区将为两国创造互利共赢。马新两国可以利用双方的实力、资源与非资源、比较和竞争优势,取长补短,实现最佳投资回报和经济价值。

新加坡拥有深厚的人才库和技术、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与投资流;而柔佛则拥有人力、相对于新加坡廉宜的成本优势、土地资源以及与大马半岛其他州属的连通性。两国可以在经济特区发展框架的正确规划和实施中,找到互惠互利、相互学习、明确责任。

全球存在着数以千计、不同形式的经济特区,而并非所有经济特区都是成功的。失败的常见原因,包括目标混乱和多重、在政策自由化方面不够果断、地点选择不当、设计欠佳或管理不力。

虽然经济特区并非单一模式,但韩国、中国和台湾所有成功的经济特区,都得到了有利的政府承诺和政策的支持。 中国深圳经济特区始于 1980 年,被誉为最成功的经济特区之一。

另一个例子是,中新苏州工业园区(CSSIP)在过去20年磨砺了作为现代化开放开发区和国际合作典范的声誉。

经济特区在韩国、中国和台湾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它们具有战略性的官僚能力,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制定明确的战略方向,以及建立正确的环境、奖掖与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有效的政治领导力和强有力的发展重点,是为官僚机构注入活力,以确保经济特区的成功实施。

非灵丹妙药须适当规划

因此,重要的是要确定建立柔新经济特区的最关键理由,以及有助于成功的关键因素和行动。

1. 框架目标明确和可衡量的参数。在制定政策框架时,我们必须确定马新两国的需求、园区的类型与位置、各类经济活动范畴,以及符合资格要求的投资者,并跟踪其表现。

2.监管和有效管理。经济特区的设计必须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以确保其长期可持续性,并由具有高度自治权的私人领域企业进行管理。PPP(或合资)模式可以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承诺,向投资者保证,政府承担"拥有权",并提供强有力的奖掖,来支持经济特区的整个生命周期。

经济特区的高效和有效管理,需要强有力的法律、监管和体制框架,以及公共和私人领域之间更好的协调。经济特区可以受益于私人领域发展商和业者带来的更高营运效率、投资与专业知识。拟定和实施纳入最佳实践,并利用当地人和投资者优势的管理和营运结构,包括要求经济特区具有国际和本土竞争力,并避免不可行的经济特区的散乱无章。

3.经济活动范畴和量身定做。更好地了解当地情况和比较优势。制定促进当地人进入并整合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经济特区,无论股权归属和经营规模如何。在经济特区建立的工业与投资单位,必须将奖掖措施和条件与绩效、就业机会的创造、熟练与半熟练、知识转移、各种工业联系和已实现的投资链接起来。

需鼓励经济特区与国内经济之间建立更广泛的经济和工业联系,以及建立与延伸工业价值链。任何被宣布为经济特区范围内的公共土地,不得转让给私人使用,但经济特区开发商、业者或在经济特区内设立的企业或其他机构除外。

4.地点选择良好。重要的是,经济特区位置配备了“即插即用”的基础设施——良好的连通性和物流,或靠近各类交通模式、最先进的科技、创新的现场解决方案、满足特定投资者需求的专业基础设施、现场基础设施、员工培训中心和场外基础设施。此外,还有银行、宿舍、商店、餐馆、学校和医疗保健等周边支援行业和便利设施。

培育竞争力

5.投资与经商政策优惠。改善经济特区投资与商业环境的重要性。经济特区应提供什么样的奖掖措施,或者其奖掖措施与非经济特区提供的其他投资奖掖措施有所不同。维持政治和经济稳定,以及可预测法律与监管环境至关重要。

培育企业竞争力。私人领域主导的增长与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透明、稳定、有包容性和高效的政策,以及监管实践的实施,使本地和外国公司能在国内外投资、组建和增长。

提供投资者友好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并由有能力的员工提供支持,以简化企业获取准证的流程;充当投资者和政府之间的有效协调者;此外,还提供客制化的便利、客制化奖掖、专业管理服务、服务和交易数字化。

6.人力资源政策。虽然经济特区将为当地人创造就业机会,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自由化和灵活性,以便在本地劳动力(包括人才和专家)短缺的情况下,允许吸收外国劳动力,以填补人才缺口。

7.政府-企业-地方当局的参与。在经济特区与政府和地方当局之间建立定期对话与合作机制,以最大化地减少日常不确定性和不明确的各种条规,以及对企业至关重要的规则,从而激励企业投资、竞争和发展。

8.智能城市经济特区。通过促进可持续发展、将可持续性标准与工业和住宅数字化环境以及包容性基础设施发展结合起来,提高经济特区的吸引力。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不断提高,需要与工业4.0相关的绿色增长与数字科技、遵守环境标准,以及资源节约型的循环经济商业模式。

经济特区并非工业与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许多经济特区基本上都没有取得成功。它必须经过适当的规划、管理和操作,并密切监控和跟踪绩效,才能取得成功。

它需要最高领导层的坚定承诺和务实精神,以及政府机构和地方当局的积极参与,以促进经济特区的国内外投资。

反应

 

财经新闻

拉菲兹:满足未来高收入需求 第13计划着重人才培养

(加央18日讯)经济部长拉菲兹表示,第13大马计划强调国内人才培养的改革,以满足未来高收入经济领域对劳动力的需求。

他说,大马预计最早将在2027年或2028年成为发达国家,为与高收入经济活动相匹配,须培养高知识人才。

“我相信,大马成为区域经济领导者的潜力不容置疑,而流入大马的新投资表现亦令人自豪。”

他认为,大马的挑战在于人才,尤其是优先考虑的高价值和高科技投资,都要求大马提供合适人才。

他今日在与玻璃市州政府举行的第13大马计划交流会后,于记者会上如是表示。

“培养高收入经济领域的人才为政府面临的挑战之一,须从国家教育体系及教育机构方向入手,以实现第13大马计划设定的经济目标打下基础。”

他说,经济部正在努力确保将国家经济从“大马制造”提升到“大马创造”,为本国人才创造高薪工作机会,让他们不必出国打工。

“大马制造”是指低工资的工厂组装作业;“大马创造”则是本土设计,从组装到创造技能需不同能力的人才支撑。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