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南洋文艺】《黎明的守望人》玛雅加萨诺夫

迷读志:黄国雄 

为什么这位大作家,在他亲自写的人生回忆,会说出些其实不符事实的过去?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为小说家,《黑暗之心》、《吉姆爷》等书的作者。 

康拉德在自己的传记宣称从没上轮船(使用引擎推动的船)工作,他是一个更古老航海时代的产物,也就是帆船水手——对他们来说,驾驶帆船(依靠风力与水流前行)是种真正的技艺,不是利用蒸汽还是石化动力那种新颖科技可以相比,更是面对大自然残酷现象,考验个人能力与勇气的场域。

也许这样的宣称,康拉德是在肯定某种旧时代意识,一种在当时已消逝,深含浪漫主义的情怀,一如他小说里常出现的主题——文明不尽然可敬,野蛮也有高贵之处。

这应该是他对自己的期望,也是原初选择水手生涯的根源。

虽然他当水手的20年间,大部份时候是在帆船度过,但是他确实上过轮船工作,这本书会透露他那时候的点滴。

不过,从帆船过渡到轮船是他水手生涯重大改变,反映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可说人类史上众多世纪之交,最为剧变之一。

《黑暗之心》成文学经典

康拉德出生于十九世纪中,原为波兰人,童年时刻就随父母亲卷入波兰复国的政治运动,父母俩皆死于俄罗斯政治迫害,他青少年辗转法英诸国,一成年就去当水手,周游世界近20年才开始写小说,第二部小说《黑暗之心》就成了现代文学的经典。

这本书基本上是借由描述他的生平故事与小说的背景,来述说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世界史,一部欧洲帝国在那期间开拓与失落的全球故事,某种程度,他的人生就是欧洲帝国那时期的缩影,机缘巧合下,他人生较后期的另一本巨作《诺斯楚摩》,预言了二十世纪美国,带着新形式,以工业主义与商业主义为外貌的帝国实践,君临新时代的世界。

康拉德最深邃最具有影响力的著作,某种程度都是对当时帝国主义,对物质主义造成道德与社会损害的大力批判,同时也是缅怀旧时代价值观被淘汰的感慨。

这本书作者说:“康拉德书中人物的低语,也回响于新世代反全球化的抗议者与自由贸易的支持者……提倡社会正义的激进分子与排外的本土主义的耳边。”

若是如此,那百多两百年前燃起的,由殖民帝国促成的全球化,文明化运动,至少还在进行中,一刻也没停止。

反应

 

商余

【南洋文艺】《印加结绳符号》加里乌尔/黄国雄

迷读志:黄国雄 

首先要澄清的是,至今还没有人成功解读出整套的印加结绳,虽然结绳里关于数目的符号和它数学的操作法已经辨识成功,但是非数字性的符号还无法鉴定出其意义,所以说还没有人真的懂这套文字系统。

研究印加结绳的语言学家第一个要务,如果根据此书,其实是要辨明结绳究竟是一种记忆术工具或装置,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系统。

简单的说,记忆术是种协助记忆力的技艺,通过某种特定规则,还有工具/装置来紧记并且回忆起某些信息片段。

现在常见的记忆术装置就是“绕指缠绳”与“念珠”。

从文字的主要功能来看,即是把事件实体的记录下来,是和记忆术的企图有所重迭,之所以要辨别印加结绳是属于何者?是否能被解读出来?也是基于这个理由。

两个主要的差异

记忆术装置与文字系统有两个主要的差异:

1.记忆术装置不是由“约定俗成”价值的符号所组成,这意味着能明白的人就只有该使用者与他已告知规则的人。

2.信息并不是记录在记忆术装置里而是已在使用者的脑海,装置只是作为种提示。

如果印加结绳是种记忆术装置,那么显而易见的,那些从印加文明遗迹发掘出来的结绳就不可能解读出来,因为在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就禁止了结绳的使用,下令焚毁这些装置,印加结绳作为记录系统应在那时候开始消匿而不久后灭绝了。

早期研究印加结绳的人倾向于把它当作记忆术装置,尤其是殖民时代对残存印加文化作观察与记录的人。

不过在现代,即二十世纪初,就开始有学者把结绳当作类似于文字的系统来研究, 不过至今都没有对于其编码与解码信息方法特别实质的结论,有的话也是片断的提议,比如说有研究者指出结绳可能类似“数字标签”(如国际标准图书编号的概念)来指示身分、住所地名、头衔等信息,但这都是相有限,过于简约的信息代表。

作者在这本书里提出新的理论,即是借用现代电脑的基础“语言”,二进制编码的概念来研究印加结绳,试图解析其物理与语言构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