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悼二月河·凌解放先生

【散文】

二月河

二月河先生终究是走了。



从16岁第一次读到《雍正皇帝》开始,老人家的“清初三部曲”,便一直是我在成人社会里打滚的指路明灯。

权相明珠位列殿阁后却骤忘初心,结果善始悲终,另一位权相索额图亦滥权无度,最后下场也落得个圈禁,还有那一日内连升七级的高士奇,这些康熙朝名臣的事业走向,通过凌老的笔,我明白到了什么叫做“自决于民”。

此外,熙朝晚期上演的夺嫡大戏,先有九子相互步步算计,后有雍王以“不争是争”的冷姿态异军突起,看热闹的人自然倍感热闹,但仔细想想,这些个爷们可其实都是亲兄弟,怎就儿时一起撒野捣蛋,长大了却非得兵戎相见呢?

一个字“贪”!,即是凌老在其书中所想给出的全部解答。

人若贪,无论是贪色,贪墨,贪财,贪权,贪闲,到头来皆无有好下场可言。



皇太子胤礽因为贪功好色,结果输掉了他的储君宝座。

廉亲王胤祀因为觊觎大位,结果布局再精密亦敌不过他老爹的圣心独裁。

还有那一个个因贪恋权势太过而失了分寸的人版们,比如跋扈过头的吴三桂、鳌拜、年羹尧、张广泗与李侍尧等等军头型人物,比如狡猾过头的和珅,隆科多与弘时等等权贵型人物,比如急功近利过头的田文镜,纳亲与鄂尔泰等等草根型人物,比如清高过头的杨名时,孙嘉淦,张熙等等名士型人物,比如老油条过头的李光地与佟国维等等精英型人物,他们的品格变质,与其说是世道险恶,莫不说是律己不严?

相对的,像马齐、张廷玉、邬思道、胤祥、傅恒、阿桂这类明白人,一句“戒急用忍”,一句“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一句“致良知”,就守着三道底线,便足以成全一生,甚至于名利两不误了。

当然,利用历史叙事营造幻象,并有意无意的淡化专制封建,这些个小说家笔法在凌老的作品中难免存在,只是斯人已逝,又毕竟老先生确把历史人物写得有着警世恒言般的效果—-对比之下,功远远大于过,我想此六字他还是担得起有余的。

所以敢说凌公的故去好比文星殒落,这等形容,单论历史小说,并非矫情。

是为悼记。

(深圳午夜)

反应

 

商余

我与《背影》/小二

文|小二

朱自清是中国近代著名诗人。他的散文更是令人陶醉,回味无穷。他用自然朴素的文字,描写了感人肺腑的情感,深深地感动了读者心灵的最深处。尤其是《背影》,更是陪伴着我的人生。

第一次读《背影》,是我在念初中的时期。当时的我,少年不知愁滋味。尽管老师把这篇文章教得淋漓尽致,七情六欲的面孔随着文章的内容而起伏。然而我却神游四海,无动于衷,完全听不进去。老师把课文教完后,我却一无所得,也没留下印象,更何况是品赏文章的精髓。

高中毕业后,我申请到远方一个小镇的华小当临教。当时交通不发达,我得在家乡乘坐德士到一个城市的长途巴士车站,然后转乘长途巴士到一个城镇后,再乘坐德士到那所华小。全程要花大半天时间。

离家那天,父亲帮我携带行李,陪我到德士车站。当我坐入德士车内,车子正要开动时,父亲突然也钻入车内,坐在我身边。我感到十分惊讶,还来不及开口问他,他却笑笑地说要陪我到长途巴士车站。父亲一坐下,一路上便唠唠叨叨的嘱咐我要注意这个,不可做那个,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牵挂和关爱。

浓浓父爱熊熊燃烧

到了长途巴士站,父亲又帮我把行李搬上巴士。我坐好位置,查票员要其他人下车,不然会妨碍他的工作。我便催促父亲回家,因为时间也不早了。但父亲依然站在我座位的窗口下,一脸茫然,欲语无言。突然他开口说道:“我去买一些吃的给你。”我还来不及阻止他,他已飞快地走开。我看到他的背影,焦急地东张西望,似乎在找卖食物的摊子。我看在眼里,眼泪不禁沿着脸颊流下来。

过了一阵子,父亲赶回来,手中提了一个塑胶袋,里面装满了包子。他在窗口下踮着脚,很吃力地把塑胶袋从窗口塞给我。我连忙把它接着。父亲又千交代,万交代的叮咛我,直到巴士开远了,他还站在那儿不停的挥手,我也在巴士车内不停的向父亲挥手。一直到他的身影被泪水模糊了。

突然,我的心像是被电触到一样。从父亲在家乡送我出来,一路的叮咛,又买了一袋包子给我,最后依依不舍地和我挥手告别,不就是《背影》里作者的父亲在火车站向作者送行,交代了又交代,又怎样买了一包橘子,辛辛苦苦地送到作者手中,最后才与作者依依惜别同一个异曲同工的版本?就在那时,我整个人崩溃了,眼泪如泉水不停地涌出来。

在《背影》里,作者与父亲深厚的感情,父亲对他无比的爱,如今我彻彻底底地明白了,我的父亲对我何尝不一样。平时的关爱、呵护、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但父亲却没有表露出来,只是默默地隐藏着。想起这一切一切,顿时感到浓浓的父爱在我心目中如烈火般熊熊地燃烧着,久久不息。

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如今,父亲已离开我多年。我也当了父亲。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我再次阅读《背影》时,发现文章里有有许多经典之处没有读出来。文章里表现了深沉的父爱和一个儿子对父亲情感的多变化,所用的文字、词语多么准确生动。把浓郁的父爱亲情,跃然纸上。过后,每次再读《背影》,又有了新发现,有了新领悟。年龄越大,经历的增加,更能得到更深的感悟。

回想这些年来,我对《背影》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我把自己的阅历揉进去,对《背影》有了更好的解读方法。每次重读《背影》,却是另一番感受。仿佛春风吹过宁静的湖面,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父爱如山一般高大、宏伟,用尽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出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