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面若“梅”花,
坚若磐石

【读后感】

 



书名:《与神咫尺——从家园到禾场》 作者: 莫曾桂梅

出版: 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华人年会议会资讯与出版部

出版日期: 2018年7月

< 彼得前书>3章3至4节说:“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

我在甲洞卫理公会多年,与莫师母——桂梅真正接触,是在今年8月参加文桥文字营。不久读了她刚出炉的书《与神咫尺——从家园到禾场》,才发现她深邃坚定的眼神背后,承载着对家庭,对教会的顾念与责任。  

《与神咫尺》是卫理公会刊物——《南钟》创刊90周年纪念,出版的其中一本书,收集了莫师母近几年来的文章,从家庭到宣教禾场点点滴滴的记录。过去12年,莫牧师担任卫理公会华人年议会会长期间,四处奔波,走过柬埔寨、泰北、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师母与他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劳碌之际,还把家庭管理妥当,一家其乐融融。



< 炊烟升起>,娓娓道出家的故事;< 人在途中>,写的是宣教的路程;< 莫忘初心>,是她在教会侍奉的心得。质朴的文字,细腻地描绘她生命中的起伏。她在< 瘤破了,虽行过死阴幽谷>提到,去年莫牧师从印度宣教回来,脑动脉瘤病发,在垂死边缘,神如何把丈夫的生命救回来,她都一一写下,成了感人的见证。而她对神的信心,人如其名,经过试炼,变得更沉稳,像梅花在皑皑白雪中,虽少了浓艳和锋芒,却依然盛开。

人生的不如意,是福是祸,她顺服主的安排与带领,活出对上帝的信心,领受神的爱。因为爱,她与儿女的相处和互动,成了醇厚及宝贵的时刻(见< 儿子离家三个月>);因为爱,丈夫在飞机上简单为她庆生也可以很浪漫(见< 高空下,双份的祝福>);因为爱,每次的宣教之旅都能够祝福他人,哪怕是走入物质匮乏的地区,他们的内心都是富足充实的(见< 民间访宣,淡淡离愁压心头>);因为爱,师母团契成立了,让身兼多职的师母们彼此代祷,彼此鼓励,彼此关怀(见< 师母团契——从代祷小组起步>)。

原来,当女人不容易,当师母更不容易,但如先知以赛亚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神会把祂的使女放到适当的位置,活出信心,活出爱,活出顺服,活出真实丰富的自我。如我认识的莫师母,面若“梅”花,坚若磐石。

反应

 

商余

求知能力/健杰

【用画写诗】文|图:健杰

前阵子看到一个新闻,关于艺术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54 年的一幅抽象画作《黄与蓝》,拍出了接近1亿9000多万令吉的事情。

引起我注意的是看到一个讨论,讨论内容聚焦在拍卖的价格和资本炒作的话题,许多和作品背景无关的文字,比如“这样简单的画我也可以画”、“不过两块颜色”、甚至是、逃税、洗黑钱、某国国旗等深感不屑的文字都出现了。

虽然大家对作品质疑,认为是商业和政治炒作,但有趣的是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艺术家本人或与作品背景有关的谈论。

更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群体里不乏一些在文化及艺术圈子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如果他们也参与其中,普罗大众就会更加认定这类艺术,只是被有心者炒作起来的课题而已了。

探索源头追根究底

因为普遍的教育缺乏这一块,难免大家会觉得品味艺术是些“高大上”的事情,也让艺术作品的鉴赏常有曲高和寡的情况,但我觉得,不懂不是问题,关键在面对事情的态度——对不懂的事情,我们会去探索源头追根究底?还是随着风向信口开河,人云亦云?

曾经向一位资深艺术家请教一些自己看不懂的当代艺术作品,也准备好来个烧脑的听教,以为他会说一些高深莫测难以消化的哲学理论,结果对方只是简单的回答:“很多当代艺术作品我也看不懂。”

他这一句回应让我思考良久。的确,当代艺术所牵涉的领域是很广大很复杂的,可能性和包容性都很大,很多概念都超越了我们个人的认知,即使领域中人也未必了解所有现象,对于我们不懂的可以不必装懂,但也不急着去否定,认为只是资本家的炒作。觉得无聊的、无法产生共鸣的,看过就算;觉得有趣的,可以去了解,去学习。

当代艺术的创作概念,很多已经超越了平面艺术和视界艺术的范围,这类艺术作品的鉴赏和解析已经不是从画作或眼睛所看就能看懂艺术家的动机。

与其胡乱猜测或随着大众的风向人云亦云,何不花点时间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阅读艺术史,了解艺术家生平,他一生的经历与作品的关系、思想、创作概念,受何人何者何事影响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件作品的来龙去脉。

对一件事物不了解没关系,我们可以学习,但不要因为不懂而认为是对象有问题,那我们就永远不会去求知和学习了,艺术鉴赏如此,人生处事亦如此。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