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中美冷战 台湾得利

(台北30日讯)美国与中国的新冷战隐隐成形,叠加疫情继续延烧,全球经济可能遭遇二战来最大幅度收缩,但以科技出口见长的台湾却是例外受惠者,全年增长有望成为屈指可数“保正”的主要经济体。

台湾主计总处将在周五公布第二季的经济增长率,彭博截至周三的调查显示,18位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值落在0%,多数经济学家对第二季成为谷底已有共识。

另根据彭博追踪各家分析员预测中值,目前对于全年经济预料增长0.6%,相比之下,G-20国家中仅中国有望录得正增长。

中美纠纷此起彼伏反而带动台湾今年经济增长多点开花,台商持续分散风险回台投资之余,疫情也强化台湾科技出口的优势,而财富效应又拉抬内需。

“中美现在新冷战让资源重新分配,”元大投顾首席经济学家陈森林称,“台湾去年的固定投资已经很大,今年原本没有那么好,但所有投资几乎都没有(因疫情)延后。”

资金大举回流

在新冷战背景下,澳纽银行经济学家杨宇霆也表示,的确看到电子供应链的高端商品移回台湾生产,这也让该行对台湾第二季的GDP增长预估高达1.7%,为目前最乐观的预期。

他同时指出,今年台湾半导体厂商增加在地投资及资本支出,将协助台湾抵消全球需求下滑的风险,直接助益GDP。

根据主计总处在5月所预测的全年增长1.67%数据里,固定投资对GDP的贡献度就达1.02个百分点。

除台商持续回台投资,外人直接投资表现亦不俗,上半年增长9.3%。

电子业强劲增长

除了投资,疫情以来台湾以半导体产业为首的电子零部件及资通讯出口,已连续数个月录得双位数的年增率。

元大的陈森林认为,在家工作成为新常态,远距商品需求将一路延续至年底。

“远距商品对厂商的贡献不会那么快结束,它的普及率和设备升级的需求都会比预期久,”他说,再加上5G上路后还会有一波装置升级的需求,台湾科技业的受惠程度不会只集中在近期。

经济恢复疫前水平

出口和投资畅旺,自然有助财富效应及创造更多内需,特别是台湾持续严管出入境以确保零本土感染,本地民众日常生活、行动及消费多数都已回到疫情前的水准。

谷歌行动报告显示,以人们至零售及娱乐场所的人流来看,亚洲主要经济体中仅有台湾回到疫情前水准,而香港及新加坡则是明显衰退、苦苦挣扎。

由于防疫得宜,法国兴业银行总经分析员蜜雪儿林(译音) 在报告中指出,台湾的零售销售已在5月见到反弹,只要情况持续控制,零售将会持续恢复正常。

该行将台湾今年GDP增长率自0.5%上修至1.3%,主要受惠于科技出口、投资及政府的刺激措施。

台湾政府推出的三倍券自7月中起已可以使用,目前已有逾1800万人、约八成民众领取;“报复性消费”及“报复性出遊”等成为部分民众的口头禅,因疫情关系不能出国旅游,势将产生本地的旅游及消费替代效应。

外围因素掣肘全年表现

此外,台湾股市本周正式创下纪录高点,台积电股价强涨,澳纽的杨宇霆认为,具高度活力的股市表现甚至比三倍券等刺激政策更能带动消费。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分析员都同意这些乐观的看法。

彭博追踪39位分析员中,其中14位预估今年台湾经济将负增长,全数为外资,其中以汇丰估全年衰退2.6%最为悲观。

其余本地金融机构及部分外资分析员,则仍看好台湾正增长,只不过力道不尽相同,从0.1%至1.8%都有。

鉴于全球经济进一步疲软的风险仍高,台湾全年表现的确还有变数。

高盛的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安德鲁蒂尔顿在上周便指出,亚太区经济“复苏的开端已走到了尽头”,多数国家不太可能复制中国的V型反弹。

反应

 

国际财经

“退款不退货”激怒卖家 中国要求拼多多纠正

(北京11日讯)中国监管当局近期约谈了拼多多高管,要求公司对售后仅退款不退货功能进行改善。

越来越多的商户对这一功能怨声载道,称该功能损害了他们的利润。

彭博报道,知情人士表示,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商务部,近期和拼多多高层举行会谈,称售后仅退款不退货功能,对小商户构成了不合理负担。

知情人士称,监管机构要求拼多多改善上述功能,但没有给出具体建议。因涉及非公开会谈,知情人士要求匿名。

此次会谈围绕的话题,是拼多多数年前率先实行的仅退款功能。

拼多多在线商城,将数十万中小商户与中国消费者连接,如果消费者认为某商户未达预期,例如商品未能及时送达或产品不匹配等,拼多多就会拒绝向商家支付款项。

这种用户至上的做法,确实帮助拼多多实现了快速增长,甚至超过了阿里巴巴和京东,但在2024年经济低迷阶段,这种做法也备受争议。

用户滥用

商户抱怨称,此举使得一些用户滥用此项功能,即使在产品完成配送后商户依然无法获得款项。

拼多多商户对该功能的意见,在今年夏天达到顶峰,上百名商户一度在拼多多南方办公室前集会。

第三方卖家的不满情绪,此前不断升温,他们指责拼多多通过这种做法获取收入,为成本高昂的全球扩张提供资金。

拼多多对此回应称,正积极与商户商讨解决方案。公司代表没有回复寻求置评的消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商务部没有回复寻求置评的传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