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人民币跨境交易使用创高 英媒:制裁俄罗斯导致

(北京1日讯)人民币跨境贸易使用量近期创下新高纪录,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这是由于欧美对俄制裁及与俄罗斯的密切关系,加强了中国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减少对美元依赖的努力。

有专家表示,中方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目的不在于与美元竞争,而是“不希望自己受美元摆布”,人民币的使用尚未达到无法取代主要货币的关键转折点,“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今年7月,人民币在中国跨国收支交易中占比达53%,高于2021年同期的约40%。这些数据显示银行代表非银行客户进行的跨境转账,主要是贸易结算。

观察者网指出,俄乌冲突后,美元和欧元等货币在俄罗斯有着“有毒的糖纸”、“有毒货币”之称,而人民币在俄罗斯经济中的重要性持续上升。

对此,金融时报分析认为,是“西方制裁限制了俄罗斯使用美元进行交易的能力,进而推动人民币在俄罗斯的跨国使用。”具体来看,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林娜今年2月表示,在结算、金融交易和存款中人民币的使用量“激增”。

6月13日,俄央行在“俄罗斯商业咨询”声明指,过去两年,美元和欧元在俄国市场的作用一直在下降,这是贸易转向东方及结算货币改为卢布、人民币和其他友好国家货币的结果。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人民币在莫斯科交易所的交易份额已达到54%。

德国智库卡内基研究所研究员普罗科普科亦分析称,“美西方对俄制裁的形势,同样极大刺激中国发展自主的金融体系。”

有分析认为,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也推动贸易伙伴更多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如果你的货币疲软,你就不能去印尼、泰国和韩国,让我们用人民币而不是美元交易吧”,要做到这点需要一个稳定的货币。

此外,由于美西方国家不愿使用人民币贸易,金融时报认为,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所占份额的进一步提升可能会受限。人民币广泛使用的长期障碍,如支持使用美元的强大国际网络效应,也会限制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以外的发展。

梅隆银行驻港高级亚太市场策略师Wee Khoon Chong表示,从客户群来看愈来愈多人民币支付活动。但他补充,人民币的使用尚未达到无法取代主要货币的“关键转折点”,“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黎麟祥认为,中方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旨不在于与美元竞争,而是“不希望自己受美元摆布”。

在全球范围内,人民币在贸易融资方面仍远远落后于美元。国际支付网络SWIFT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球支付中,人民币份额上升至4.74%,创下历史新高,但仍低于美元、欧元和英镑。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ADVERTISEMENT

 
 

 

反应

 

国际财经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 逾一年来首次升破7元关口

(北京25日讯)在中国央行出台政策组合拳后市场信心有所提振,助推离岸人民币周三升破7元关口。

在早盘,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0.17%,报6.9994,为2023年5月来首次突破7。周二在岸人民币收涨0.29%至7.0318元,亦为去年5月来新高。

8月人民币兑美元上涨近2%,令此前对汇率过度悲观的预期迅速修正,企业客户购汇意愿显著回落。

而在美联储降息50基点落地后,中国央行周二时出台政策组合拳,提振经济前景,进一步助推人民币上涨。

渣打银行中国宏观策略主管刘洁在采访中指出,考虑到出口商的结汇可能增加,预计人民币汇率近期将进一步升值。

她指出,市场普遍没有预料到这一情况,而且这个点位也开始对出口商囤积的美元头寸造成伤害,预计出口商会加速结汇,并且在年内增加套期保值力度。

不过从中国监管层的态度来看,似乎并不希望人民币兑美元过快升值,国有大行屡次在人民币上涨之际出手买入美元,客观上延缓了汇率升值速度。

关注周三中间价的的信号引导,市场也在密切关注中国是否会取消20%的远期购汇风险准备金来缓和市场波动。

瑞穗银行亚洲首席外汇策略师张建泰表示,根据潘行长的评论,中国央行意识到人民币单向升值的风险,意味着如果有必要,中国已经准备好了为汇率降温的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