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元旦无烟花不倒数 东方之珠黯然失色

(香港1日讯)香港因应冠病疫情,停止元旦年烟花及倒数活动。

尖沙咀海旁星期四晚架设大批路障作人流管制,人流明显较上一年疏落,只见不时有警员及食环署官员巡逻。

不过仍有一些市民前来海旁散步,他们受访时都表示,最大的元旦愿望是“冠病疫情早日过去,生活能尽快恢复正常”。也有一些准备应考中学文凭试的学生,希望能“学业进步,考个好成绩”。

由于停业令及禁聚令生效,所有餐厅及酒吧等处到了傍晚强制打烊。街头乌灯黑火,中区更有多辆德士等客,以往油尖旺区及中环兰桂坊人头涌涌庆祝元旦来临的情景已不复见。

反应

 

言论

回归25周年: 香港与东盟关系“水涨船高”(上) /魏开星

回归中国25年,在中国内地持续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香港不但没有“死亡”,而且“东方之珠”还熠熠生辉。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自由港、国际航运中心、全球转口贸易枢纽,香港在全球、在亚太区的经济地位继续沿袭港英时代的“辉煌”,得益于内地逐渐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香港提供的源源不断动力。作为全球最大贸易国,中国内地如今是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即使在冠病疫情期间,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仍以较快速度增长。

2020和2021连续两年,东盟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后来居上,位居欧盟与美国之前。香港作为独立的经济体,也在沟通、联系内地与东南亚各国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说是,发挥了“香港所长”,满足了“国家所需”。 

两地贸易重要转口港

香港地处东北亚及东南亚的心脏地带,享有独特的地理优势,继续发挥区内杰出供应链及物流枢纽的角色。2019年,香港处理约2893亿港元转口至内地的东盟原产货物;而转口至东盟的内地原产货物总值则为2129亿港元,两者共占本港转口总值的12.7%。

随着内地与东盟的贸易伙伴关系更趋紧密,香港作为两地贸易的重要转口港,地位更加吃重。香港是个历史悠久的自由港,经济上向来以贸易及物流业为主要增长动力,两者在本地生产总值(GDP)中的贡献比例超过五分之一。

香港一直以国际商贸枢纽为发展定位,具备不少赖以成功的特点,包括自由贸易政策、法治社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人口,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等。香港自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后,伴随中国内地及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香港不断创建优厚条件,发展成为核心商务平台,促进区内两大新兴市场之间的商贸往来。 

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香港致力促进双边与多边贸易并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下,香港与内地在经济上高度融合,企业以香港为据点,开拓内地市场。

另一方面,香港与东盟于2017年11月12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和相关投资协定,以加强和巩固香港与东盟十国的贸易和投资往来。

《香港---东盟自由贸易协定》逐步减免多类商品进口东盟各国的关税,并引入其他服务承诺,从而开创新市场及出口机会。事实上,东盟近年经济发展蓬勃,已经成为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更成香港拓展对外关系的重要对象。香港与东盟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于2021年年初全面生效而进一步得以加强。与此同时,25年来特区政府先后在印尼的雅加达及新加坡设有经济贸易办事处(经贸办)。

驻雅加达经贸办处理香港与东盟整体的事务,并负责促进香港与印尼、马来西亚、文莱和菲律宾的双边关系。驻新加坡经贸办则负责推动香港与新加坡、柬埔寨、寮国、缅甸、泰国和越南等六国的双边关系。 

十年前的2012年,时任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以中国代表团成员的身分,出席第五次东盟— —中日韩(10+3)文化部长会议;接着更参与了东盟加中国文化部长会议机制的建立。香港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由此登上新的台阶。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