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开票投票同步进行
台再创“民主奇迹”

寻求连任的台北市长柯文哲上午到台北市立图书馆启明分馆投票,将选票投入票箱。(中央社)

(台北24日讯)因投票大排长龙,中选会宣布4时前到场排队者,截止时间4时过后仍可投票,因此出现一墙之隔的二个投票站,一个在开票、一个在投票的怪现象。台湾民主再创世界奇迹。

《联合报》报道,原本就知道这次大选在合并10项公投举行的情况下,会是史上最复杂的一次选举,从开始投票起,几乎全台各投票站都排着长长的人龙,排1个小时才走入投票所几乎是所有投票人共有的经验,中选会不得不紧急宣布,于下午4时前已到投票站尚未投票的选举人及投票权人仍可投票,让这次的投开票作业充满争议。



依照选罢法第56条规定,投票日不得从事竞选、助选或罢免活动。但在下午4时以后,却可以看到仍在等进场投票的选民,拿着手机紧盯开票讯息,对一直盛传有操作弃保的台北市长选举来说,如果选民因此改变投票行为,选择弃保,中选会要如何负责?

高雄民众踊跃参与   

估计投票率逾七成

高雄市长选战打得火热,民众踊跃出来投票,各个投开票所人潮多,加上公投票是史上最多,现场民众大排长龙,投票花了半小时,甚至长达一小时。高雄市选委会预估,今年投票率超过七成。

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选委会表示,今年公投案是史上最多,选举合并公投采取“两阶段”投票,不会有投票混乱的情形,不过由于公投票多,民众投票花费时间较多,加上今年选举激战,各个投开票所人潮多。



有民众苦等40分钟,仍坚持投下神圣一票,要支持好的候选人当市长;也有民众等了太久,排队排到一半,就放弃投票。选委会呼吁民众投下神圣一票,展现台湾民主社会的表现。

反应

 

言论

不可能永远维持现状/罗汉洲

台湾选举新领导人,民进党的赖清德不出所料中选。

实际上,不论谁当选为台湾领导人,都不会改变两岸局势,台湾依然坚持不统不独的“维持现状”,不承认台湾乃属于中国领土的“天然独”人数依然日益增加。

早就有台湾人说,在关于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方面,台湾中学教科书比马来西亚独立中学教科书尚且不如。

民进党实行党化教育,把党思想作为教纲,处心积虑向年轻人灌输“一边一国”,“台湾不属于中国”的思想,台湾年轻人在民进党教科书耳提面命洗脑之下,一早就认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是一个独立国家、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如果中国用武力统一台湾就是“侵略”台湾,不是中国内战、统一战或国共內战的延续。

或通过各种手段,或经过时移世易,改变了人民历史认知的现象也曾在中国发生过。五代后晋国主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燕云境内汉人被契丹统治百多年后,已忘了自己原是汉人,也忘了燕云原是中原汉族的土地,到宋徽宗联合金国挟击契丹时,境内汉人与契丹人并肩作战,抵抗宋军的“侵略”。

当今民进党、台独分子就一如千多年前燕云境内的汉人,已数典忘祖,燕云境内汉人数典忘祖是受到契丹人的潜移默化,台独思想则是民进党对年轻人强行洗脑使然。

和平统一已无可能

随着“台湾不属于中国”、“台湾人不是中国人”思想在岛内蔓延,和平统一已是无可能的事,看来双方唯有一战定乾坤,所以中国必须放弃和平统一的期望,作好武统台湾的准备工作,两岸确实难免一战。

中国不断地警告,如果台湾宣布独立,中国必定动用武力收回台湾。台湾政客也了解这是中国的底线,所以不论是民进党、国民党或其他政客都不敢鼓吹“宣布独立”。

由于岛内天然独人口日益增多,政客为了政治利益,也不敢提统一,于是就取巧地主张“维持现状”,这是台湾各党各派的“共同党纲”,即不统不独,赖清德一再狂言台湾已是一个有主权的“国家”,无须再宣布独立,他的想象就是我不宣布独立,你就没有打我的理由,这其实只是台独分子的如意算盘。但维持现状就等于让台湾不独而独、“一边一国”,不受中国统治。

所以中国没有可能让台海永远维持现状,倘若不能通过和平的方式统一,一旦时机成熟,中国肯定须武统台湾,满族人建立的清朝尚且不允许台湾脱离中国,如今的中国人又岂会答应让台湾脱离?

习近平主席也说过,如果不统一台湾,14亿中国人将会推翻中国共产党政府,可见“维持现状”只是台独分子一厢情愿的想象。

民进党以及赖清德可别以为在“台湾是民主自由的国家”幌子下,全世界民主自由国家就“有责任”保护台湾(蔡英文讲得朗朗上口)。

将不惜打烂再建设

早在20年前的2004年初,为回应陈水扁的台独言论,中国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所长姜志明警告他,(一旦动武)中国不惜把台湾打烂再建设,嗣后也有其他中国将领讲同样的话。

既然早有不惜把台湾打烂的思想准备,加上俄乌战争、以巴战争的殷鉴,可想而知中国一旦向台动武,肯定不惜用最激烈手段,务求速战速决。

既然中国用上最激烈手段,到其时,有哪一个“民主自由国家”敢惹火上身,或冒着给中国打上本土之险来保护台湾?世上有那么伟大的国家?赖清德、台独分子醒醒吧,两岸不可能永远维持现状。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