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机器人来了!
40年后半数工作恐自动化

目前全球约有半数工作可能在2055年被自动化,视经济环境及其他变数、应验时间可能提早或推迟20年。

台湾“金钱DJ理财网”报道,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最新发布的报告,当前许多国家正面临生产力增长率疲弱不振、人口结构老化等问题,机器人、人工智慧及机器学习的普及化可望提振全球经济表现。



自动化可增产1.4%

研究院预估,2015至2065年期间,自动化将可令全球生产力增长率平均年增0.8至1.4%。

研究院指出,要分析自动化的潜在冲击应该是聚焦在个别工作内容、而非职业,因为以现有已知科技来看、可能会被自动化(机器人)完全取代的职业不到5%。

不过,研究院也指出,几乎所有职业都有可能面临部分自动化的挑战。

研究院预估目前全球约有半数的工作内容,相当于将近16兆美元(约71.4兆令吉)的薪资,可能被现有已知技术所取代,最有可能遭自动化取代的包括制式、可预测的实体工作环境以及数据收集/处理。



在美国,这些工作内容占整个经济活动的51%、相当于近2.7兆美元(约12兆令吉)的人类薪资面临威胁,当中包括制造业、旅馆业、餐饮业以及零售业等行业。

不仅低技能、低薪工作可能会被机器人所取代,中等技能与高薪、高等技能职业也有可能面临部分自动化的考验。

研究院表示,工作不会在一夜之间就被机器人抢走,就算技术层面可行、预估也得花上数年才会全部实现。

《华尔街日报》去年7月报道,根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报告,包括包装物品、生产线焊接等可预测、重复性任务可透过现有机器人技术加以取代。

这些可自动化任务约占美国总工时的五分之一,若就特定制造业而言,占比将会更高。

麦肯锡预估高达59%的制造业活动都可由机器人代劳,90%的焊接、切割工作都可自动化。

中国浙江义乌一家餐厅采用机器人招待食客。

特朗普抢回就业岗位转眼被机器人夺走?

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高调威逼车企把生产线从境外撤回美国,夺回美国人失去的工作。但杰富瑞集团却不这么认为,它向投资者发出这样的信息:“卖出人力,买进机器人。”

杰富瑞在10日发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制造商在设立新厂、升级旧工厂方面的庞大支出,主要用于提高工厂的自动化程度,而不是创造就业岗位。随着美元走强,薪资压力上升,美国企业需增加自动化投资。

华尔街对中西部的汽车制造业是否能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也表示怀疑。

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在上个月的报告中说:“在2017年,要在高成本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一项体力任务,只会增加任务自动化的机会,生产活动或许会‘回家’,但却带不来工作机会。”

报告认为,最终美国可能会和中国现在一样,增加在机器人方面的投资。如果企业在美国投资,他们需要通过降低单位劳动成本,使生产率获得大幅提升。

全球人“机”竞争

特朗普政府希望于制造业,是希望借此推动美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并推动国内销售额,以弥补出口下降的损失。

虽然特朗普把这些工作带回了家,但这些工作却是机器人可以完成的,在美国劳动力成本高的背景下,车企考虑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其实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资本从来都是向低成本和高收益的方向推进的。

其实全世界也都在面临着机器人与人类抢工作的情况。

在2016年的达沃斯论坛就发布过报告,宣称未来5年,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使用在全球领先的15个国家中将替代510万个工作职位。

这份报告是通过调查全球劳动力人口总数的65%得出的。之所以得出510万的数字,是因为新技术在减少710万的就业岗位的同时,还催生了200万个新的岗位。

特朗普将高度自动化的汽车生产线搬回美国,企图增加就业机会,不受分析师看好。

反应

 

大千

机器人诡异坠楼报废 网民猜测压力太大“轻生”

(首尔10日讯)韩国庆尚北道一台机器公务员,在今年6月被发现无缘无故从楼梯上坠落。

《韩国日报》报道,这起诡异事件引发热议,网民猜测它是否因压力太大“轻生”,也引发外媒关注,称其可能是“史上首宗机器人自杀案”。

据报道,事发于庆北龟尾市议会大楼,这台机器人去年8月被任命为“机器人主务官1号”,与真人同事一样配戴公务员识别证,上班时间为上午9时至傍晚6时(大马早上8时至傍晚5时),主要往返1楼至4楼投递邮件与行政文件,身上的荧幕则会播放市政消息宣传。

然而这台“公务员”今年6月20日下午出现异常行为,突然从2楼楼梯间坠落并自动停止运作,被发现时倒在2楼与1楼间平台,机身明显受损,外壳破裂后散布附近地面。

龟尾市为将主要用于民间的尖端机器人技术应用到公共行政领域,去年特别任命这台人工智能行政服务机器人为公务员,为美国硅谷Bear Robotics公司最新机型,每月支付165万韩元(约5119令吉)租金,在这起事件发生前并无异常,可自行乘坐电梯在楼层间移动。

事发后韩国网民纷纷热议,“看来不管是人还是机器人,不想工作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应该是工作压力太大了”、“希望机器人公务员早日康复”。

这起诡异事件也引来外媒关注,英国《每日星报》指出,这台“公务员”疑似在工作场所“故意结束生命”,令研究员怀疑这种科技产品是否也会有情感,若属实将是有史以来首宗机器人自杀案。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哲学教授伯奇便认为,人工智能拥有情感的时代也许已经不远,有些人坚信自己的人工智能伴侣是有感情的生物,但也有人完全不相信,“无法判断谁对谁错,因为我们对‘感知能力’的科学理解还不成熟,而这很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分裂”。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