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英伊战报告:情报错误 盲从美国
布莱尔对攻伊负全责

布莱尔(中)于2005年12月22日造访英军位于伊拉克巴士拉的物流基地。(美联社)

(伦敦7日讯)英国官方组建的伊拉克战争调查委员会6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指出,英国在2003年决定攻打伊拉克是基于错误的情报,开战理由不充分,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英国有国会议员考虑就报告结果弹劾布莱尔,他可能永远无法再担任公职。



或永久剥夺公职资格

这份《齐尔考特》报告认定布莱尔及其领导的工党政府,盲目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没有经过审慎考虑,以片面的情报判断刻意引导战争舆论,无视战争可能带来大量平民伤亡的风险。

报告说:“英国在解除(伊拉克)武装的和平选项还没有全部排除前,就选择入侵伊拉克,军事行动在当时并非最后的选项。”

报告还披露布莱尔与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书信记录,证实外界先前猜测,即布莱尔早在2002年就已经着手把英国推向出兵之路。

在其中一封信中,布莱尔对布什说:“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在你身边。”



布莱尔在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公布后随即表示,自己对决定发动伊拉克战争承担全部责任,并对此表示“难过、歉意和遗憾”。

他在记者会上表示,作出进攻伊拉克的决定是他10年首相任期内“最痛苦和最艰难”的决定,他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希望未来的领导人能从这样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情报称藏杀伤性武器

伊拉克战争调查委员会主席约翰·齐尔考特表示,英国情报机构提供的错误情报,声称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世界造成迫在眉睫的威胁。但事后证明,没有人能够在伊拉克找到这些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对此,布莱尔表示,当时英国政府并没有为执意要对伊拉克开战而制造虚假情报,他之所以作出开战的决定,是基于当时的情报信息,认为决定是正确的。

今次发表的报告,有布莱尔写给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信函。(欧新社)

下周讨论伊战报告

伊拉克战争期间,英国共有179名士兵丧生。布莱尔表示,有人认为这些士兵的牺牲是没有价值的,他对这种说法坚决不能同意。这些士兵是为了对抗暴力与恐怖主义牺牲的,他们应该得到尊重和应有的荣誉。

英国首相卡梅伦当天表示,英国要从这场战争中吸取教训,决不能再轻易发动战争。下周,英国议会将针对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展开两天讨论。

调查报告共有260万字,历时7年,主要调查2003年伊战中英国的责任。该报告是由当时英国首相布朗授权进行。

伦敦市民星期三在伊丽莎白二世会议中心外,戴着沾满“血迹”的布莱尔及小布什面具示威,抗议两人发动入侵伊拉克的战争。(欧新社)

布莱尔功不抵过难清洗伊战污点

星期三发表的《齐尔考特报告》大致为英国当年跟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之举盖棺定论,其中以首相身分拍板参战的布莱尔再次成为众矢之的,不得不承认须为当年决定负上全部责任,几乎可以肯定他的历史定位将永远无法摆脱伊拉克的阴影。

伊战后遗症影响英国

与此同时,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后遗症,早已深深影响英国的外交和国防政策。

布莱尔原本有机会成为近代其中一名极成功的英国首相,他带领工党转型走上中间路线的“第三条路”,拜相后一度为英国带来新气象,包括落实北爱尔兰和平协议,及令经济蒸蒸日上。不过在2001年“九一一”恐袭后,布莱尔迅速站在华府一方,后来更加入伊拉克战争,此举却为他换来再也无法洗脱的骂名。

另一方面,早在报告重新确认伊战背后的诸多犯错前,英国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早已不知不觉间受到影响。

英国智库皇家联合三军研究院副总监查默斯直言,伊战“定义了英国的安全政策”,“你可以将英国政策不情愿派出地面部队到利比亚和叙利亚的做法,直接追溯到伊拉克的经验”。

报告指情报与《石破天惊》的化武情节相似。

报告揭英军情六处情报竟似电影情节

《齐尔考特报告》揭发,原来英国情报机构军情六处(MI6)当年“摆乌龙”,误将与1996年著名电影《石破天惊》(The Rock)的化武情节非常相似的情报,当成伊拉克时任总统萨达姆制造化武的证据,后来发觉出错,就静悄悄撤回相关情报。

球形玻璃容器化武

调查报告提到,MI6当时在英美两国入侵伊拉克的前6个月,即2002年9月曾收到一名当地线人的情报,指萨达姆正积极研制大规模杀伤力武器,他续称自己可取得相关生化武器计划的资料。

报告提及球形玻璃容器化武。

MI6在翌年4月再收到报告,指线人发现萨达姆政权当时藏有“以球形玻璃容器装满化学物质剂的武器”。

当时有官员指出,报告提到的球形玻璃容器化武,就如《石破天惊》情节中,所出现的虚构化武“极为相似”,不过这项备忘就未加入到该报告之中。

时任军情六处处长斯卡利特没有被告之相关情报的真确性问题,直到同年6月,当局最终与该线人会面,却发现他仅在1991年前参与萨达姆政权有关化武的计划,故他在2002年前所提交的情报全为无稽之谈,甚至有官员直斥线人是“捏造者”。

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总结指出,当时官员发现资料有误,于是以相当低调的方式把相关的情报撤回。

伊拉克已故总统萨达姆被指拥有大杀伤力武器。

萨达姆被杀  留政治真空伊拉克派系斗争不断

美英联军2003年入侵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很快就倒台,伊拉克人以为从此享有民主自由,岂料派系战斗至今未止,更让极端组织“回教国”乘势冒起。

独裁者下台,各回教武装组织为填补政治真空爆发战争,自杀式炸弹袭击几乎无日无之。

13年致死逾10万人

2006年什叶派的总理马利基上台,不但未能平息战事,更令国家四分五裂的情况恶化。在逊尼派的萨达姆铁腕统治期间,在国内占多数的什叶派回教徒备受压迫;马利基上台后,逊尼派受打压、遭边缘化,令部分人走向极端,西部、中部和北部的逊尼派地区兴起不少武装组织,先有卡伊达,继而是“回教国”。

已撤走作战部队的美军,要再次派兵空袭,协助伊军攻击“回教国”据点。13年战事导致逾10万伊拉克人死亡、数万人受伤,流离失所的更是以百万计。

巴格达有居民简单道出伊拉克的困境:“自2003年至今,国家只有破坏、杀戮、屠杀、爆炸和派系斗争。”

反应

 

国际

3国外长呼吁 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

(巴格达7日讯)伊拉克外长侯赛因、叙利亚外长萨巴格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共同呼吁,以和平方式解决叙利亚内战危机。

新华社报道,3国外长6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会谈,就叙利亚危机深入交换意见。

当天稍早,侯赛因也分别与萨巴格和阿拉格齐讨论了叙利亚局势。

据报道,侯赛因、萨巴格、阿拉格齐3人其后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尊重叙利亚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一致认为应就叙利亚危机继续保持磋商与协调,持续关注局势发展,为未来事态发展做好准备。

声明说,叙利亚面临的安全威胁也影响中东整体稳定和地区人民安全,应通过协调、合作和外交手段消除局势升级带来的风险挑战,三方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和平解决中东地区尤其是叙利亚面临的挑战。

侯赛因在联合记者会上表示,伊拉克将采取一切外交手段积极推动局势降级,并向叙利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同时呼吁阿拉伯国家联盟召开紧急部长级会议。

萨巴格表示,“极端组织”违反联合国有关决议,公然干涉叙利亚事务,“叙利亚军方正积极履行职责,打击极端组织”。

阿拉格齐则强调,伊朗坚定支持叙利亚政府和人民,并呼吁国际社会支持中东反恐行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