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韩正或边缘化当政协主席
汪洋料任常务副总理

汪洋(左)与韩正的职位料在明年3月全国两会后揭晓。

(北京22日讯)中共十九大选出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后,七常委中多数人分管已明确,惟汪洋和韩正两人尚待确认。

此前外界一直认为,汪或任全国政协主席,韩则任常务副总理。不过20日官媒报道中共高层一个会议,表现出的迹象恰好相反,韩可能是政协主席,汪或为常务副总理。如此,身为江泽民派“最后遗珠”的韩正可能只能当权力相对不大的政协领导人。



七常委分工或改变?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20日主持了中共新一届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深改组)会议。其中新入常的汪洋、王沪宁出席了会议,此前被认为或出任副总理的韩正则未露面,引起外界对七常委分工或有变化的猜测。

10月25日,在中共十九大新一届政治局七常委中,他们依次出场的顺序是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及韩正。

按照过去排名的惯例,排名第四的汪洋或接替俞正声任全国政协主席,而排名最后的韩正或任常务副总理。

新华社报道,深改组会议由习近平主持,李克强、张高丽、汪洋、王沪宁出席。而十八届中央深改小组一正三副,分别是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和张高丽。



现在习、李、张三人依旧,但张在十九大已卸下其常委职务,至于其常务副总理明年3月等着交班。

而这次汪洋和王沪宁出席深改小组会议,显示王沪宁将接替刘云山副组长职;汪洋出现,意味他可能接替张高丽,即明年3月汪可能任常务副总理,而非之前传的全国政协主席。

由此推理,韩正明年3月或并非任常务副总理,可能接替俞正声任全国政协主席。

中共两会后才揭晓

不过,最终职位是否会有变化,也要在明年3月中共两会后揭晓。

习近平上台后,打破了中共以往的常委权力架构,成立了多个工作领导小组,包括国安委和深改组。外界认为,习当局有意从江派手中收回中共的各类权力,进行跨部门调度并采取应对措施。

政治局常委新进五人中江派仅占一席(韩正);在最终公布的25名政治局委员中,新入局的15人中几乎都是“习家军”。与上届相比,江派官员大面积退出权力高层。

明报评论指寻常事韩正未必转掌政协

不过,据《明报》分析,从当天新闻报道可见,刘云山缺席(深改组以往开会,一名副组长缺席亦是常事),张高丽仍出席,韩正未见出席,显示小组领导层暂未变更,而并非是如有传媒猜测的汪洋与韩正的角色出现了变化。

如果说常务副总理在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四也无不可,则全国政协主席在政治局常委中排名最末(韩正排第七)则绝无可能。

上述引起误会的新闻报道,是官方传媒的官本位取态所致,在报道中央各类小组活动中,名单往往只报到政治局常委一级,普通政治局委员的名字就略过不提。

汪洋作为主管农业的副总理,王沪宁作为深改小组办公室主任,一直有出席小组会议,只不过因两人十九大上跻身政治局常委,才首度出现在小组开会的新闻报道中。

栗战书韩正少露面

十九大新入常的5人中,除现职副总理的汪洋、书记处常务书记王沪宁和中纪委书记赵乐际3人频频公开露面外,预料将接掌全国人大的栗战书和将接任常务副总理的韩正都鲜有露面,原因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当然,十九大后也并非一切都循惯例,如中央党校校长不再由政治局常委而是由中组部长兼任,领导人不再在国际多边场合单独会见台港代表、派员到港澳宣讲党代会精神等,破例的事也不少。

反应

 

国际财经

中国14年来大转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北京9日讯)中国最高领导层计划在2025年放松货币政策并加大财政支出。在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的背景下,北京方面正在为贸易战做准备。

根据官方媒体新华社,国家主席习近平领导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明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其2011年以来首次显著转变立场。

政治局会议还称,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此外,高层周一还直接承诺“稳住楼市股市”,并首次提到“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促进消费问题获得了更大的重视,包括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内的外国官员曾强调,此事至关重要。

前所未有

澳纽银行高级策略师邢兆鹏称:“本次政治局会议公报的表述是前所未有的。”他说,这预示着强劲的财政扩张和大幅降息。

“政策基调显示出中国应对特朗普威胁的充足信心,”他表示。他指的是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曾誓言对中国出口征收60%的关税。

市场押注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将提振中国经济,离岸人民币扭转跌势,上涨0.1%。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下跌2个基点,至1.938%。亚洲其他货币也受到提振,澳新货币领涨。

中国9月启动的刺激行动已显现了一些稳增长成效,而最新政治局会议公报,则是迄今为止决策者打算加大刺激力度的最清晰信号。

投资者一直在呼唤加大财政支持,这份公报可能会引发对明年提高预算赤字目标并设定乐观增长目标的预期。

12月的政治局会议,会为规模更大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设定议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会规划来年的优先事项,例如年度增长目标。

彭博新闻社上周报道称,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势将于周三召开,其或将提供有关中国政策计划的更多线索。

政策转变

中国上一次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在当时出台了重磅刺激政策以支撑经济。

中国政府曾誓言避免再度采取这种做法,官员们试图在不大幅增加债务的情况下实现今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

然而,政治局会议公报释放出了这样一个信号:中国政府感受到了支持经济的新紧迫性。

宏观研究机构Exante Data的资深策略师马丁·拉斯姆森称,这在提醒大家,“高层对经济形势的看法已经较上个季度大转弯了”。

在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同时,中国还在与本世纪最持久的通缩作斗争。

周一上午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生产者价格已连续第26个月下降。消费者价格涨幅也缩窄至五个月最小,徘徊在零附近。

价格下跌侵蚀企业利润并促使企业减少投资和降低薪资,从而削弱了经济增长。

赤字空间大

虽然中国央行已经多次下调利率,并为银行提供更多流动性,但当局发现很难刺激借贷增加。

政治局承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但没有直接提及通缩问题。

虽然关于财政政策的最新措辞,并不代表较“积极”的立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但添上“更加”一词,暗示政府支出将增长。

新华社上周五发表社论称,中国明年有比较大的赤字提升空间。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