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独家】医疗成本增 索赔率高
医药卡保费涨四成

一旦遭遇意外或患急诊,施手术将需耗费沉重的医药费,医药卡就能发挥作用。

(怡保11日讯)百物价格上涨,不仅医院及医护服务费调涨、药物及医疗设备费用抬高,如今连提供医药保障的保险公司也支撑不住涨势压力,纷纷调高医药卡保费。

《南洋商报》记者探悉,国内不少保险界巨头已从去年第四季开始,作出保费调整的宣布,并按签约月份逐一向保客发出通知函件,征求保客同意提高个别总投保额。



各配套涨幅不一

据了解,众多公司不同医疗卡配套的保费涨幅,依不同年龄层平均介于10至30%,而含储蓄或基金投资配套的医疗卡总投资额也约暴涨20至40%。

由于保险公司采取签约月份更新保单条款,故许多8月份或以后签约的保客至今尚未接获保费调涨的信函,也对此涨价消息不晓得,惟一些代理员已私下支知会保客涨价之事。

尽管受访保客普遍上能够接受保费随医药费调涨而做出调整,但他们希望保费调整后,依然能够享有良好的福利及保障,比如病床价位也有所提升,才符合签约时的投保意向。

不过,保费调涨幅度过高,对于今时生活负担严峻的情形下,也有保客对调涨颇为懊恼,或选择坚持原有总投保额,直至日后再打算。



如今医药费上升,医药卡保费也就随之提高,保客负担不轻。

赖佩意(保诚保险高级代理):一并调高终身限额

医药卡保费在近5年已先后调整了两三回,主要是医疗保健成本高涨,保客索赔率也很高,故保险公司不得已调高保费。

书面通知调整保费

不过,保险公司都会遵照保单合约中的条规,在调整任何保费时,发出通知信予客户。

一些保险公司去年开始调整医药卡保费,但其公司则于今年开始调整医药卡保费,涨幅胥视所签购的医药卡类型及保客投保时的年龄,惟一般上,涨幅介于每月5至30令吉。

我代理的保险公司所推出的医药卡计划类型有多种,不同类型医药卡的利益与涨幅期有别,调整保费的月份皆不同,但若此前是6月份签购投保,而9月份才涨价,新保费直至翌年6月才调整。

保险公司也不是平白提高保费,在调整保费之际,保客的终身限额会随之调高,提高幅度也视乎各别类型医药卡而定。

如保客的终身限额是以每年限额的40%计算,因此,经常索偿的原有保客,或是身体健康有问题不适合投保,就可享受无须体检而增加终身限额的利益,在此情况下,原有保客都感到满意。

周亚德(友邦保险代理):根据医费报价调整

医药卡的保费是依据医疗费的报价而调整,并呈予国家银行审核接纳后才落实,并非保险公司随意调整。

如盲肠手术费,以前只是3000或4000令吉,但是随着医疗发达,现今的盲肠手术,无须开刀,只是镭射就行,更为安全,但费用却达6000至7000令吉。

先进的医疗仪器为病人所提供的治疗与服务,促使医药卡调高了20至30%,虽然有保客抱怨医药卡起价,但在经代理的解释后,保客还是会接受。

罗添权(医疗卡保客):应给予更好福利

买医疗卡就是为了在突然住院时,能够获得一笔医疗费保障,如今医疗费用日益上涨,保险公司确保投保基金稳定,而随通胀调涨总投保额及保费属合理做法。

从投保者角度,最重要的是投保额增加了,依然能够享受同等或更好的设施及福利,那么保客就不会有太多怨言。

比如投保的配套能够获得100令吉的病床位,若医院某等级病床位收费从每天90令吉提高至110令吉后,投保者理应也能够享有该等级病床的福利。

周敬晃(医疗卡保客):加重负担暂不加额

总投保额的25至40%的涨幅太夸张,若我选择,考虑到经济环境与生活负担,应该会保持在原有数额,直到医疗卡的基金不足以缴付保费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投保。

我还未听闻保费调涨的事情,相信是还未收到保险公司的公函,投保是为了在有重病时得到保障,只要给了钱,有保障就心安了。

若到了真正要思考要不要继续投保时,我想医疗卡的投保机制太复杂,一般人不懂得如何计算,也很难衡量到底值不值得。

陈键棋(医疗卡保客):限额提高至100万

据我所了解目前的医疗费越来越高,一些病例的医疗费动轧要30万或40万令吉,因此今年6月医药卡届满后,就将原有可享的每年10万令吉限额,加额到100万令吉。

在这种情况下,我的保费就从每年的700多令吉,提高到1000多令吉,没察觉到医药卡保费是否已调高。

我认为保险公司调高医药卡保费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拥有医药卡者一旦患病,肯定会寻求最佳的医疗服务。

独家报道:司徒哲阳、黄清琴

反应

 

名家专栏

拥200万现金 还需买保险吗?/萧伊妗

老陈今年60岁,他现在手握200万令吉现金,属于半退休状态。他的孩子们都已长大,他认为他不再需要人寿保险,也对一直调涨的医药卡感到厌烦,总觉得白白花钱却什么也得不到。

200万令吉看似可以度过非常舒服的晚年,他却依旧担心自己放弃保险后,有可能会因为疾病面临钱不够花的处境。他想知道他还有什么选择?

其实,现在的人寿保险多样化,如果要最便宜的保单,只有两个选择,那就是选择低额和短期的保障。年轻人的选择更广,他们可以选择只保到60岁,保费比保到70岁以上的低廉很多。

那么,为什么越年轻的保费越低,而超过一定年龄的保费越高?那是因为入院治疗的风险随着年龄增加,因此保险公司根据赔偿几率评估来预算保费。

60岁的老陈属于高风险群,因此老陈有顾虑是正常的。

在做任何决定前,我们得先从不同的保单做分析,再定夺老陈是否需要保留还是放弃保险。因为不同的保险针对不同的需求,退休了不意味着已经无需任何保险。

人寿和疾病保险

老陈认为孩子们已经长大,当初买的人寿保险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年幼的孩子,不会因为一家之主不幸去世而露宿街头。如今孩子已长大,他手上又握有大量现金,所以人寿保险不再那么重要。

人寿保险普遍被认为人死了才赔钱,一家之主才需购买。但其实人寿保险普遍附加终身残废保障到至少65岁。而且,也别忘了取消债务、传承与承担葬礼费的作用。

而疾病保险主要的功用为替代收入。在我们壮年时,如果发生重病暂时不能工作时,疾病保险的赔偿能支付生活开销和孩子的教育费。然而,晚年的老陈手上握有大量现金,可能这些都不在他的考量之内。

假设他买的是人寿定期保险(Term Insurance),如果满期还很久,是可以考虑提早结束的;但是,如果是终身寿险(Whole Life)或者投资连结保险(Investment Linked),它们都有储蓄成分。保客可以利用里面的现金价值来继续供人寿保险。

如果觉得断保可惜,又不想持续付保费,可以考虑这个选项。但要注意的是,从终身保险提款,是属于自动保费贷款,这是需支付利息的。而投资连结保单虽然没有自动保费贷款,但当从保单提款也会影响保单的持续率。

在做决定前,最好向保险公司确认,利用现金价值来持续供保费的保单可以大约维持多久。

医药卡

最近的医药费起价已经是拍板的事实,尤其是比较年长人士的保单。

即使是较为低廉的单一医药卡(Standalone Medical Card),因为年龄与住院风险提高,保费也水涨船高。很多年长者选择断保,毅然决定生病的话就到政府医院就医。

随着那么多人弃保,政府医院的病人一定会倍增,当遇到意外或者需要紧急治疗的病,政府医院未必有床位,所需的检测仪器也必然排长龙。我的一位亲戚曾经因为脚痛,得排队等两个星期后才能做特殊检测。最后,也只能自付到私立医院检查。

老陈有很多现金,所以他的选项也比较多:

1.放弃医药卡,自付私立医院费用,超过预算才转去政府医院

如果他不想要等待,这是做好的办法。一般紧急情况,政府医院不会拒收。而且因为私立医院医生的推荐信和做了检测的报告,政府医院的医生能更快做出判断和给出治疗方案。病人在治疗方面更有效率。

2.降低医药卡保额

与第一选项雷同。小病医药卡,大病转政府医院。降低医药卡保额,也能把保费降低,能大大减轻经济负担的当儿,又能持续享有私人医疗的设施。

3.选择高额共同支付功能

如果是想要持续拥有更好的医疗选项。当然是保持高额保障。老陈可以选择选择1万令吉以上的“共同支付”(Co-Insurance),需要入院时1万令吉由自己承担,1万以上由保险公司支付,这样的保费可以保持低廉很多。

年轻人可借鉴

老陈在年轻时懂得理财投资,所以在晚年时面对未来医疗选择有更多的选择。然而并不是所有人有做这样的准备,所以只能选择政府医院。

希望这篇案例可以让年轻的我们有个方向,在做退休规划时一定要把医疗保险费规划在内,提早做准备,可以让我们面对疾病和晚年时一样能保持尊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