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独家】百物腾涨日子难过
政府施政引民怨

消费者担忧汽油食油价格相继调涨,掀起巨大的连锁涨风。

(八打灵再也、加影、芙蓉6日综合讯)衣、食、住、行样样起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烦心,百物飙涨所有人民尤其是中、下收入层的民众影响最大,大部分民众除了咬紧牙根过日子,也直言不满政府管理经济的表现。

目前涨风猛吹,人人喊苦,《南洋商报》黄金州采访队特此展开一项民意调查,抽样访问60名分别来自雪隆及森州两地,不同年龄层和身分的民众,探讨大家对当前经济大环境的生活形态及满意度。



中低收入者较悲观

调查发现,虽然两地民众对一些项目的比重有所差异和对调,但整体而言,行、食及住比重较大的消费项目;还有好些中高端收入的阶层,在“教育”方面支付较大笔开销。

调查也发现,生活物价的波动,对一般市井小民影响最大,中低收入者比较悲观,选择用词包括:“钱不够用”、“生活压力大”、“物价高涨”、“气”、“苦”、“欠公平”、“不安”以及“雪上加霜“;至于高端收入者则,反应则比较不明显;只有少数表示“还好”或“还可以”。

综合来说,多数受访者认为汽油、食油、过路费、教育费、水电费等多种民生物资相继起价,会直接冲击生活素质,导致他们必须对一些娱乐休闲活动降低要求。

不过,至于是要采取什么对策,民众答案则各异,大部分是选择“减少出国旅游”或“减少在外用餐”。



雪隆区生活满意度较低

根据受访者意见回馈,大部分人认为政府的“政策实施”表现不及格,也是生活满意度项目中总得分最低的,雪隆及森两地的平均分数是介于3.1及5.3,其中,甚至有人为“政策实施”打上了0分。

同时,受访者对于安全感和社会支援项目也感不满,雪隆方面,安全感的平均得分是3.59,社会支援的平均得分是3.64,而森州的“社会支援”及“安全感”平均得分则为6及6.2。

无论如何,话分两头,大部分打工一族收入有限,百货膨胀导致生活担子加重,自是怨气冲天不满政府的施政,连带也对治安、公务员人数多、财政预算案过于政策化等嗤以之鼻。

反观一些收入稳定的商人则满意政府的政策实施,并声称要稳定不要乱。 

综合来说,两地的民意调查也反映,雪隆区人民对生活的满意度,明显较森州人民低;民众都感受到生活费日益飙升,又对政府施政缺乏信任与信心,希望政府能够保持清廉,善用资源,实效管理,保障民生。

他们强调,惟有政府实施善治良政,稳定物价及照顾民众,才能让民众吃得饱及有余力去参与休闲娱乐,而且更要确保社会的安定,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被迫节俭度日放弃华服及娱乐消费

民生物资涨涨涨,生活费更要精打细算,才不会产生寅吃卯粮、捉襟见肘的情况,因此大部分人选择节俭过活;一般民众认为,华服及娱乐消费并非不可或缺,可以选择放弃。

有者认为,与其悲观,量力而为反而更重要,因为该省的都省了,已没什么环节可再节省,收入几乎可说尽数都用在“刀口”上;有者也感叹已很久没踏足戏院看戏。

不过,也有人认为物价连锁飙涨,不能只一味俭省,降低生活水准,最好的做法就是兼职增收入。

另外,在讨论节约当儿,不少人苦思如何能“挣得少”却又保证“活得好”,理财方面的书籍成了涨风下畅销书,很多人也对理财、投资等相关资讯及讲座等趋之若鹜。

民众生活担子重,惟有尽量减少娱乐休闲方面的开销,包括减少出国旅游或减少在外用餐。(档案照)

检讨过路费政策

——刘志文(森华堂副主席)

大道公司是赚钱企业,但每过一段时日还是要调涨过路费,政府必须重新检讨此类特许过路收费的政策实施,因为此类没有涨价节制的收费的确加重民众负担。

英国或新加坡的生活物价都很低,不像马来西亚民生物资成本偏重,这都是因为资源浪费而造成的,这些都应该纠正。

简朴生活省开销

——谭丽红(书记)

大家都担忧,很快就会掀连锁涨价潮,都感受到愈趋沉重的生活压力。

我想最好能节省开销,也不敢买时装、买贵衣,少到外用餐,减少应酬,生活简朴些。

税收未回馈商民

——拿督吴泉有(利高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总裁)

政府计划于2020年实现高收入国的宏愿,可是物价飙升,使高收入变得不切实际,徒有虚名。 

缺乏善治管理,导致资源浪费,又因国债高企,使到马币兑率泻跌,都压缩市场购买力,很多人都买不起汽车及望屋兴叹,没有真正帮到民众,这些都是政策实施的失败。

商家及民众都有缴所得税,政府的施政必须要能回馈商民,良好管治国家资源,可惜的是,作为制订利好政策的国会,每天都在吵吵闹闹的。

理财读物更畅销

——巫靖仪(芙蓉光启书苑经理)

物价腾涨,生活压力愈来愈重,人们对待钱的态度、生活各方面对希望能够找到可资借鉴的意义,像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穷爸爸》,都是挺受人欢迎的理财热门书籍;让读者从中得利。

除了提倡节俭生活,体验“慢生活”的专书和讲求生活智慧的书籍,都可能是新的阅读趋势。

希望本地作者能够编撰符合当前国情及经济形势需要的理财工具书。

反应

 

全球大抗疫

【视频】上海疫情短片《四月之声》被删 作者报平安:没被带走

(上海24日讯)记录上海在疫情封城下各种次生灾害的短片《四月之声》22日在中国网络热传后被删除。

短片创作者Cary在24日凌晨透过微信公众号报平安,表示自己“没被带走”。

长约6分钟的《四月之声》,内容剪辑过去3个星期以来,上海因疫情封城下各种对话录音,包括多宗为人熟知的乱象。尽管这些录音之前个别在网上都已广为流传,但短片以封城下的上海空拍画面为背景、加上配乐,让许多观众有更强烈的感受。

Cary于24日凌晨在其微信公众号“永远的草莓园”说:“网传我被(当局)带走,不知道谣言是怎么来的。我与家人正居家隔离,没有任何官方人员联络过我,以后如果有的话我也会积极配合沟通。”

他称,《四月之声》22日下午被网络平台隐藏后,他感觉传播范围和速度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可能观众赋予它的意义已经超出它本身的意义”,于是下午自行删除了公众号上的短片。

自称“道地上海人”的Cary表示,录制《四月之声》的本意是客观记录前段时间市内发生的一些事,也知道在此特殊时期,有很多问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和克服,他重申“希望上海早日康复”。

官民上传与删帖竞赛

《四月之声》引起广大回响,中国网民的接力转发和当局的删帖形成一场竞赛,网上不断出现改作,譬如颠倒短片、字幕镜像等,企图以此逃过网管,惟23日已无法在微信和微博找到此片。

短片收录了疾控中心医师和市民抱怨防疫政策不合理、居委会向民众哭诉上级无对策、市民目击宠物狗被打死、市民集体怒喊“发物资”、方舱医院条件差以及老翁请求送医而居委会却无能为力等录音。

针对《四月之声》遭下架一事,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23日凌晨发文称,“封控久了,上海人有一些怨气,需要有释放的渠道”。

他认为网络管理者删帖“不意味着各地政府不重视意见”,又宣称“在中国网络上表达意见,比在西方国家抱怨管用得多”,指北京“有在关注帖子的内容和传递的情绪,改进的努力会随之而来”。

胡稍后在上午再次发文,写道“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各地政府本来就就是致力于为人民服务的。这场疫情,全社会无疑是利益共同体,不要因为某个具体管控措施,让网民们对此产生怀疑。沟通是金”。

对此中国网民留言批评:“时代不同了,为人民服务还不让人说话,你还不如说是为乌纱帽服务”、“这不是对体制不是对党不是对国家的不满,不必上升高度,应该体谅上海人民遇到的困难和怨气。上海政府的作为太拉垮,这才是怨气所在。”

胡指出:“全国其他地方的人们也有焦虑,同样需要释放出来。大家在网络上做表达,这真的不奇怪。”

胡锡进:一些删帖是必要的

他自称“理解民众的怨气”,但表示“网络是西方发明,需要一定程度上中国化,与我们这里的现实对接。中国的网络管理必须有,否则网络就会在政治上改造中国。一些删帖也是必要的”。

他说,中国社会的超大规模就是“特殊的稳定器”,什么事不管当时多么轰轰烈烈,但很可能很快翻篇,被新的热点替代。

他强调,不怕问题多,有些我们能解决,还有些解决不了,“不分官员民众,全社会都应当对中国的韧性有信心”。对此网民不予认同,留言:“让人说说话,天又不会塌下来。”

链自YouTube平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