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培风中学招收新生

培风中学开始招收2018年初一新生。

(马六甲9日讯)培风中学开始招收2018年度初一新生。

凡有意到培风就读的六年级毕学生,可以向各自小学索取报名表格,或亲自到该校教务处填表报名,报名费40令吉,并携带报生纸副本一张,校方会附送历届考题,供考生参考练习。



培风中学特别为初一新生设第一梯次的助学金申请,让家长可以提早掌握助学金受惠情况。

清寒生可申请援助

凡家境清寒或家庭收入低或不稳定、需要经济援助或需要长期治疗疾病、单亲、家境小康,兄弟姐妹众多在该校上学,家长经济负担过重者皆可以到辅导处或教务处索取申请表格。

符合这些条件,经已报考入学的来年初一新生都可以提出申请。

助学金开放申请



第一梯次助学金仅供初一新生申请,申请日期由7月1日至8月25日,受惠名单10月1日公布。第二梯次助学金开放全校学生申请,申请日期2018年1月,2018年4月公布受惠名单。

为让受惠学生学习感恩热心华教人士的付出,助学金受惠人须为校工读,包括接受课后、校外特殊项目的服务要求,通过行动感谢各界人士的慷慨资助。

助学金申请者需要通过校内的审核和面试,而助学金申请者必须接受家访,录取名单10月1日公布,申请者可以到培风中学官方网站浏览或亲自到学校查询,被录取者的家长姓名也同时公布。

反应

 

言论

独中应朝多元文化共存/朱键鸿

独中在经历了六十载的发展,其特色是什么?华教先贤们努力坚持传承华文教育、积极打造素质教育,在当代还能作为独中的招牌吗?

在华裔出生率日益下降、国际学校林立竞争、家长对教育的高要求等许多条件的改变下,独中的办学与定位已然受到挑战。许多学校已在课程和招生上寻求不同出路,但仍不时出现乖离独中本质的争议。

借着本年度华教节主题,透过再思林连玉精神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我想提出另一个可能的策略。

发展多元文化教育

林连玉等人当年在主张单语的国家语文教育政策下,坚持保留母语教育、力求传承华人文化,可谓为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若说独中本身即是多元文化体现的存在应不为过,然而仅此并不足矣。我们还需继续探问独中如何在这片多元文化的国土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多元文化的核心是“差异”、“冲突”和“共存”。了解差异的本质和形成方式是最基础的一步,接着需要揭露差异背后的矛盾与冲突,再透过理解差异政治的运作模式,开展差异如何共存的机制。

独中存在差异吗?这里的差异不单指族裔,还包括性别、宗教乃至性倾向等。只有肯认了差异的存在,并从主体认知到不同的需求和观点,才能形塑足够包容的环境。

独中的课程教学、行政文化和学校活动中是否有推广对各种差异进行更全面的认识?除了一般所做的佳节文化推广,对差异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表达是否有所了解?

或许很多学校不想了解差异,是因为害怕背后的冲突。我们潜意识中认为冲突耗费成本甚至影响和气、挑战权威,总习惯说“尊重差异”的我们,却以为只要不评断不干涉就好,然而缺乏处理冲突的多元文化可能只会落入相对主义的困境。

差异背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是冲突需处理的要点,其中对主流意识型态、优势文化和各种压迫的检视,省思权力与资源的重新配置、学习的内涵与个人的态度,是学校在处多元文化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契机。

打造属于全民独中

有了对差异的了解、冲突的处理,才有可能应共存共荣展开对话。文化间的对话是平等的、没有层级的理解,过程中对话机制的设定与最后的讨论结果,也应是集众人共识所决定,这是公民素养的养成,也是民主社会的基础。

主张母语教育、坚持文化传承的独中,有没有可能以自身的经历引领马来西亚的学校教育走向一个真正的多元文化主义?逐渐增多的友族师生、日益革新的社会文化和越见复杂的社会组成都是很好的契机。

在能肯认和欣赏自身文化的前提下,也能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多元文化的共存共荣即保障每个人,也保障独中的生存。打造属于全民的独中,或许是新的可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