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大马卡正名助发扬道教
龙法光师父促教徒更改宗教栏目

龙法光呼吁道教徒将大马卡宗教栏目改为道教“Tao”。

(关丹7日讯)关丹法祖七兄弟创办人龙法光师父说,道教徒要将大马卡内的宗教栏目选项转为“道教”(Tao),让自己成为一个法定的道教徒。他说,道教是世界一大宗教,在大马,道教徒是庞大的群体,应该在大马卡上得到法定的位置。身为道教徒,他早年前已到国民登记局将“Buddha”改为“Tao”,他全家大小,包括所有内外孙,都已将宗教信仰一栏改为“道教”。

“一般上,如果是华裔非回教徒,国民登记局会在宗教栏目上填上‘佛教徒”(Buddha)。”



他强调,道教与佛教有分别,他建议道教徒在大马卡上为自己标上“Tao”称号,会较为恰当。

他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这么说。

上个月,马来西亚道教总会呼吁道教徒向人民登记局申请在大马卡个人资料栏目中,更改信奉道教(TAO)。

他说,在家有膜拜祖先的,有奉行华人风俗习惯的华人,都可称为道教徒。

“道教徒理应对自己的信仰有信心,要将自己的宗教法定化,因此在大马卡上填写Tao 字眼,是一种对道教的肯定。



“目前,大马还没有道教性质的假期,大马卡上的调整,是对道教徒的一种肯定,将道教发扬光大的第一步。”

东海岸道教组织联谊会反对我国实行回刑法。前排左起龙法光、郑文明、李家霖、杨明发、符致深、朱源安、黄国兴、梁珉源、周道正及龙兆宏。

东海岸道教组织坚决反对回刑法

东海岸道教组织联谊会坚决反对伊斯兰党在国会提呈回刑法私人法案动议。

该会认为,我国已有完善的世俗宪法,无需实行回刑法来分裂族群。

该会昨晚在关丹召开2016年度会员大会,一致通过有关提案。

此外,大会也通过呼吁非回教徒部长及议员们,在万般无奈下也不可以辞职,以便留在内阁继续为非回教徒争取权益。

此外,大会也通过吁请善信进庙上香时,衣着要端正的提案。

另一方面,该会主席拿督朱源安指出,该会目前有62名会员,希望东海岸的道教信徒能踊跃加。

他也说,道教信徒如到国民登记局更换大马卡时,请填写自己的道教信仰,有关宗教资料会储存在大马卡晶片内。

反应

 

言论

信而不迷,迷而不信/余佩妮

最近,电影《破·地狱》很红,香港脱口秀始祖黄子华和上一代笑匠许冠文合作,黄子华的犀利语言与许冠文的经典演绎,碰撞出了一种全新火花。

这部作品融合两代人的幽默风格,展现深刻的文化和社会观察,充满笑声与反思,令人惊喜又感动,让人不禁期待更多这样的跨代合作。

《南洋商报》也顺应时势,访问了一位在马来西亚主持过上千场“破地狱”法事的老道士,揭示道教仪式与文化的深层意涵,让人重新审视道教在当代的意义。

经过老道士讲解,始了解新马港同属道教同一支流,难怪在观看《破·地狱》时,总有一股熟悉感涌上心头,尤其是片中那些法事场景,与马来西亚的丧礼仪式如出一辙,让人不禁联想到本地华裔家庭的传统文化和信仰记忆。

成精神慰藉

老道士苦口婆心的一句话令我深思,“道教是信而不迷,但世上却有很多迷而不信的人”,对信仰的清醒认知,点出了信仰与迷信的分界线。

在许多马来西亚华人家庭里,那些从小就供奉的神像,到底有谁真正理解自己拜的是什么?

或许,在这些家庭中,道教的存在不仅仅是宗教,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文化传承。

当年先贤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身上带着一道护身符或家乡的小神像,在风浪中和遇到灾难时随时可拜一拜,此时拜的已不只是宗教意义的神明,更是心中对家乡的想念和安稳,化解对未知的恐惧。

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后,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护身符和小神像让同乡一起祭拜,也一并让人心团结起来,在面对自然、社会及内心矛盾时寻找慰藉和答案。

对于那些无宗教信仰的人而言,道教也能以哲学的面貌存在,它强调天地人和谐的理念,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些价值在现代生活中依然适用。

正如老道士所说,真正的信仰并不是迷信,而是对生命和宇宙的一种深刻理解与尊重。

理性不盲从

信而不迷,在追随某种信念或价值时,需以理性为基础,不盲从、不失去自我判断力;迷而不信,如果不了解宗教真正的意义和道理,最终只会是流于表面,成了迷信的一分子。

题外话,笔者访问了老道士和参观其修行的小道观后,当天晚上就开始持续生病了近两个星期,因时间点不得不想,是否在访问过程中有不敬所致。

信则有,不信则无,最终还是回归人心。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