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巫统堡垒6千垦殖民出席讲座
马哈迪旋风刮起国阵堪虑

逾6000人到场聆听希盟的政治巡讲。

(芙蓉22日讯)随着弃离希盟的伊斯兰党最近宣布,全面竞选森州8国26州议席,及于昨晚希盟深入柔河垦殖区举办的政治讲座,掀起“马哈迪旋风”后,已经给国阵带来“险情”。

当人们都在对大选会否掀刮起马来海啸的猜测甚感疑惑时,这位统领希盟团队的敦马哈迪医生,就在选举提名前深入属于巫统堡垒的乡区及垦殖区刺探敌情,而且从昨晚在柔河巡讲的沸腾场面,均有可能给5·09大选带来新的变数。



昨晚在柔河的甘榜阿依马旺的偏僻乡郊区举行的政治讲座,因一场夜雨,而让原订于晚上8时30分举办的活动延迟了一小时,但是,雨停后人潮就聚拢起来,场上的气氛逐渐热闹起来,希盟宣称有6000人出席讲座。

于晚上10时30分,马哈迪就到场演讲,并获得在场群众的欢呼喝彩,对穷乡僻壤的乡民来说,平时寂静的乡区突然出现人潮沸腾的场景,那是挺罕见的。

希盟深入柔河垦殖区举办政治讲座,掀起马哈迪旋风。前排坐者左四为马哈迪。

希盟找到突破口

然而,这也给希盟找到突破的缺口。因为根据希盟的战略部署,欲执政森州,除了要稳守原有的14个州议席外,还需借助乡区的马来海啸一举攻破7个由巫统掌控的马来州议席。

5·05大选时,在森州的36个州议席中,反对党在庇劳、柔河及爪西分别以113票、1344票及1688票的微差多数票遭挫,假如能再鼓动马来人投反对票的情绪,在芙蓉国会属下的4个马来州选区挫敌,就能实现希盟以21个州议席执政森州的目标。



当然,伊党的弃离,也给未来的选情带来另一种可能,因为该党将全面竞选国州议席,将给选战制造更多多角混战的形势,将可能让国阵的巫统坐收渔人之利,对希盟欲逐鹿布城的选情带来冲击。

“不可能任务”变可能

翻开历届大选的选战成绩,不难看出,于3·08及5·05大选以前,一直都是国阵执政的一个标准战绩。在巫统专政的权力垄断下的森州,反对党欲否决国阵三分二多数议席,一直都被视为不可能的任务。

在城市及华人选区,是行动党与马华之间的政治钟摆;2004年以前,替阵的伊党与公正党在马来选区都从未取得“零的突破”。

于2004年以前,历届选战成绩分析,早期的46精神党及伊党也都是巫统的威权政治神话下的祭品。

20年前前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搅动起来的烈火莫熄,及今日与“马哈迪因素”的汇聚,能否打破巫统战无不胜的政治神话?

伊党在森影响力薄弱

孤军作战难逃被剿灭

有评论推断,伊斯兰党在大选也插上一脚,在森州竞选8国26州,可能会分散马来人的反对票源,从而抵销希盟借力马哈迪从巫统阵营争到马来票的优势,最终让巫统得利。

3·08大选,伊党是借助反风,而在森州的芭蕾首次赢得突破;然而,从整体来说,该党在森州的影响力仍嫌薄弱,假如它脱离团队作战,在多角混战将可能难逃被剿灭的厄运。

选战的鼓声雷动,巫统是否仍然坚如磐石,5·09大选,会否像以往那样发挥摧枯拉朽的效果,再挫败反对党,及保持全胜佳绩?或利用政治充裕的政治资源,及发挥有效的“熔断”机制,截断希盟搅动起的反风。

以烈火莫熄作为触媒催化的异议政治,以及马哈迪搅动起的反对力量,会否创造历史?当然,一切均由选民作决定。

反应

 

言论

店铺招牌·语文景·语文服务/林国安博士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最近闲逛吉隆坡武吉加里尔柏威年商场,发现许多店铺的招牌全是中文和英文,不见马来文。他在脸书附图发帖,慨叹自己仿佛“身处中国”,还质问“这里是马来西亚吗?或我们已成为中国一部分?”

马哈迪也表示他理解店铺招牌是为了吸引中国旅客,但是不应凸显中文,我们的国语是马来语文。

其实,马哈迪的“发现”是后知后觉的。“中文招牌”(指的只有中文或突出中文字体字号的招牌)的存在已有一段时间。事缘冠病疫情,许多本地餐馆停业,疫情过后不再复业,而被中资餐饮店铺取代,于是“中文招牌”如雨后春笋,林立街头巷尾。如“永香老铺”、“蜀香十里”、“重庆老火锅”、“五千年·FTY·三国店”等餐饮店招牌,尽见中文,或中文字号大且醒目,显然不符合市政局的招牌条例与标准吧,怎的允许存在?

名牌专卖店不见干预

还有超级商厦里的CHANEL、GUCCI、LOUIS VUITTON(LV)等国际品牌专卖店的招牌也没用马来文,怎不见以捍卫和监管马来语文公共使用为己任的语文出版局(Dewan Bahasa dan Pustaka)的干预?

笔者无意参与对马哈迪的“发现”及其感受和意图的批判,仅从应用语文学的视角,略论店铺招牌与语文景观和语文服务的关系,或有助于反思事态的本质。

店铺招牌是“语言景观”的重要因素。所谓“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主要指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可见的书写形式语言文字的应用,包括典型的街道路牌、店铺招牌、公共广告、建筑物标牌、寺庙楹联,以及非典型的海报、横幅、标语、产品包装、墙壁涂鸦等。

语文景观除了提供特定事物信息意义,其背后还内蕴族群权势关系、身分认同、语文地位、意识形态、经济效益等象征意义。我国市政局规定各类店铺招牌必须显示马来文,而且对招牌上各类语文的使用,如位置、字体字号比例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就是对上述语文景观象征意义的维护。

不过,国际品牌和中资餐饮店铺的招牌,体现的是对企业品牌文化和民族语言文化主体性的坚持,对丰富社会语言生活、形塑文化多样性,促成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是有所助益的。至于语言地位、意识形态与文化多样性、文明互鉴之间的权益如何平衡,是可以深度协商解决的。

为客户做好“语言服务”

招牌是广告的一种形式,其语文使用属于广告语文的范畴,是文字、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结构,为目标客户群提供语言服务(language service),引导消费,从而起着语言文字的工具价值、文化载体和经济效益的作用。

店铺招牌既然是为目标客户群提供语言服务,就须要遵循一定的规约。首先,传达事物信息,语言文字必须明确无误,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例如马哈迪脸书附图所示售卖非清真包点店铺的招牌,服务对象是非回教徒,如果强制附加马来语文说明,岂不多此一举且犯忌?

其次,店铺招牌反映品牌信誉,特别是百年老字号,早已做到“童叟无欺”,深入人心,谁在意缺这少那什么语文、字体字号醒目不醒目的。

总的说来,店铺招牌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营运规则,为客户做好“语文服务”,彰显语言文字的工具价值和经济效益;而在多元民族社会,招牌作为“语文景观”,是各民族语言文化的汇集,社会语言文化生活呼唤语言景观缤纷多姿,百花齐放春满园,促进民族融合,社会和谐。因此,实在无需因为政客的蓄意挑衅而引发种族和语言问题的争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