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政府实惠协助不足
东甲布商转型谈何容易

顾客在还钱时,还做最后一刻的讨价还价。

(东甲13日讯)人民口袋越来越薄,购买力也随之下降,是打击东甲布商生意的原因之一,但商家深信手工裁制无可取代,要恢复布业巅峰时期,就要有更多宣传和实惠的转型计划。 

商家觉得,最大问题是政府没有一个实惠的转型计划和如何协助转型,政府也没有提供转型优惠等条件。再来,他们认为,政府应该首先在广告宣传上协助布商,在高速公路地段、出入口等地方,免费竖立大型广告牌,让更多人认识东甲布业生意。 



日前,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拿督哈敏沙慕利鼓励东甲布商转型经营服装业,开拓另一商机,《南洋商报》打铁趁热走访当地业者,对部长所建议的商机提出看法,同时了解当地布业的发展情况。

受访布商认为,转投服装业若没有设计出自家的品牌,就没有竞争力,而且还要投入资金,以及承担风险。

以烫钻机将石头钻随心所欲黏在衣服上,是成衣无法做到的。

成衣无法取代手工裁制

一些布商说,布业虽然面对经营困境,但他们乐观面对,毕竟布业还是有需求和存在的空间,尤其是成衣无法取代手工裁制的衣服。 

布商提到,为挽救一蹶不振的布业生意,也削价竞争,长年打折促销,为的是以薄利多销方式留住固定客源。 



一些比较大型的布店也开展多元化业务兼售沙发古申套、床单、峇迪衣,在窗帘业上更采取一站式服务,从到住家测量窗框尺寸、裁剪、缝纫制作到安装,无需屋主烦忧。 

蔡凤仪

●蔡凤仪(大众百货布庒负责人)
靠促销打持久战

要布商转型改经营服装业,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转型,除非成立一间全新的服装公司。

再说,一个新环境,能不能吸引客源、符不符合经营理念,以及一定有风险。

我们不想冒险投资,并尽量把亏损降到低点。目前,靠促销打持久战。 

虽然竞争大,布业还是有生存空间,马来族群的购买力最强,一般上马来套装成衣不是很受落,大部分乡村马来妇女都会缝纫手工,因为样式多变化,她们会更喜欢量身缝制。 

李清山

●李清山(成发布庒窗帘有限公司东主)
多元化营业路线

我保持乐观态度,相信布业不会被淘汰。放弃布店转经营服装业,是不可能的,我经营布店生意将近半世纪,岂是说转型就转型这么简单。

布业盈利虽然不及八、九十年代,但是现在我们都走多元化营业路线,从传统布业转向窗帘布,而且还是一站式服务,间中也引进一些峇迪成衣来售卖。 

引进外国服装来售卖,商机不大,除非采用店里现成的布匹,缝制出具有大马传统色彩的服装,或许会更加吸引外国游客青睐。 

陈学万

●陈学万(新特美布庒东主)
非自家品牌没竞争力

许多友族喜欢购买布料,自己缝制传统服装。自裁服装花式多,而且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配搭颜色、设计及装饰,这些都是成衣做不到的。 

从布业转型不熟悉的服装业,除非有很强的冒险精神,要引进服装,资金不足根本做不到。

另外,不是属于自家的品牌,就没有竞争力,完全刺激不了外国游客的购买欲。

苏文良

●苏文良(兴发服装贸易东主)
布业转型市场更萧条

服装业是由布业带动,所以布业和服装业是“唇齿相依”的,一旦布业转型,将让整个经济市场更加萧条。 

东甲的服装市场购买率太低,还无法走高档价位的服装。

我们售卖都是平价市场的成衣服装,布商若转型,无论走高档价位或平价市场的服装,对原有的服装业经营者都构成一定的影响。

平价成衣随着布业生意走下坡,也受到连锁的影响。

东甲布业曾一枝独秀

东甲布业在八、九十年代巅峰时期,是一枝独秀,门庭若市,布店如雨后春笋林立,多达逾40家,成为带动东甲商业和经济的火车头。同时也带动东甲市区的房地产业,店屋需求供不应求,店租也随之水涨船高,每逢学校假期或公共假日,整条巴也马路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 

可是好景不常在,昙花一现的繁华盛世维持不到10年光景,迈入千禧年后,东甲布业开始日薄西山,门可罗雀,小型布店只好收盘以免亏损更多。 

2016年,世界经济不景、马币疲软、加上实施消费税,成本加重,人民购买力也随之下降。根据布商保守估计,营业额下滑40%甚至更多,东甲布店也从巅峰的40多家仅剩下10多家在苦撑求存。 

在窗帘布角落设计简单的窗帘形状,也别具创意。

反应

 

柔佛

东甲苏落菜园芭 一雨成灾影响农产

(东甲10日讯)苏落菜园芭数十年来都面对一雨成灾的问题,每当滂沱大雨,芭地总是淹水,农作物腐烂枯萎,农民蒙受损失。

数代农耕者曾多次向议员们求助,并反映问题根源在于多条主要河道没定期清理和挖掘,杂草丛生,藤蔓和泥巴阻挡了沟水快速和顺畅排流,以致沟渠满涨,涌上园地,水淹菜园芭。

最近,途经该芭地的东甲外环公路如火如荼兴建中,被征用的芭地不断填土增高,使得原本就低洼的菜园地更显低下。

昨日一场连绵大雨,地势较低的园地约三分一被淹,水深1至6尺。

麻北菜农联合会主席刘亚明受访时指出,苏落芭约逾300亩,一百多户农民。昨日受灾最严重的是40份芭的园地。

他说,多重因素导致该芭地逢雨成灾,主要还是沟渠没定时挖掘泥巴和清除沟面和沟堤两边的杂草藤蔓。   

他透露,被淹没的园地都种植短期农作物,有香蕉、木瓜及番石榴。

他说,苏洛菜园芭有4条主要大沟,宽越30尺,深越15尺,属于水利灌溉局负责清沟工作,其他在农民园地内各自园主开挖的小沟有约25条,都是由农民自行清沟。

刘亚明有一片约4亩的木瓜园也淹没,眼看着结果累累的木瓜树树叶已经开始枯竭泛黄,令他无比痛心。

他估计这次损失逾7万令吉,因为木瓜树根一旦泡浸水中,瓜叶就会立刻变黄枯竭,3天后整棵树就开始腐烂枯萎死亡。

庄国飞:不再种菜

改种短期农作物也遭殃

农民庄国飞说,因为时常淹水,农民无奈之下不再耕种蔬菜,改种短期农作物,可是如今也难逃淹水噩运,频频被淹死。

他指出,部分农民为了一劳永逸解决困扰,不必每次为雨发愁,乾脆改种油棕,因为油棕不怕受潮。

庄国飞的一片3亩园地,在这之前是种植番石榴,9月才把老棵番石榴清除,准备翻种。

他说,数天前才把准备翻种的园地犁平,正准备耕种油棕,岂料就被水淹没。

他指出,被水淹没的园地必须重新整理和犁地,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损失一时无法估算。

“不是年轻一代不愿务农,而是务农无法改善基本生活要求,加上时常面对逢雨成灾问题,政府没有很有效的帮助到小农户,农产品价格波动太大,许多年轻农民后代迫于无奈,纷纷离乡背井,到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