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百年大伯公庙“发扬光大”
木屋区变旅游景点

蚊虫滋生、蛇鼠盘踞的木屋区,数十年来威胁着附近居民的健康。

(双溪大年4日讯)双溪大年老街场福德祠前的木屋区,两年内将变身为以文化为主、商业为辅的旅游景点,以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百年大伯公庙”。

清朝光绪年前就矗立的“福德祠”,向来被当地人尊称为“地头老爷”,香火兴旺。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地处蚊虫滋生、蛇鼠盘踞的沼泽河边,附近居民多年来备受骨痛热症及蛇鼠侵袭的威胁。



居民纷表同意

在当地居住了50多年了张福荣受询时表示,听说新地主将会把杂草丛生的木屋区发展成文化旅游景点,他及许多邻居都非常高兴。

“福德祠理事会同仁很赞同新地主的概念,吸引游客来膜拜大伯公,不只可以发扬传统文化,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莫大的好处。”

老街场开辟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马来文的名字是Pekan Lama,意思是说一个很古老的小乡镇。初期它只是一个朴素的地区,范围也不大,两排街道都是古老的店屋及小木屋。今天老街场大路旁发展了一座又一座的商业中心,逐渐成为经济成长重点,但遗憾的是,两边的木屋区因为人为因素,一直无法发展;如今,“大伯公庙”近40间的木屋居民终于在让“大伯公”发扬光大的前提下,准备为木屋区迎来新面貌。

已有108年以上历史的“福德祠”,将是文化旅游区的焦点。

告别蚊虫蛇鼠



土生土长的林健祥表示,让居住环境更美好,每个人都有责任。虽住了几十年的屋子将被拆有点不舍,但这到底是别人的土地,何况地主也有补偿,为更美好的大环境,只有尽量配合。

据了解,这项发展概念获得新任州务大臣及市议会的祝福,地主在收购了该片近4拢的木屋区土地,不只给每户居民发了1万至3万令吉的补偿金,也将自掏腰包,整治及美化环绕该区的河流。

工程完成后,蚊虫滋生、蛇鼠盘踞的现象将不复见,附近居民也能生活得更安心。更重要的是,通过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将会为居民创造更活跃的经济活动,增加州政府收入,符合吉打旅游年的目标。

反应

 

霹雳

后廊沙坡转重组村10余年基设差 居民愿缴门牌税换服务

(太平28日讯)木屋区转为重组村后,居民愿缴付门牌税,以换取地方政府的服务,但10余来太平市议会却没有动静,居民呼吁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协助,让重组村“正名”,以便能获得提升基本设施。

位于后廊沙坡的200余间木屋,已拥有数十年历史,居民在2008年大选后成功申请获地契,木屋区转为重组村,不过由于当年的木屋区基本设施因陋就简,除大部分没有沟渠外,道路也狭窄,一些道路也无街灯,而太平市议会则以没有鸠收门牌税为由,不提供清理垃圾服务,以及申请拨款提升道路及建沟等。

行动党第一花园主席何碧凡也是该区的村民,家居沙坡25巷,他向媒体说,沙坡木屋区已拥有约50年历史,200余户人家分别居住在第15路至25路间,之前沙坡是非法木屋区,所幸的是在3·08大选时希盟执政霹雳州,并获得政府发出地契,木屋区转为重组村。

盼路平灯亮水沟通

他表示,在获得地契后,居民曾多次向太平市议会表达愿意缴付门牌税,以换取清理垃圾及提升基建等服务,但10余过去了,市议会完全没有回应。现任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曾中选为太平国会议员及后廊区州议员,他在上任后表示首要任务是要“路平灯亮水沟通”,这证明他了解居民所面对的问题及关心民漠。

他希望部长、太平区国会议员黄家和及霹雳州行政议员暨后廊区州议员郑国霖,能挺身而出协助居民缴付门牌税,以便他们可以获得如其他重组村般的待遇。

没沟渠没垃圾服务——陈光

年届85岁及家居20巷的陈光说,由于基本设施欠佳及屋子前后,都没有沟渠,每当豪雨时屋子便会淹水,雨水除浸损家具,也为居民带来诸多麻烦,并说,因垃圾没有人倾倒,一些居民便乱丢垃圾或把垃圾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及滋生蚊虫,居民最担心的是发生骨痛热症。

他表示,居民愿意缴付门牌税,但市议会却说目前不清楚收费是多少,只是吩咐等,而这一等便等了10余年。

道路狭窄破洞处处——刘进国

家居25巷的刘进国(45岁)说,在沙坡居住30余年后,之前因是木屋区一切因陋就简,但在转为重组村后,居民都希望基本设施也能随着提升,以便有一个更舒适及良好的居住环境。

他也指,由于没有沟渠,一些居民只得在屋前挖渠泥沟,但却造成道路积水,此外,沙坡的道路也狭窄,一些也破洞处处,对公路使用者构成危险。

他表示,在第25路,只有半条有街灯,另一半却没有,这对居民带来不便及危险,并希望政府能俯顺民意,让居民缴付门牌税,然后提供应有的服务及提升基设,让沙坡也享有与其他重组村般的待遇。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