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陈大锦:克服华教挑战
独中前景更辉煌

《母校》由170余名学生们演绎。

(哥打峇鲁10日讯)董总主席陈大锦说,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的道路崎岖不平,是场硬仗,不过我们不放弃,心手相连,有志者事竟成,华文独中的明天更灿烂。

他深信吉兰丹华文教育的发展经过那么多的挑战和困境,并一一克服后,前景会更辉煌。



陈大锦昨晚为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举办的“百年丹中校史剧”主持开幕仪式时,这么指出。他表示,华校能存在且发展百年历史是不简单的,记录了哥打峇鲁华文教育历经了一个世纪的奋斗征程。

丹中名誉董事长叶子栋(左起)、蔡尤明、陈子儒与陈大锦互相交流,右为叶翃瑚。

“百年丹中校史剧”开幕

此外,陈大锦说,董总将于本月19至20日,在加影市东方水晶酒店举办“2018年全国华文独中校长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乐教爱学成就孩子”,而论坛的交流方式包括主题汇报、议题讨论与交流。

他说,董总希望通过举办此交流会,集思广益以推动华文独中教育改革。

他指出,董总于8月12日正式推介华教发展里程碑上的重要文献,即《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教育蓝图》。本届全国独中校长论坛的举办正合时宜,符合华文独中目前的发展需求,此论坛将进一步讨论和交流如何开展《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教育蓝图》的发展策略与行动方案。



他说,今天独中又面临新局面,在借鉴邻近各国以及我国的教改理念和经验,董总提出了“乐教爱学成就孩子”作为独中教育改革的愿景和目标。

叶翃瑚(右)与林连玉精神奖得主黄崇锐相见欢。

叶翃瑚:体现公平盼独中回归国民教育主流

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董事长叶翃瑚希望,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及其他华教的课题能陆续获得解决,更希望政府最终把独中教育回归国民教育的主流,以体现政府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各族的母语教育。

他说,刚公布的2019年财政预算案,建议独中获得1200万令吉拨款,这是希盟政府执政以来,让我们看到的一线曙光。

他表示,由该校校友编导,以学生为主演绎的“中华百年校史剧”,和丹中一起步入100年来由中华先贤们一步一脚印走出的时光隧道、一起见证一幕幕感人事迹。

他说,校史剧也是“三合一壮丽丹中”的最后一项筹款活动。另一项活动,是刚结束的8天机车环岛行。他感谢,笨珍培群董事会在林青赋董事长的带动下,联合全球南大校友代表及笨珍华团,为丹中筹获23万8000余令吉,发挥兄弟独中守望相助的精神。

他表示,丹中各地的校友,尤其是瓜登、甘马挽及新柔区校友也积极协助募捐工作,动员历届校友捐献。第2届的校友也成为榜样,集体合捐1万余令吉。

170学生演绎《母校》

“百年丹中校史剧”《母校》由170余名学生演绎,尚特邀中华华小、华中及校友会共同参与表演。此剧以穿越剧的手法展开。一个活在2068年的中华中学女学生小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百年时空,回到1918年初的原校址,巧遇来自2018年中华国民型中学的男学生小明。

两人于剧中并肩探索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寻找返回自己时代的线索。过程中,他们遇见了许多中华先辈。通过对话、经历,甚至针锋相对,最后体会先辈们为了民族教育牺牲小我的精神。

反应

 

言论

独中应朝多元文化共存/朱键鸿

独中在经历了六十载的发展,其特色是什么?华教先贤们努力坚持传承华文教育、积极打造素质教育,在当代还能作为独中的招牌吗?

在华裔出生率日益下降、国际学校林立竞争、家长对教育的高要求等许多条件的改变下,独中的办学与定位已然受到挑战。许多学校已在课程和招生上寻求不同出路,但仍不时出现乖离独中本质的争议。

借着本年度华教节主题,透过再思林连玉精神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我想提出另一个可能的策略。

发展多元文化教育

林连玉等人当年在主张单语的国家语文教育政策下,坚持保留母语教育、力求传承华人文化,可谓为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若说独中本身即是多元文化体现的存在应不为过,然而仅此并不足矣。我们还需继续探问独中如何在这片多元文化的国土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多元文化的核心是“差异”、“冲突”和“共存”。了解差异的本质和形成方式是最基础的一步,接着需要揭露差异背后的矛盾与冲突,再透过理解差异政治的运作模式,开展差异如何共存的机制。

独中存在差异吗?这里的差异不单指族裔,还包括性别、宗教乃至性倾向等。只有肯认了差异的存在,并从主体认知到不同的需求和观点,才能形塑足够包容的环境。

独中的课程教学、行政文化和学校活动中是否有推广对各种差异进行更全面的认识?除了一般所做的佳节文化推广,对差异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表达是否有所了解?

或许很多学校不想了解差异,是因为害怕背后的冲突。我们潜意识中认为冲突耗费成本甚至影响和气、挑战权威,总习惯说“尊重差异”的我们,却以为只要不评断不干涉就好,然而缺乏处理冲突的多元文化可能只会落入相对主义的困境。

差异背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是冲突需处理的要点,其中对主流意识型态、优势文化和各种压迫的检视,省思权力与资源的重新配置、学习的内涵与个人的态度,是学校在处多元文化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契机。

打造属于全民独中

有了对差异的了解、冲突的处理,才有可能应共存共荣展开对话。文化间的对话是平等的、没有层级的理解,过程中对话机制的设定与最后的讨论结果,也应是集众人共识所决定,这是公民素养的养成,也是民主社会的基础。

主张母语教育、坚持文化传承的独中,有没有可能以自身的经历引领马来西亚的学校教育走向一个真正的多元文化主义?逐渐增多的友族师生、日益革新的社会文化和越见复杂的社会组成都是很好的契机。

在能肯认和欣赏自身文化的前提下,也能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多元文化的共存共荣即保障每个人,也保障独中的生存。打造属于全民的独中,或许是新的可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