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

中国欲下调现有房贷利率 学者:提油救火

(北京30日讯)中国央行周日宣布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方案,要求各家银行在10月底降利率。同时,广州、上海及深圳也宣布调整房地产政策,欲赶在今年最后一季带动房市交易。但有专家指出,这仍难以解决问题本质——即民众是否有钱及有意愿买房。

中国人民银行周日(9月29日)在公告中指出,将完善商业性个人房贷利率定价机制,要求商业银行分批将存量房屋贷款利率下调至低于央行贷款基准利率(LPR)不少于30个基点。

消息公布后,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及工商银行,中国四大行也立刻发出声明,公告称“正在拟定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的方案”。

对此,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经济所助研究员王国臣向DW表示,下调利率的幅度并非问题,但中国在过去已多次调降新屋购房利率、房贷利率,但房价仍持续走低,显示出相关政策难以刺激房市,“过去整体来说,其实这已经是做了很久、很多次的事情了,但以目前走势来看,看起来是效益不大”。

王国臣指出,问题的本质在于民众是否有钱以及有意愿买房。他认为,虽然透过货币政策可以提升民众购房意愿,但购买的房屋是否会变成“烂尾楼”,以及持续下跌的房价让当前有意愿的买家都处于观望状态,“现在的调降房价房贷利率可能会是提油救火,反而不会是改善,因为房贷利率下降,那我可能去还房贷而不会去买房”。

学者:习不在乎房市是否崩

尽管中国政府抢在十一假期前推出一系列救房市措施,但中国社会如今面臨的是消费力低迷 导致房市供需不平衡。王国臣认为,“事实上是因为‘三道红线’后,再加上整个中国经济政策的左倾,所以整个经济和社会消费力都明显的萎缩,那么习的看法是他一点都不在乎房地产到底会不会崩 ”。

三道红线为2020年中国政府根据习近平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政策,针对中国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提出的“三条红线、四档管理”监管要求。

但对于中国房市崩盘是否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剧烈影响,王国臣表示“确实是剧烈的”,但他主张,近几年因中国房市推移,房地产占中国GDP的比例不断下降,“总有一天降到无关紧要,所以它(中国政府)现在就这个拖的过程,让整个房地产占GDP的比重不断的削减”。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三(25日),中国金融监管三部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袂召开记者会,期间重点“三降”,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被称为央行三支箭。

王国臣表示,中国央行射出三支箭意味着“北京当局也发现到,因为大家都看空中国大陆之际 所以外资不断的从股市撤离,你总是要添一些柴火,让大家觉得中国经济不是这么一路往下看的”。

广州全面取消限购

中国人民银行出手救房市之际,中国多个主要城市也推出优化房市措施。其中广州在29日官宣“取消居民家庭购买住房的各项限购条件”,成为中国第一个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措施的一线城市。

《南方日报》引述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员李宇嘉认为,在中国政府明确释出“止跌回稳”的强烈信号后,各地的政策对于稳定房地产将有“极强的作用”,而各方在过去几天密集出台政策也是为了在楼市“银十”到来之前,同时也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带动楼市交易量。

广州取消限购措施也在中国社群平台微博上引发讨论,尽管有人支持相关政策,但也有不少人质疑“楼市不好是因为限购?是因为大家没钱没信心吧”,“有钱人可以多屯几套了,没钱人依然买不起”。

王国臣也认为,从中国的经济成长率、中国法拍数量,或从中国裁员减薪的新闻都可看出“绝大多数人是没钱的”,再加上五大国有银行的不良单资产出现显著成长,“你房贷利率降再多这些人也没钱买......所以我们会预期基本上不大会有显著的改善”。

除了广州之外,上海及深圳也同步在周日晚间宣布调整限购措施。

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市房屋管理局、市财政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等机关,29日晚间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政策措施的通知》。

该份通知指出,自10月1日起调整限购政策,针对非上海市户籍人士购买外环外住房须缴纳的社会保险及个人所的税年限,从原先的3年下修至1年;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在上海缴纳社保及所得税满3年的外地家庭,在购房套数上也将比照上海家庭。

其他措施包含,将住房增值税从5年调整为2年、首购住房的首付比例降为15%,二套降为25%、开放非普宅。

深圳同样也祭出大幅下调首付比例的方案,将购买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比例从原先的30%下修至20%,具有市籍和非市籍人士在部分地区购房限制也有所放宽。

此前,深圳首购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为30%,第二套则为40%。今年5月分别下调至20%及30%。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反应

 

国际

卫生棉缩水还呛别买 中国品牌ABC为息怒火道歉

(北京23日讯)中国多个卫生棉品牌近来陆续被爆出尺寸缩水、偷工减料等质量问题,品牌方未解决,甚至呛消费者“接受不了可以不买”引发众怒。

卫生棉品牌“集体塌房”怒火延烧,相关话题半个多月来打破“七天传播定律”频登上热搜,不仅带火了医用卫生棉,也引发女性消费者不满卫生巾迄无进一步国家标准,批评女性权益未受到重视,呼吁正视女性实际需求和合理诉求。

据贝壳财经报道,最近很多品牌卫生棉都被曝出现问题,除都存在“缺斤少两”,其实际长度小于外包装标明的长度,一款ABC卫生棉的棉长甚至短差30mm,卫生棉的卫生标准也引发消费者质疑。

ABC店铺客服向网民解释称,机器生产的卫生棉的确会存在偏差,“如果觉得接受不了可以不买”。这一回应被用户认为态度恶劣,呼吁对ABC产品进行抵制。

为此,ABC品牌创始人邓景衡昨发视频道歉,指这是一场公关灾难,12月公司会有优化后的产品推出,而在2025年3月也会实现全线产品“国标零负差”。 

社交平台上很多网民开始自己动手测量自用卫生棉长度。结果发现偷工减料问题果然不只一家。一夜之间,卫生棉品牌彷彿突然迎来了“集体塌房”。

社交媒体中,网民们纷纷晒出自己的测量数据,制作成表格在坊间流传。有人还开始打开手电筒检查卫生巾内容物,对卫生巾质量的恐慌和不满在网上蔓延,相关话题频频冲上热搜。

“粉红税”再次被广泛讨论,据明报报道,有女网民指女性在同类商品上往往需要花费比男性更多的钱,而女性平均工资却比男性低。《中国妇女报》也发声称必须正视女性实际需求和合理诉求,少一些忽视、多一些正视,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

种种隐忧中,网民们找到了新的替代方式,将目光转向标准更高的医用级卫生巾,造成医用级卫生棉搜索量飙升。

据报道,因为受到生产工艺、制作流程等因素影响,卫生巾的长度原本会有一定程度误差。在行业通行的国家GB/T8939-2018卫生巾(护垫)标準中,写明允许卫生巾和卫生巾护垫的全长偏差在±4%之内,但GB/T是推荐性标準,并不是强制标准。卫生棉国家标准计话正在起草中,预计将在明年下半年公布。

卫生棉问题为什么引发如此关注?据统计,2022年中国女性卫生用品规模约为991亿元人民币,2023年就已超过千亿。一名女性一生大约需要使用1.5万片卫生棉,总花费在3 至5万元之间,是个庞大的市场,也攸关女性权益。

贝壳财经评论指出,“卫生棉迫切地需要有更符合现代的新标准。作为刚需消费品,卫生棉需要的是一把真正的尺”。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