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食客活化了老街?

捕风捉景|何凯晶(建筑系硕士生) 

尽管我们处于复苏式行动管控令(RMCO) 阶段,多数摊贩也已经慢慢适应客流限制的经济作业,然而对于主打观光客的茨厂街可能情况更糟糕一些!

在疫情未爆发前,茨厂街早以外劳城臭名昭彰,本地人几乎都不会踏足于此,不像国外观光客,有对大马华人文化景区的好奇,也可以把讨价还价当作观光体验。

打从2003年街道两端架起 “茨厂街” 牌坊拱门,这条街从此高速开展了各种商业活动,引来各方人士入驻。有一开始就根基在此白手起家的华人,有帮派结党,有艺术家教育家,有底薪聘用泛滥的外劳群,后来看重其商业价值入资的企业家,也反映在空间上的变化:从本来的商铺——摊铺——往上盖的酒店高楼(如下图)。

发展后的茨厂街密度更为拥挤,却在这个时间节点撤走了旅游这一环,把一大半的人和空间清空了,只剩下支撑日常的餐饮业,老顾客也因此回流,但对比早已过度发展的建筑体,还是显得人烟稀薄。

茨厂街似乎永远都在舆论的风口上,大马中华文化发源之地的身分加冕,反而使它因适应时代变化的变化备受瞩目:2009年绿龙屋顶的再造,2011年的MRT工程险被拆迁的苏丹街,尤其对于文化工作者来说,越有历史价值,越需要相对应的深研时间,“怎么可能70多年的老区,7天就拍案决定改造方案”。

设计符合社交审美

而近期的话题莫过于围绕在“最夯”的“鬼仔巷” (Lorong Panggung)。原名为戏院街,原有的广西老房“趟栊门”如今被色泽艳丽的欧风门面取代,还有充满故事感的壁画 “包租婆”、“妓女招客”、“大师挥毫”等,作为不少人合照打卡的背景,最重要的还是新入驻的餐饮馆,设计风格上符合所谓的社交审美,顺应“instaworthy” (最适合上传到社交媒体的照片)这一词,看准时下年轻人的餐饮文化“让相机先吃,最重要吃得有仪式感”,周五晚的TGIF (thanks god today is Friday) 需要有霓虹灯和一杯创意调酒,周末自然醒的brunch(早午餐)需要有丰富的餐盘咖啡和绿植点缀。

一张好吃又好看的照片,通过社交媒体人传人,谁掌握了让人拍照的欲望,谁就掌握了人潮。而一家店再好,大家可能只会来一次,而鬼仔巷的商业成功在于,相互成就了很多店家,放眼望去每家店都坐满了人,就连何九茶室也搭上了这个商业列车,以往只是上班族解决早餐的地方,如今是需要排队两小时才能入座的网红店。吃了早餐,隔壁有咖啡馆,满足了现代人的“cafehopping” ,喝了这一家还可以去下一家。

老区热络起来

那成功地活化了老街区吗?在这之前餐饮店不多,傍晚闭店后的五角基(kaki lima)成了流浪汉的栖息地,并不是所有人都安心地走在路上。

如今街道灯火通明,也看到很多年轻的食客慕名而来,重新让这个老区热络了起来。或许它最不该,就是让人记住了很多食物,却记不住这是自己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反应

 

旅游

赌城之下 文艺老街风情

捕风捉景|何凯晶(自由职业设计师)

告诉身边的朋友自己要去澳门,大家第一句话一定是:“有去赌场吗?”这句话奠基了人们对澳门的普遍印象:繁华的娱乐商城,也间接告诉你:“放心来旅行,这里就是为游客打造的殿堂”!

当我从边境大楼出境,打算乘搭公共巴士去到旅宿,才意识到,巴士只接受现金或者当地交通卡,相较于新加坡或香港几乎所有的交通系统都已经支持Visa卡支付,澳门于我而言,那一刻突然变得很不International(国际化)。

而所谓的游客也不会乘搭屋邨巴士(Residential Route),而是直接租聘专业旅巴。当巴士窗景从挂满“CASINO·娱乐场”的霓虹大字,慢慢驶入老街小巷,整个城市的面貌突然换了一个模样,原来它不只是有赌场。

博彩、酒店住宿、餐饮购物、休闲娱乐这4者仿佛已经形成成熟的观光产业链,它们集结于一座座庞然大物中,也就是所谓的“娱乐场”——招牌与建筑物同等放大的比例,在城市里特别夺目,而几天下来你也对这些早已变成街景一部分的名字不陌生:美高梅(MGM)、永利(Wynn)、金沙(Sand)等等。

而我,会记住它们,不仅仅因为它们显眼得难以忽视,更因为这些娱乐场所内的艺术画廊。

国际艺术双年展

正值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Macao International Art Biennale 2023),大多数酒店也借此机会与各大著名艺术家合作,如涂鸦先生(Mr Doodle)的作品,成为新濠天地(City of Dreams)展厅外墙立面的一部分,也成为酒店下午茶器具的装饰。

走过了繁华区,沉淀于各个美术馆与独立空间之间。从艺术家的视角看澳门很有趣,大多数策展人的引言都将澳门定位在地缘政治或边陲之地,甚至在国际上扮演着流动甚至隐形的角色。

炮台城墙的亲切

在葡萄牙人殖民时期,澳门没有留下系统性的治理和公民社会,但还是在大航海时代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贸易港口。

同样作为澳门——马六甲航海路线上的重要商业据点,我也因为某些殖民的相似性,古迹残迹如炮台和城墙,而感到一丝亲切。

澳门的老街区有着和香港城镇一样的密度,街道设计和阶梯,只是建筑高度上低于十楼,没有空间的压迫感,感觉澳门人更和善了。

据说,这里的游客多于当地人,少了香港的沸腾,多了中西角力400多年的文化相融。澳门,仿佛是一个大同世界,或许因为其包容性,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建构自己内心一片澳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