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独家】新山净业精舍废物利用
水瓶麻袋瓶盖砌大佛像

提倡废物利用,居銮艺术团队“蝠艺美工”与其他美术老师与学生,为新山净业精舍三乘佛堂完成巨型“佛像”。

(新山4日讯)资源回收好处人人懂,但是把民众不要的矿泉水瓶、瓶盖、肥料袋子和漆料制成“佛像”,此概念实着特别。

位于乌鲁地南烈光镇的新山净业精舍三乘佛堂,就完成上述创举,并欢迎民众在来临的农历新年期间,前往参观这个巨大的“佛像”。



委居銮艺术团队创作

该佛堂副主席陈咪玮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他本身是一名资源回收业者,想要通过废物利用,展现心灵手巧,变废为宝的概念,于是委托来自居銮的艺术团队进行创作。

有关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创作面积为80公尺乘120公尺,由留学台湾的自由艺术家王德富与他的团队设计,于两天前完成。

陈咪玮一共提供5万个矿泉水瓶和1万5000个瓶盖,加上肥料袋子(麻袋)和漆料,交由负责团队从策划到完成,动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个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创作以黄色为主,头部和身体使用矿泉水瓶和瓶盖砌成,衣服袈裟和莲花则是用肥料袋子做出来。”



天气变化最大挑战

他说,佛像的整个制作过程困难和挑战的地方在于天气变化,因为下雨时,制作团队在肥料袋子上髹好的油漆会被雨水冲刷。

他也说,另一项耗时的工作是他本身与回收厂员工负责打开矿泉水瓶盖,以便供制作团队使用。

“艺术团队每天上午9时工作到傍晚6时,单单是佛像的头部和身体部位,就花了近一周的时间完成,必须用钉子将佛像部位固定在草地上。”

“蝠艺美工”与负责人多次磨合

“废物也能变艺术”

王德富受访时表示,他与同是毕业自居銮中华中学美术与设计科的余宜芹和陈义修,3人组织的艺术团队名为“蝠艺美工”,在与负责人多次磨合与讨论后,决定利用再循环物品来进行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创作。

他说,参与创作过程的还包括来自各领域,同样热爱美术的老师与学生,分别有张俊翔、陈嘉伟以及郑国丰。

较后将装灯光LED

余宜芹受访时说:“我们希望让大众也能从中了解,原来不起眼的东西也能变身为艺术品。”

此外,陈咪玮表示较后将为“佛像”安置灯光和LED,预计会展示半年,欢迎有兴趣的公众从大年除夕至正月十五期间,配合该佛堂举办新春园游会,可于每天上午9时至晚上10时前往参观。

反应

 

东盟+

采石场遭民兵控制 缅大理石佛像雕刻陷困

(曼德勒2日讯)缅甸石雕师傅昂南林几十年来一直雕刻佛像,已持续3年多的内战,使获取大理石成为危险的任务,也威胁许多与昂南林一样的石雕师傅的生计。

缅甸是重要的石雕佛像出口国,但是许多大理石产地控制在民族地方武装组织手里,石雕师傅和业者难以到采石场运出大理石。

在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满头满脸白色灰土的昂南林在工作坊说:“采石场所在的马德亚镇周围的情况不太好。要去那里并不容易,我们无法把大理石运回来。”

另一名石雕师傅敏敏索说:“其实销售还不错,我们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雕像运到这里。现在我们只能销售我们有的雕像,不能把未完工的雕像运过来。”

一个不愿具名的作坊老板说,他的一些同事不久前从人民防卫军控制的马德亚镇运送一批大理石时被捕。虽然最后所有人都获得释放,也归还大理石,但这就像是对所有人发出警告。

曼德勒以北的局势越来越严峻,敏敏索和其他石雕师傅只能专注于手头上仅有的数十尊未完工佛像。敏敏索说,一尊高约25厘米的成品雕像,可卖到10万至20万缅元(约216至438令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