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管控令第30天】黄炎发:业者可上网申请
释放囤存码头中药材

(槟城16 日讯)从事报关行的槟城进出口商会副会长黄炎发捎来好消息,传统中药在第三阶段的行动管控令下,已获准列入可申请恢复运作的必要领域和必需品名单中。

之前,很多槟州中药材业者反映,由于中药未列必需品,导致很多装载中药的货柜卸下码头以及完成报关手续后,仍无法通关取货。



他说,州内中药行业者目前可以通过网上申请,向贸工部申请批准信,要求释放之前囤存在码头的中药材。

他不排除,可能是因为中国方面之前配合中药治疗,在预防冠病处方方面取得成效,使政府批准将中药列入开放的必要领域和必需品名单内。

黄炎发

黄炎发今日接受《南洋商报》记者电话访问时这么回应。

针对散装货运,他说,管控令第三阶段,也允许那些来自阿根廷以及巴西南美洲国家,运载玉米和豆类的散装货船靠岸,卸下商品,不过,这也需要业者先向贸工部提呈申请。

他说,散装货运需要很多工人卸货,因此须严厉坚守社交距离及避免群聚,同时作业者要照顾个人卫生和防范措施。



反应

 

大数据

全球粮食再涨价 中药成下一个“飙涨品”

综合整理|郑美励

可可、中药材甚至大米,3者之间有什么联系?这3者都是马来西亚人(尤其是华人)会进食的食品,可可和中药最近价格已创新纪录,而国外的大米产量也因为厄尔尼诺现象而受到冲击。

/中药材/ 药价破历史新高

往年6月份,中国的药材市场一般处于淡季,今年却一反常态,从5月初开始的近两个月以来,价格迎来普遍上涨,更是有数百味中药药价打破历史天花板,例如当归可以从每公斤人民币70元(约45令吉)涨至220元(约129令吉)。不仅如此,一些像片仔癀、安宫牛黄丸等中成药,甚至还出现了一药难求的局面。

人为炒作大量囤积

中国媒体较后披露,虽然中药价格惊人但市场却是冷清,几乎没有见到大宗买家的怪现象。中药材涨价的原因被指是拥有大量资本的企业人为炒作,大量囤积中药材,准备待价而沽。

中国多地的医药行业协会6月已经联合向中国中药协会递交《关于中药材市场价格异常增长的情况报告》,提出有社会游资和经销商联手操盘囤积药材,垄断市场获利,中国中药协会随即在6月月22日向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反映情况,呼吁相关部门出台政策,维护中药材市场价格稳定。

当然,除了人为炒作,也有业者指出气候变化、土地租金、人工成本、产量、需求量上升也是导致中药价格上涨的主因。例如,前2年冠病疫情爆发,期间需要大量中药材来制作药物,造成中药材的供应量不足,价格也相应上涨。

保健价值受重视

之后气温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影响到中药材的产量和价格。同时,由于中医药文化在近年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推广,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中医药的保健价值,导致中药材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进而推动了价格上涨。不过进入7月之后,中药材行情开始在降温,逐步转稳,部分高价品种开始回落,如当归、党参、水牛角、合欢花、僵蚕、牛蒡子、款冬花、白术等。

这波中药材涨价怪现象是否会连带波及海外的消费者?

在台湾,疫后民众对中药材需求大增,不少中药行也调涨价格。

大马一些中药业者近期披露,由于马币走软、来自中国的中药材缺货,一些药材已涨价。

/可可/ 天气恶劣收成欠佳

全球最受欢迎食品之一的巧克力去年的价格上涨了14%,接下来还可能继续涨。

巧克力主要原料可可脂(榨自可可豆的天然植物性可食用油油)的价格今年迄今已上涨20.5%,另一重要原料糖的价格也在4月站上11年来新高,再遇上可可豆供应紧张,不涨才是不正常。

6月29日在伦敦洲际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简称ICE)作为基准的可可9月期货价格上涨逾2%,来到每公吨2590英镑(约1万5516令吉);盘中最高价为2594英镑(约1万5539令吉),创下自1977年以来的最高价格,而纽约可可豆9月期货交易价格也创7年半的新高,达到每公吨3348美元(约1万5635令吉)。

供不应求恐再现

可可供应紧张的凶手是恶劣天气,导致可可重要占地(占生产的六成)西非的象牙海岸、加纳等地的可可豆收成欠佳,而厄尔尼诺现象更被指将导致西非地区的降雨量低于平均,并出现威力强大的哈麦丹风(Harmattan),危及可可生产,因此可可市场紧俏行情上扬。

有专家预测,在今年10月至明年9月的可可产季中,可可市场恐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可可期货可能飙破每公吨3600美元(1万6812令吉),这也代表巧克力爱好者荷包恐进一步缩水。

/大米/  干旱警讯价格推高

我国虽然也有种植稻米,但也大量进口外国进口米,所以即便本地白米价受到政府管控而不动如山,但进口米价却是自由浮动。随着厄尔尼诺现象正式到来,东南亚已传出可能扰乱稻米生产的干旱警讯,当国外稻米产量受压,这种主食的下半年价格就可能被推高。

·印度(全球第一大稻米出口国)
米价攀升10年新高

与其它亚洲国家相比较,印度的米价仍具竞争力,但已攀升至10年来的新高。含5%米碎的印度大米的出口离岸价(FOB)现已升至每吨460美元(约2148令吉)左右,这至少是过去10年中的最高价。

·泰国(全球第2大稻米出口国)
干旱危机加剧通胀

近期部分地区持续干旱,雨季降水量较往年减少,泰国多个政府部门正展开合作拟紧急应变计划,以因应可能影响全球稻米与糖供应的旱情。

从2024年初开始,泰国可能面临大范围的干旱,可能威胁到该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稻米供应国的地位。以长远来看,这次干旱危机在未来还可能加剧泰国的通货膨胀,不管是蔬菜、新鲜食品和肉类价格都会因收成减少和动物饲料价格偏高而上涨。

·越南(全球第3大稻米出口国)
厄尔尼诺影响收成

近来也下调了大米出口预期,越南预测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将在今年底和明年初显现,咖啡豆和稻米栽种区等地的干旱季可能更严峻。而且,越南政府计划于2030年前将稻米出口量从目前的每年710万吨减少至400万吨,根据官方说法,此次决策目的是为了“提升高品质稻米的出口量、保护国内粮食安全、保护环境并适应气候变迁”。

综合外国媒体报导,近几年随着中国、欧美稻米产量下跌,全球稻米市场在今年面临过去20年来最严重的稻米短缺,如果东南亚各国决议缩减稻米出口量,恐冲击全球供需市场。

没完没了的涨价

最近几个月,多个国际机构纷纷预测全球可能出现极端和破坏性天气。6月8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厄尔尼诺警报,宣布这一气候现像已经出现。到冬季,厄尔尼诺有84%的概率达到“中等至强”程度。这是7年来首次再现厄尔尼诺现象。

在美国宣布厄尔尼诺现象开始后,许多气候影响作物产量的问题也逐一浮上台面,而在食物生产系统全球化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置身事外。专家示警,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到来,咖啡、饼干等民生食品恐将变得更加昂贵。

除了农业生产受到冲击之外,渔业也处于危险之中。过往的记录显示厄尔尼诺现象经常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影响鱼类的迁徙,导致捕捞量减少,从而使渔业陷入混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