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副教长:多选择国内深造
马币贬无碍升学人数

吴燕丽(左起)、简庆祥和卡马拉纳丹向高等学府负责人了解提供的学生奖学金详情。

(吉隆坡7日讯)尽管马币疲弱,但是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卡马拉纳丹认为,一直以来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在国内升学,因此不会因为兑换率关系而影响在国内外升学的人数。

“不论怎样的情况,在本地高等学府求学的学生人数还是比到海外深造的多……之前也不曾出现出国深造学生多过留在本地求学的。”



卡马拉纳丹今天为《星报》教育展主持开幕后这么说。

他解释,不少国际高等学府近年在我国设分校,因此,我国学生有多一个选择可留在本地求学,而不用远赴海外。

技职课程旨助学生找工

针对技职学生完成两年在职课程,却苦等升不了大学,卡马拉纳丹强调,技职课程的主旨是希望学生有一技之长,找到工作。

“这是有经验认证课程(APEL),学生完成两年在职课程后,可选择在任何大学继续学业或留在该处打工。”



卡马拉纳丹透露,据统计,80%完成在职课程的技职学生都会选择工作;至于那些有意继续升学的技职学生,该部正处理升学贷款计划。他强调,技职在职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完成文凭课程后找到工作。

教师可提供升学辅导

卡马拉纳丹认为,教师除了教育学生,也可担任学生升学辅导员,为学生深造提供指引。

他说,每年约有45万名大马教育文凭毕业生,教师在照顾学生学术成绩外,在升学选课方面,也可为学生提供意见。他说,教师了解学生的成绩,因此可按学生的专长提供意见。

“对学生而言,若逐所高等学府询问,倒不如来教育展,一站式获取各学府的资料。再者,除了家长,教师也可陪同学生往教育展,毕竟教师给学生的劝告也极为重要。”

星报获29学府1300万奖学金

星报集团总营运长简庆祥较早前致词时说,星报集团今年获得29所高等学府的承诺,提供总值1300万令吉的奖学金,以协助272位学生深造。

他说,星报教育基金自1994年成立以来,至今发出3582份总值逾1亿8000万令吉的奖学金。

《星报》教育展今年已迈入第30年,逾百所本地及海外高等学府参展;这项教育展本月7日及8日上午11时至傍晚7时,在吉隆坡会展中心(KLCC)举行;入场免费。

另外,配合今天开幕仪式,大会安排金融鉴定机构颁发证书予获得该机构认证的大学。

在场者计有金融鉴定机构总执行长凯鲁尼占、星报集团总编辑拿督吴丽燕等。

反应

 

名家专栏

国外好使国内便宜?/胡逸山博士

美国候任(与前任)总统特朗普近日大放矢言,其中就提到假如一些国度尝试以其他货币来取代美元作为国际上最为通用的交易货币的话,那么他将捧出关税大棒,对彼等出口至美国的商品施以100%的关税。

我之前曾详细谈到,为何特朗普上台后,虽然在美国权力分治体系下,可能未能全盘操控美国的货币政策(如形同其中央银行的美联储就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但起码在整体上会寻求偏低的美元币值,以便促使美国制造的商品在国际上更具有出口竞争力,来完成其“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宏愿。

那为何特朗普一方面不介意美元币值的走低,但另一方面又那么介意美元是否维持作为国际上主要交易货币的独特地位呢?这主要是这两者之间,其实并无经济逻辑上的冲突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

这得从何说起呢?可能先从本地社会说起吧。大家在本地社会生活里,坦白说通常对马币币值的高低走向,有着在社会心理学上所谓的认知偏颇。

当马币走高时,我们一片欣喜若狂,尤其是如当下般年底学校放假,大家携老扶幼到外国度假时,马币得以兑换更多的当地货币,花起来当然也就更为得心应手了,譬如得以血拼更多的当地商品等。

即便没有出国旅游或送孩子到外国念书(也就必须兑换马币来缴付彼等的学费和生活费),更高币值的马币也意味着进口到本地的商品会显得更为便宜(相同数额的马币得以进口更多商品)。

经济社会微妙偏颇

有钱人买时装、香水等奢侈品会更便宜,但连中低收入群体者购买一般的日常用品、食物等也会更为便宜,因为在本地许多这些商品也是进口的。

所以大家在社会经济认知上,都有一个微妙的偏颇,认为马币币值高就很好,政府就显得有“做事”,有把马币币值往高处推。

反之,如果马币走低,出国旅游时的花费就更高了,孩子的外国学费与生活费也就更高,搞不好还要好像当年家长自身在外国念书时般,到当地唐人街的华人餐厅打工、洗碗碟、抛大镬、捧餐送外卖等,我见犹怜,令从小宝贝爱儿爱女的家长们心疼不已。

家长们心想新一代的海外生活水平不但没有提高,甚至可能还不如旧一代,而那都是马币低迷所闯出的祸,那当然义愤填膺,大骂政府无能了。

即便未能负担得起孩子出国念书,甚至也没能出国度假的中低收入群体们,也必须忍受马币低迷所带来的主要依靠进口的必需品的价格的相应上涨,当然也是怨声载道,迁怒于政府为何不设法把马币币值提高了。

急功近利主流文化

在如此的一片马币币值高企好、低迷坏的认知偏颇狂热里,合理马币币值走低的优势,是很难被本地主流社会所欣赏的。

如更低的马币,理论上是能帮助本地的出口商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更能卖出去,如此也就更能带动本地的主要还是依靠出口的经济动力的。

当然,极为讽刺的是,撇开高科技产品不说,本地出口虽多,但进口也很多,甚至更多。而低企的马币,虽然会导致进口商品更为昂贵,但也就变相地鼓励本地必须更为迈向自给自足的经济韧性,自己做来自己用,就无需依赖进口了。

但在本地一片急功近利的主流文化思维下,什么长期竞争力、韧性等通常都抛在脑后,而要马上看到“出国钱好使,本地物价低”的成绩了。以后再续。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