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当教育只剩下市场

作者于台湾的教育部门前抗议现场,手上拿着反对教育商品化的手举牌。

台湾高教市场化的逻辑,和马来西亚现在处在的市场化机制极为相似,都是假借国际化为名,实行教育化之实的高教政策,未来到台湾的境外生,除了会受到现今本外学费脱钩的处境,各大学开的国际专班更是天价开班。

在蔡政府上台后,台湾推动了新南向政策,南向政策其实摆明了就是减少对中国大陆市场的依赖,积极拓展过去忽略的南亚及东南亚市场。当然,台湾的高等教育政策欲推动其国际化,也瞄准了目前人口正在积极增加的东南亚市场。



推动学术交流,各种知识交换都是好的,至少我们促进了人类知识的进步,但是把学生的受教权以市场的角度,当成牟利的工具,实在难以理解究竟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可言。或者,政府及校方也可以大喇喇地说,他们就是学店,把学生当成敛财工具。

付出多一倍的学费

以目前来看,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就开始积极拓展外籍生,而马来西亚也是外籍生一直以来的大宗。这之中当然有对于侨生奖学金分发的减少以及对外籍生法条松绑的部分。

2012年马英九当政,更是把外籍生和中国大陆学生(陆生)的学费,与其他学生进一步脱钩。一般来说,目前的境外生即侨生、港澳生、外籍生及陆生,其中外籍生和陆生都得付出比其他学生多一倍的学费。

教育非商品



如今实行的国际专班更是开出高昂学费,企图向更多境外学生开刀。类似的情节,在马来西亚社会其实早已行之有年,除了有的大专以英国及澳洲大学的名目开课,有的大学更干脆在马来西亚设立离岸(offshore)大学,收取学生,直接获取盈利。

这些私立大学的学费和国立大学的学费价差极高,但国内却一般合理化教育为投资,就为了就职有帮助。但媒体又在宣传一种,大学生薪资要求高,难伺候的假象,仿佛社会新鲜人都应该为企业无偿劳动,吸取经验一样。

努力推动教育公共化

其实,这都让大学只剩下“市场——就业”的转向,忽略了其作为社会权里头,受教权的部分。受教权是人类团体为了自身生存对其接任者进行的知识、技能以及道德规范等知识进行的教育内容,是为了适应社会及思考自身的途径之一。每个人都需要接受教育,就像我们生病了就需要就医一样。

但是,在新自由主义下,这些需求却都被当成商品来贩卖。也许,某些国家因为政治因素,以国籍、国族作为学费的划分,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讲教育当成商品贩售。因此,我们需要有更强力的抗议运动,才能挡下一波又一波教育商品化的浪潮,而这也是无国界的社会运动,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持续推动教育公共化。

(作者是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硕一研究生)

反应

 

商余

从小到大的食物/黄康伟

【康怀无外】文|图:黄康伟

你有没有从小到大吃过的食物?

有次到槟城出差,友人买了一份粿杂,说这是他从小到大吃过的食物。我楞一会儿,若有所思地吃了几口。我不经回想,自己似乎没有从小到大吃过的食物。

比如,椰浆饭是从小到大吃过的食物吗?椰浆饭是国民早餐,一包椰浆饭,一个水煮蛋,开启一天的早晨。椰浆饭有塑胶包裹,再有叶子包着。也有的椰浆饭外头包裹着一张过期的报纸。只是,报业已经步入夕阳,未来难见报纸,椰浆饭也批量生产,小摊低价一令吉贩卖。椰浆饭的外观未来会怎样,不得而知。

再比如,煎蕊是从小到大吃过的食物吗?还记得住在台北时,特别想念煎蕊这道甜品。台北聚集有着许多印尼移工群体,尤其在台北车站更容易寻得印尼食物。马来西亚和印尼一水之隔,饮食文化相近,有的印尼摊贩也贩售煎蕊。只是,印尼版的煎蕊较甜,口感也马来西亚版的煎蕊不同。虽然也能一解乡愁,但还是没有在马来西亚吃的那种味道。

同样名字不同味道

又比如,是叻沙吗?我在新山出生,从小吃的叻沙就是柔佛叻沙。对我来说,叻沙就是类似咖喱面的食物,却又不叫咖喱面。还记得小学毕业旅行,到槟城点了一份叻沙吃,发现叻沙是酸的那一刻,世界几乎崩塌。同样的名字,不同的味道,长大后才知道这叫亚参叻沙,我吃的那叫作咖喱叻沙。

思来想去,似乎只有麦当劳是从小到大吃过的食物了。不管哪个年代,哪个国家,麦当劳都有大麦克、麦香鸡汉堡。

熟悉的薯条和麦克鸡块几乎是不变的配方。而且即使文化不同,全世界各地的麦当劳味道都一样。这么一想,我向友人吐露了以上这段话。

我的生活几乎被全球化所被包围。除了麦当劳和可口可乐,还有自以为熟悉的外国品牌:美禄、美极面等。

食物被语言施魔法

城市的孩子,食物只是延续生命的东西。是谁制作的根本一点也不重要。

小时候吃过的某个摊位,长大后已经不复存在。有的是明明开店不到几年,却彰显自己老字号(想想,我也是超过30年老字号)。我再也吃不到某个小摊位制作的食物。食物被语言施予魔法,我们忘了实际的感受,只剩下充满饱腹感的味蕾,仍在跳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