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德国难民危机/蔡庆晖

德国总理默克尔有麻烦了。今年年初呈上新年献词时,针对接收难民的政策而言,她以一句“Wir schaffen das”(我们做得到),圣母光辉感动了万千民众。随着接二连三难民闹事的丑闻爆出,默克尔受到执政党外部强烈的压力,内部数落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每一年的最后一天,德国人都会聚集在一起大肆庆祝。北威州每个城市几乎都有这样庆典,我曾经跟同学去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见识德国人的热情。当时,璀璨的烟火在倒数声中在夜空中炸开,为新年掀开帷幕。



今年北威州第二大城市科隆显然因为大量涌入的难民蒙上了一层灰。根据警方的报案记录,有上千起女生被性侵犯、打劫、偷窃的案件在倒数之夜发生。其中,两名女生不幸被凶徒逞凶而遭强暴。消息传出后,挑起了德国社会敏感神经,对难民政策的支持度大幅度下滑。

以这起事件来说,媒体上多有论述,很多艺术家更以图文创作来表达不满。初期,政府以这是零星个案作搪塞,后来警方才羞答答地宣布其实全德国有12个联邦州属都有发生类似事件。科隆总警长挨于民意沸腾而引咎下台。

人性狡诈

上周,我看见朋友分享了一部来自瑞典的影片,内容是由安装在地铁站内的摄录机所摄下的。在地铁站内,一名老妪在查视手机,完全没有留意后方一名胡子大叔正觊觎财物。一名携带两名孩童的少妇好意提醒,反而遭到殴打、脚踢、吐口水。

基于人道理念,对于男人殴打弱质女流实在已经无法饶恕,更何况身边还有两名小孩。目睹整起事件的两名孩童还未熟识成人的世界,会否曲解为人性的狡诈,影响深远?后来,我无意阅读了另一则更新后的后续新闻,那个男人竟然也是一名难民。又是难民!



北非难民大多数是穆斯林。宗教自由下,没有人应该因为宗教而被歧视,接受彼此的不同,才可以成就更美好的世界。德国,一年总有数不尽的大型“趴地”,新年倒数之后有2月的狂欢节、11月的万圣节、无数个电子音乐节,还有人潮汹涌的中古市集、圣诞市集,会否都成为绝佳的犯罪机会?

难以分辨

慕尼黑总火车站又疏散人群了,不是火车误点,也不是白雪阻碍了铁轨的畅通,而是恐怖袭击的阴影。北非100万名难民之中,谁是经济难民正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喝咖啡?谁是真正需要援助的叙利亚、阿富汗、伊拉克的战争难民?谁是木马屠城记的伪装难民,潜伏等待引爆炸弹的那一刻?根本无人知晓。

默克尔之前兴冲冲登上《时代周刊》,当选全球最有权力女性的喜悦已经不复存在。根据最近一次的抽查,默克尔的支持率已经跌破了任职以来的最低点。不断地拒绝为难民总数设限,已经被许多议员诟病。即便默克尔的政策最终悬崖勒马回转,欧洲已不能恢复往日平静。

相较于德国的难民危机,回看马来西亚独立了50周年,仍然为政权所分裂的各族与宗教,思考何时能跨越看不见的鸿沟,分外感到唏嘘不已。

反应

 

国际

联国援助车队黎巴嫩东部送暖 助流离失所者重建家园

(贝鲁特28日讯)联合国难民署27日报告说,在气温骤降的情况下,该机构的11辆卡车向黎巴嫩东部城市巴尔贝克的3100人运送了紧急物资,包括毯子、床垫、冬季衣物、塑料布、太阳能灯和睡垫。

难民署表示:“我们将继续与地方当局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为受到影响的人们提供急需的援助,帮助他们在这个冬天保持温暖和安全。帮助流离失所者在遭受巨大损失和破坏后重建生活。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拉塞尔对黎巴嫩停火协议表示支持。她说:“现在必须开始紧急开展工作,以确保和平得以持续。儿童和家庭必须能够安全返回自己的社区,特别是那些在避难所和收容社区流离失所的儿童和家庭。保护儿童及其家人必须继续成为稳定局势和支持恢复的一切努力的核心。”

拉塞尔表示,还必须保证人道工作者能够安全无阻碍地进入,“以提供拯救生命的援助和服务......特别是在黎巴嫩南部,那里的需求非常迫切”。

吁全面执行停火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对停火表示欢迎,并呼吁立即全面执行停火,同时强调战争对黎巴嫩的卫生系统造成了“特别严重的破坏”。

惟最新民调显示,逾八成内坦亚胡支持者反对达成停火协议。

内坦亚胡被政治对手指摘同意停火如同投降,有住在以色列靠近黎巴嫩边境的居民亦对达成停火协议表怀疑。有撤离的以北居民表示想回家,但对黎南人重返家园感到不安,担心真主党会渗透入这些村庄,并重建势力,且他们也不相信黎军和美国能够恢复边境安全。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