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植物绘图师
为植物绘制标准像

这份工作,不但鲜少人知,而且全马只有4人从事。用绘画细致、准确、精美地记录物种的植物绘图师,你听过吗?

按照植物标本的原型所绘制的画稿。

有次到马来西亚森林研究院(FRIM)采访,当时有机会认识这位植物绘图师,才惊觉原来世上有这份工作!仔细想想,怎么没想到以前在书上看到的植物绘图是怎么来的呢?



莫哈末艾迪尔诺丁是马来西亚森林研究院唯一的一位植物绘图师,年资逾10年,但在全国4位植物绘图师当中,却是最年轻的一位。

在他的工作台旁边的桌上,放置了一叠叠的文件,打开全是手绘的植物绘图,令人想起了学校科学课本里的植物绘图,以前老师都会要求学生把绘图“重画”在作业簿上,那是一件教人眉头深锁之事。说真的,跟着课本绘图“抄”已经觉得有难度,那跟着实物“抄”不是更高难度?

在科学界,有一个不可动摇的传统,即发表植物新种,需要为它绘制标准像。

需要科学家和绘图师联手

植物绘图也称作植物线条图,主要作为植物新类群发表时的配图、植物志书的插图以及其他植物类书籍的插图使用。它的起源可追溯至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当时,欧洲人不断地探索欧陆以外的广阔世界,通常由贵族、科学家、商人组成的舰队到世界各地测量和贸易,同时收集动植物标本。



遗憾的是,失去生命的标本很快会干枯变形,丧失鲜活的状态。在当时,新奇的异国花木鸟兽对于上流社会颇具魅力,为了能够以更加忠实记录的方式描绘那些未知物种的模样,探险队逐渐开始聘请专业画师随行。

在西方,较为严谨准确的植物绘画最早出现于航海大发现的时代,随着植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科学绘画也从简单的物种外形描绘,逐渐重视、增加了对局部器官重要特征的展现。

一张植物绘图需要科学家和绘图师联手,才能使得大量植物新种被众人辨识、记叙和描绘。植物绘图绘制的流程主要是按照植物分类研究员的要求进行绘图,初版经由有关研究员修改后,再交回绘图师手里进行修整,反复修改补充之后,才算是大功告成。

巨细靡遗

植物绘图的最大难度在于,绘制过程必须巨细靡遗,无论肉眼看得见或看不见的都要呈现于纸上。艾迪尔强调,除了绘画技术要好,作品的准确性要求近乎苛刻,尤其是在细节呈现方面,从肉眼可见的外形至肉眼不见的细微种子都得一一描绘。

以樟科植物为例,绘图师需要绘画的内容是部分花枝,苞片、花、四轮雄蕊,子房具有绒毛,长着锈毛的果实和纵剖面图以及种子等;其中的雄蕊和子房必须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细部特征。

他指出:“看得见的果实无论多小都不算是最小的,最小的是藏在果实里的种子。通常,我是使用小刮刀为解剖工具,在果实上切割T字型或L字型的小切口,才能看清楚里头的种子。解剖果实一定要特别小心,特别是一些稀有品种的植物,否则毁了就没了。”

艾迪尔先把浸泡在药剂溶液的标本取出,测量尺寸后,才决定需放大的比例。

细节上一定要特别精准

根据标本绘图,必须掌握好植物各部位的比例关系,及时调整画稿中与实物不相称的地方。在下笔之前,绘图师必须先测量标本各部分的尺寸,然后在画纸上放大描绘标本的比例。

“一般上,标本的放大比例是由我决定,没有一定的标准,最重要是能够让科学家或研究员看清楚标本的每一个部分,因为当中可能藏有新种或特定品种的关键特征。我个人设定的标准是把每1毫米放大至1厘米来计算。”

有些研究员会提供标本绘制草图供绘图师参考,让他们对标本绘制的比例有大致了解。绘图师按照实物(标本或鲜活的)做修整及把其特征细节化后,会把初版再交由有关研究员进行审定。由于植物由里至外的特征非常重要,所以在细节上一定要特别精准,专心度一定要很高。

要画出标本的精细处,单靠一双眼睛当然不可能,一定要借助显微镜的力量。早期,艾迪尔使用的是手动式显微镜,除了需要透过镜头一边观察一边绘图外,还经常面对光度的问题。自从转换使用自动式显微镜后则方便许多,他可以透过电脑屏幕观察标本的细节,还可以随意调整光度和大小。

绘制植物绘图,文具是主要工具。

工具讲究

植物绘图的必备工具是文具,像是笔、橡皮擦和纸张,每一种工具都十分讲究。

先谈谈笔的选择。艾迪尔通常使用的是铅笔和技术笔,在不同的作画阶段需挑选适用的笔。铅笔用于初稿,而技术笔则用于最终版。初稿使用铅笔是因为修改次数较多,必须能够擦得掉,直至最后确定无需再修改,才使用技术笔绘制。

“技术笔的笔头分为0.1毫米、0.2毫米、0.3毫米。0.1毫米和0.2毫米的技术笔笔头是最细小的,也被称作针头。我们一般使用的画纸较容易起毛和粗糙,使用太细小的笔头会导致笔头阻塞,不仅如此,作画时产生的压力也会导致笔头弯曲,笔的墨水管会受到影响。”

“最好用的是0.3毫米笔头,但相较于0.1毫米和0.2毫米的笔头,它的纤细度还不太令人满意。所以,最好是使用0.3毫米笔头绘画轮廓线,而想要呈现植物的美感、细节、整洁及精准性可使用0.1毫米和0.2毫米的笔头,尤其是展现植物的立体感。”

优良文具绘制优良画稿

此外,他也点出使用一般墨水笔的笔迹一旦碰到水就会晕开,而技术笔即使碰到水,墨汁也不会晕开且易干。过去两年来,他使用的品牌技术笔从一支售价85令吉至90令吉涨至125令吉,他相信一分钱一分货,使用优良品质的文具才能绘制出一张优良品质的画稿。

仔细一看,每张植物绘图都非常整洁,使用铅笔绘制的初稿也不会黑黑脏脏的。他说:“选对橡皮擦是重点!”选用品质好的橡皮擦可以避免橡皮屑过多和弄污纸面,而且可擦出干净的块面和线条。

“有些铅笔的笔迹较难擦掉,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笔迹在纸上逗留时间的长短是关键。使用铅笔后马上擦掉可以擦得很干净,但如果等到一个星期后才擦会比较难擦掉,铅笔的印迹还是会留在纸上。所以,如果绘图有需要修改的部分,我一定会马上擦掉,以免留下印迹。”

至于选用纸张方面,初稿使用的是普通纸张,最终版会使用特定品牌的无酸纸,即是在制造过程中已除酸的纸张,保存期较长。

具备条件

刚入行时,艾迪尔绘制一张植物绘图需约一个星期,现今只需要2至3个小时便能完成。入行至今,他已绘制了逾百张植物绘图。

询及当一名植物绘图师的基本条件,他说只要具备基本绘画技巧就够了,其他的都可以在工作中学习,最重要是有耐心。他以自己为例,来自吉兰丹的他只有中学学历,虽从小喜爱绘画,但却没有机会就读大专院校修读艺术学系。

“中学毕业后,我到亲戚经营的蜡染(Batik)店工作,一做就做了17年,那里也是让我发挥和学习绘画技术的地方。在制作峇迪布时,我有时也要构想和创作新图案;如果要作比较的话,植物绘图比制作峇迪可容易多了!”

拜科技发展所赐,自动式显微镜方便许多。艾迪尔可透过电脑屏幕观察标本细节,且可随意调整光度和大小。

电脑无法取代人手绘图

离开蜡染业后,他到马来西亚森林研究院的初期是当一名景观绘图师。上司看他的绘画技术了得,便引荐他担任植物绘图师一职。在数位科学家的指导之下,他在不超过10天内掌握了植物绘图的技巧,也不断地透过经验累积和网络学习提升本身的技能。

“这份工作看似乏味无趣,但对我而言,其中最大的乐趣是,我通常是第一时间接触新品种的少数人之一,这不是很令人兴奋吗?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科技产品确实带给我们不少便利,但无论科技多么进步,电脑仍然无法取代人类,电脑绘图永远比不上人手绘图来得精细。”

在绘图之前,必须先为植物标本进行解剖,以免错过内有乾坤的细节。
为植物写真,每一笔必须准确无误。(非艾迪尔绘图)

反应

 

商余

消失了的甲洞高武山

【寒窗一剑】文|黄福地

1950年代,甲洞高武山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因为甲洞有一间森林研究院(FRIM),由英国人Fred William Foxworthy于1929年所建立,专门研究热带森林的植物,并设有博物馆,世界各地都有人前来学习研究,举世闻名。

高武山是前往森林局的必经之路,托森林局之福,高武山就有了一条柏油路,但仍然没有水电的供应。

我出身于高武山,我的童年就在此度过,我的老家是一间亚答木屋,就在公路的旁边,祖父与几位叔叔就同住在这所大木屋。我的二叔与森林局水务局的管理员熟悉,竟有办法弄到自来水的供应,这也是高武山唯一有自来水的一家。

“大种旺”大名远播

早期的研究院是不设防的,可以自由进出,我在童年时就常到该地游玩和检拾枯枝当柴烧,有时也到森林里挖竹笋,也有村民在里面辟有几个池塘养鱼。

后来我们常到森林公园来晨走,如今池塘地区已建成员工宿舍,森林局保安森严,已不许外人进入。

高武山除了赫赫有名的森林研究院,还有一间规模庞大而著名的“法兰西铁船”,挖锡完毕留下了一个大湖,就成为今日的大都会公园;加上高武山特产“大种旺”番薯,大名远播。

甲洞是吉隆坡开埠最早的地区之一,已有百多年的历史,而居民多以福建安溪人为主,其中很多是来自安溪九福的黄氏家族。单单我祖父就有3兄弟分居于此,另有很多乡亲,第一代南来约近百年,而我已属第三代了,至今都已80岁了!

高武山的“高武”,与福建话的“狗母”同音,故很多人把高武山戏谑为“狗母山”,认为是没有什么开化的乌鲁地区,所以也有人称为高乌山!

的确,早期的高武山,屋子疏落,全是简陋木屋,有者甚至是茅草屋,以竹片为墙,但很自由,民风纯朴,可以随意建屋。

此外,高武山也有几家印度人养牛,也有极少的马来人,大家有来往,节日互赠美食,他们孩子与我们一起玩乐,能讲一口流利的新建话。

开设3间私塾学堂

第一、二代的乡亲多是没受正规教育,若有识字者,也是极少数在中国乡下读过几年私塾而已。他们思想闭塞,封建迷信,认为新式教育一年级华文的“手,拍手,拍拍手;哥哥大,拍大球,弟弟小,拍小球……”这种程度太低,那里比得上私塾的“三子经”和“四书五经”呢?

说来奇怪,一个人口稀少的高武山,在50年代竟先后开设过3间的私塾学堂,唯学生仅整十人左右。老师是福建人,自然以闽南语为教学,其他地区也有私塾,客家人办的就用客语,广府人办的就教广东话。

虽然1909年甲洞先后已有开明学校和崇德学校,但还有一些村民选择把孩子送往私塾。

1951年,我老家后面的一间陈旧木屋改为私塾学堂,当年我才7岁,母亲要我去读书,我非常胆怯不要去,躲在床底下,被母亲找到就和老师强拉我去上课,我就哭哭啼啼被迫去读了一年私塾。

我读完三字经、千家诗,就读增广贤文和大学。

高武山成了历史

1952年,开明学校与崇德学校合并成“甲洞公立学校”,新校舍落成开学,我与几位堂兄弟就读一年级,这才改变我的一生。所以我时常谑称自己是从大学念到小学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1970年代,高武山地区被一些发展商看中了,一个宛如自由天堂的木屋区,先后发展成为达雅花园和丽景花园,并催生了甲洞乌鲁新村,LDP大道也从中穿过至士拉央和万挠,森林研究院也改道从帝沙再也经过,青山依旧在,高武山的名字从此消失,年轻一代根本就不知道有高武山这名字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