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老兑换商遗留公厕
学院生原封归还9万现金

钱币兑换商拉斐(右)把王同军请到店里,亲自向他道谢,送上薄酬致谢。

(新加坡10日讯)73岁老钱币兑换商把装有3万元(9万令吉)现金的信封遗留公厕,22岁理工学院青年拾金不昧,报警归还,兑换商老板送上500元(1500令吉)谢礼,青年连声拒绝10次,表示还钱不是为钱。

这起事件发生在上个月29日,失主是新加坡钱币兑换商协会秘书拉斐。他受访时透露,73岁老员工当天下午到巴西班让一带的港务集团大厦办公,回到来福士城的店面时惊觉,装有3万新元现金的信封不在身边。



“他马上回去找,不过信封已经不在,他这才通知我,我们就一起到女皇镇警署报警。”

两人还没离开警局,拉斐就接到大巴窑警局来电,得知有人已将信封交给警局,警局也联系上大厦,查询是否有报失记录,从而找上了他。

推不掉赏金收着不用

拉斐通过警方与这名拾金不昧的公众取得联系,他就是22岁的理工学院学生王同军。

王同军受访时说,他是在港务集团大厦旁的亚历山大零售中心公厕捡到老钱币兑换商遗留下的信封,打开时惊见里头装有一大叠钞票,其中大部分为千元大钞。



拉斐隔天把他约到店里,想要亲自向他道谢,一见面就一直握着他的手说谢谢,还给了他一个热情的拥抱。

拉斐还准备了500元作为答谢礼,但王同军迟迟不愿收下,他告诉拉斐:“我(还钱)不是为了钱”连声拒绝了10次。

王同军说,3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他当面见到遗失现金的老钱币兑换商,更能想象他有多着急,庆幸帮他找回失款。

拉斐说,王同军一直不愿收下谢礼,他最后要对方把钱花在教育上,说服对方把钱收下。

王同军说,他在拉斐的坚持之下答应,不过这笔钱一个多星期以来一直都存放在抽屉里,他没打算花掉。

反应

 

言论

坚持现金付款的商家/江振鸿

非现金的电子支付交易系统于疫情后,在我国爆炸性增长。

电子支付交易,可谓对各方都有利。

业者方面,通过电子支付交易,钱的进出流向“清清楚楚”,有迹可循,再也不怕那些手脚不干不净的员工,也不用害怕收档结束营业关门前,或把辛苦一天的营收送往银行存款途中,引来歹徒的觊觎,一整天的生意白做。

对于员工尤其是收银员而言,客户使用电子支付交易,恐怕更受欢迎,因为除了省却收钱找换零钱的麻烦,更是避免收银员因为找错零钱,而得赔偿予其雇主。

对于消费者而言,非现金电子支付交易的益处,更是不在话下。

电子支付有助理财

除了不必带太多现金在身的安全性,电子支付系统包括电子钱包及信用卡更是可以提供使用者的消费流向,有助于理财和自我消费审查及检讨,不会在月尾时出现“钱都去哪儿了”的疑问。

但是全球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的最新调查显示,仍有 45%的马来西亚人,尤其是老年人,依然完全依赖现金交易。

这是可以被理解的。

操作复杂的电子钱包,对于一些教育程度不高的长者确是一大挑战。

例如,一些电子钱包,付款时得自行填入付款的数额。

即使是用惯电子钱包的我,每当使用电子钱包进行交易时,尚且战战兢兢,害怕按错付款数额多出了个零,更何况这些长者。

目前,完全不接受现金交易的商家业者正处于上升的趋式,可以预见这些长者即将面临的挑战。

近期内,我就已遇见数起手中只有现金的长者被不接受现金交易的商家“拒于门外”(当然拒于门外的肯定是商家员工,如果业者本身恐怕是不会有生意不做)。

与此同时,尚有一些抗拒电子支付交易的商家正“负隅顽抗”。

日前网上流传一则新闻,一名要求现金付款的商家与没带现金的顾客起了冲突。

无现金应多元包容

因此,既然在政治时局上,我们要求多元及包容,所以在追求无现金社会上,是否也可以多元及包容,在要求电子支付交易之余,也可以灵活处理,提供现金交易的选项,方便那些没有电子钱包的民众?

至于仍坚持现金付款,不愿提供电子支付交易选项的那些商家,最终吃亏的恐怕将是自己,因为在政府的提倡和鼓励之下,使用电子支付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