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长者反思
乐龄乐活

大家都知道,乐龄者需要被关爱,可是大部分乐龄者往往一不小心就坠入社会边缘,沦为弱势群体。他们过去对社会和家庭作出的贡献被人们遗忘,即使拥有健康和活力也不被职场接受,社会的冷眼令他们身心受挫。

杨巧双: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长期与家人一起生活,并继续留在原本的居所和社区。

一个健全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少不了乐龄者的贡献,决不能因年龄的增长而抹灭他们的功劳,反而更应该扶持他们重新踏上社会,步入良性轨道,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享受晚年生活。  每每一提到人口老龄化,就先要搬出一堆数字,这次也不例外。根据2017/2018年的大马人寿命统计数字显示,目前65岁以上的乐龄总人口比例达6.2%,约占了200万的全国总人口。进入2020年,乐龄总人口预计将增至7.2%;再多10年,即是2030年,大马的乐龄人口将达到580万。 



较早前,在由马来西亚乐龄健康协会(MHAS)举办的“乐龄反思”(Rethinking Ageing)论坛上,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杨巧双在会上提到了乐龄者目前所面对的挑战,以及政府针对相关问题采取的措施。 

协助乐龄者经济独立

“根据2017年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老年学研究院(MyAgeing)的研究报告指出,超过80%的乐龄受访者希望孩子能够照顾他们,与家庭成员一起度过晚年时光,而非把他们送到另一个地方或社区居住。另外,超过78%的乐龄者希望就地养老,而非移送到其他地方。”

“年轻一代必须了解和看重父母的意愿,不应该单方面认为所做的决定对父母是最好的。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长期与家人一起生活,并继续留在原本的居所和社区。” 

有鉴于此,政府正努力通过相关研究数据,积极作出改善和增强支持系统,以满足乐龄者的期望。她特别举出政府目前已实施的三大措施: 



1. 协助乐龄者经济独立。雇员公积金局于今年1月宣布,雇主为60岁以上雇员缴纳公积金的最低法定缴纳率,从6%及6.5%降至4%。该措施的目的是鼓励雇主聘用仍有工作能力的乐龄者,不要强逼他们退休,让他们继续在职场和经济体中保持生产力和活跃度。 

“继509新政府诞生后,就业市场上掀起了一股聘用拥有工作经验的乐龄者趋势,这是一个良好的现象。乐龄者是民族建立的贡献者之一,重塑大马不只需要年轻族群,也需要‘乐龄智者’的参与,像敦马哈迪、丹斯里拉菲达等就是最好的例子。” 

设立乐龄活动中心

2. 设立乐龄者活动中心(PAWE)。乐龄者活动中心是由非政府组织受委托管理,政府每年津贴3万3330令吉。该中心主要是为乐龄者提供一个可以参与活动的空间,无需缴付任何费用。国人可到国内任何一个国会选区的乐龄活动中心参与活动。 

“目前,国内只有88所乐龄活动中心,迄今约有3万6000名乐龄者受益。政府的目标是在全国222个国会选区设立乐龄活动中心。” 

3.构建家庭护理服务的支持系统。家庭护理服务是由社会福利局(JKM)提供,主要是为无法出外活动或长期卧病在床的乐龄者提供照护服务。 

去年9月,有关单位招募了2532名志愿者,大约每星期一次会到访需要帮助的家庭提供照护服务。目前,志愿团总共到访了8874个家庭,受惠者包括7032名乐龄者和1842名残疾人士。 

来自政府部门和私人领域的代表们共同探讨乐龄者所面对的挑战。左起为西拉达斯、阿兹米尔卡辛、吴保云、Duopharma Biotech公司行销总监比利乌鲁德拉、芭尔基雅丝尤瑟夫及MHAS主席黄德威医生。

住宅区内设疗养院

杨巧双也提到乐龄者所面对的两种窘迫情况:第一,住宅区设立疗养院的争议;第二,经济虐待。 

先前提到,大部分乐龄者不想要被孩子移送到其他地方,他们希望就地养老,可是有些人却把父母送到远离原居社区的疗养院,完全不考虑年迈的父母很难适应新环境。社区居民及邻居甚至认为,疗养院本就应该设在郊区或人烟稀少的地方。 

“通常,居民协会及邻居都会以各种理由拒绝在他们的社区设立疗养院,主要原因包括忌讳乐龄者在家中去世、影响屋价、不喜欢救护车的警笛声等。我呼吁,国人应该要改变‘自扫门前雪’的态度,不要单顾自己的利益,也要为乐龄者着想。 

“我们希望疗养院可以设在住宅区的范围内,不仅可满足乐龄者就地养老的意愿,孩子要探望父母也比较方便,而这需要居民协会及邻居给予全力的支持。” 

经济虐待人神共愤

至于经济虐待,实在是人神共愤的不孝行为。杨巧双指出,经济虐待事件虽不是时常发生,但还是有在发生。由于加害者大部分是家人,所以很多乐龄者选择默默承受。 

多数的情况是家人在说服父母签了遗嘱、卖了房产或分配财产以后,就把父母弃之不顾,让他们自生自灭。这类事件看似在媒体上鲜少报道,受害者一般也不会采取法律行动,那是因为他们出于爱而不愿公开谴责家人,宁愿选择保持沉默。 

雇员公积金局(EPF)战略管理部门主任芭尔基雅丝尤瑟夫也举出一个个案。曾经有一名乐龄女士被送到疗养院后,家人便说服满55岁的她到公积金局办理公积金提取手续。没想到完成所有手续领到钱后,家人就把她独自留在公积金局,最后是由保安人员把她送回疗养院。 

立法对付霸凌者

杨巧双提醒:“任何需要帮助的乐龄受害者可以拨打关爱热线15999,听取专业人士提供的建议。此外,我们也促请知情的家人或亲戚介入当中,说出实情,阻断霸凌乐龄者的社会现象,不要再让他们沉默地受苦。” 

她也透露,政府正研究立法对付疏于照顾父母的人士,具体细节仍在深入研究中。然而,单靠政府并不能够完全解决问题,政府也需要家人、社区居民及媒体的联手合作,以终结经济虐待。 

社会福利局乐龄部总监阿兹米尔卡辛补充,因着种种原因,很多被家人弃养的父母唯有住进由社会福利局监管下的疗养院。目前,共有2572名乐龄者分别居住于9间疗养院,包括Rumah Seri Kenangan (RSK)(1447人)、Desa Bina Diri (DBD)(918人)及Rumah Ehsan (RE)(207人)。 

除了社会福利局,全国共有6642名乐龄者居住在私立或志愿组织建设的疗养院。 

“被边缘化的乐龄者是社会福利局的目标群体,通过为他们提供援助和提升支持系统,以确保他们的福祉且生活更有保障。” 

芭尔基雅丝:储蓄一定要从年轻开始,因为时间就是金钱。
黄德威医生:一个有素质的晚年生活,必须具备两大条件,即是健康和经济能力。
西拉达斯认为乐龄者应该要乐观面对生活。
阿兹米尔表示,社会福利局将作出各种努力确保乐龄者的福祉且生活更有保障。
吴保云:受保者希望还活着时就能够享受保险的福利,所以保险公司会推出可以满足有关需求的保险计划。

从年轻开始储蓄

芭尔基雅丝指出,根据数据显示,国人的储蓄不多,甚至有85%的退休人士后悔储蓄不够。国人应该要有多个收入来源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以便足以维持基本需求以及日益上涨的医疗费用。 

“大马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5岁。年龄大概30至35岁的工作人士该如何做好储蓄计划以供退休后使用呢?储蓄一定要从年轻开始,因为时间就是金钱。” 

她解释,如果一个人要在60岁存到100万令吉,从20岁开始每月就要存690令吉;可是,如果一个50岁的人想要在60岁存到100万令吉,他每月必须存6900令吉。相比之下,年轻时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是更容易达标的。 

“此外,数据报告也显示,很多退休人士提取公积金后,在5年内就花光了。为了避免经济虐待的问题发生,乐龄者最好拥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其实,从年轻开始提早作好预防年老面对经济问题的准备是最好的,我们也一直在推动国人要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财务状况,这对未来的晚年生活将带来极大益处。” 

死亡福利转为长寿福利

Etiqa保险策略总监吴保云表示,目前该保险公司正进行一个健康奖励试点计划,目的是鼓励客户注重健康生活,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社区健康。 

“在保险业这块,基于全球人口高龄化的现象,我们把一般的死亡福利转为长寿福利,因为现在的人越来越追求长寿,希望还活着时就能够享受保险的福利,所以保险公司会推出可以满足这方面需求的保险计划。” 

乐观地过每一天

资深辩护与事务律师西拉达斯认为,乐龄者应该要乐观、开心地过每一天。他时常把一句话记在心中:如同你明天会死亡般地生活,如同你会活到永远般地学习。 

“我从来不过分担忧,一些无法掌控的事更加无需担忧,因为担忧也做不了什么。此外,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很重要,一切都要以适度为标准。”

反应

 

言论

电子钱包能否跨越年龄代沟?/邱佳雯

随着马来西亚电子钱包使用率逐年攀升,越来越多年轻人已习惯于便捷的数字支付。但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现金依然是他们最熟悉的支付方法。

尽管电子钱包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球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最新调查显示,仍有 45%的马来西亚人,尤其是老年人,依然完全依赖现金进行交易。这不仅反映了技术转型的滞后,也揭示了在数字时代中的困境。

电子钱包和数字支付对于老年人而言是陌生且复杂的概念。他们早已习惯手握现金的交易方式,过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纸笔记账来管理日常开销,这种传统方式让他们感到踏实和安全。然而,随着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商场、超市甚至公共交通逐渐普及电子钱包支付,取代了现金交易。

这一转变使老年人感到困惑,并使他们感受到与现代社会的联系日益疏远。

老年人学习新技术的难度远大于年轻人,因为他们缺乏数字技能,并对新技术感到恐惧,这使得他们很难迅速掌握电子钱包的使用方法。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视觉、听力和记忆方面的退化,使得复杂的电子支付界面变得更加令人困惑。许多老年人甚至对基本操作步骤感到迷茫,从而产生退缩的心理。

担心网上支付遇诈骗

此外,老年人对数字支付的安全性始终心存疑虑,这主要源于他们普遍缺乏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信任,常常担心网上支付可能遭遇诈骗,害怕个人信息被泄露。与年轻人迅速适应电子钱包不同,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现金支付,以规避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数字支付日益普及的背景下,这种对安全隐患的担忧尤为突出。

然而,数字支付的普及势不可挡,老年人也不希望自己被时代所抛弃。为了避免在技术进步中被边缘化,政府和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老年人顺利适应数字支付的新时代。

开设数字支付培训课

首先,政府可在社区开设专门的数字支付培训课程,帮助老年人了解和掌握电子钱包及其他支付工具的使用。这些课程可由专业讲师或志愿者主导,确保内容通俗易懂,符合老年人的需求。

支付平台也应设计简洁、易操作的界面,如大字体、清晰操作流程和语音提示,以提升老年人的使用体验。同时,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安全保障,如提供一键挂失功能,防止被骗。

总而言之,电子钱包的广泛应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独特需求。

通过加强数字支付的教育推广,简化支付工具的使用流程,并确保支付的安全性,让老年人能够更顺利地适应这一变化,而不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抛弃。毕竟,数字化的未来应当是包容的,而不仅仅属于年轻人。

(作者为拉曼大学新闻系学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