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美兰

芙沙都口义山 发现李三妻子百年古墓

(芙蓉17日讯)寻获首座与芙蓉开埠功臣甲必丹李三有关的墓碑,已封山多年的沙都口华人义山找到李三妻子的百年古墓,芙蓉华济公会拟斥资美化义山及兴建骨灰阁,重新发展义山。

芙蓉历史学者兼森美兰中华大会堂文史馆筹委会主席陈嵩杰表示,今次在沙都口华人义山找到李三妻子郑桂娘的坟墓,透过碑文记载,李三是于1903逝世,推翻他透过各种文献与李三后人口述的1905年逝世,该古墓有极大的考古价值。

他表示,李三名为李全麟,有5名太太,今次发现的是夫妻合葬古墓,但根据李三孙女的口述历史,李三逝世后其儿子拿督李鸿裕就把父亲送回中国家乡安葬,因此需要进一步考证。

他是于今日在罗白州议员周世扬、芙蓉华济公会众成员的陪同下到该义山巡查古墓,于稍后记者会上如此表示。

他说,李三对芙蓉开埠历史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当年缺少文献记载导致后人对当年的发展历史并不熟悉,甚至成为森州华人历史的空缺,只能透过会馆的历史事迹来印证,今次的古墓可以很大程度弥补空缺。

李三清朝任五品官

根据该古墓,李三于1903年逝世享年65岁,太太郑桂娘1919年逝世享年49岁,而碑文上志明是诰封五品宜人,证明李三于清朝时期任五品官。

芙蓉华济公会副总务李旭仲则透露,该会每年耗资3万令吉修剪野草,但义山已封山没收入,因此该会有意启动兴建骨灰阁计划,透过骨灰阁赚取一些收入来维持义山的开销。

他说,该会已斥资5万令吉重修大伯公亭,改善厕所及硬体设备,希望能获得华团领袖及国州议员支持,让该义山能重新激活起来。

诸友之坟埋葬570骨灰瓮

沙都口义山有一座历史悠久的“诸友之坟”,底下埋葬曾散布义山周遭的570个骨灰瓮,极具历史价值。

上个世纪初很多家境贫穷的先贤无力为已故家属风光大葬,只能把骨灰瓮放在义山周遭,已故华社领袖拿督黄益堂见状,本着恻隐之心收集骨灰瓮再设总坟,让先人有葬身之地。

陈嵩杰表示,该总坟立于1928年,华济公会曾于2014年修复,而总坟的墓碑清楚记载历史,属历史文物,他会邀请专业团队以拓碑技术把碑文内容拓出来,拓片将放在文史馆作为其中一个重点展示。

周世扬透露,义山及古墓是历史见证,把义山重新激活起来,不仅方便后人拜祭,也能在一座座古墓中寻找历史见证。

他认为,目前华人历史记载并不够深入,若各义山能妥当管理及寻找更多历史见证,甚至可以改写华人在森州的历史,这是一项长远工作,需要各单位的配合。

出席者包括森州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吕海庭、芙蓉华济公会会长李剑鸿、副会长陈培、总务黄振旺、理事张金祥、森美兰中华大会堂署理主席黄俊棠、森州文史馆成员韩美凤、芙蓉市议员吴勇汉、州议员助理周佳科和周福明。

反应

 

要闻

最久远距今163年 边佳兰现清代古墓群

(新山21日讯)边佳兰山林中发现清代华裔先辈的古墓群,其中年代最久远者,可追溯至咸丰八年,即公元1858年。

该古墓群目前所知年代最久远的一座墓,距今已有163年之久,有助填补柔佛港脚开发历史拼图长久以来的缺口。

南方大学学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莫家浩将会尽快完成相关研究报告,并公开发表研究所得。

该校发文告指出,莫家浩本月初透过友族提供线索,偕同村民蔡平先及当地友人引导下,由边佳兰观音山(Bukit Pelali)北侧的垦殖区边缘进入森林地带展开考古,寻获7 座清代华人古墓,并完成初步的拓碑及影像保存记录。

上述最久远的墓,墓碑上刻有“清考振兴洪公墓” 字款,立碑年份为咸丰八年九月,即公元1858年10月至11月间,已有163年历史;在祖籍方面则刻上“龙甲陇乡”,即今天中国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东凤镇龙甲村一带。

据悉,这座咸丰年间的古墓,非但是边佳兰及哥打丁宜县所发现年份最早的华人坟墓,也是柔佛州东部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华人坟墓。

根据莫家浩提供的资料,7座清代古墓当中,有两座刻有较详细的年代信息,除了前面提到的咸丰古墓外,另一座“清考财喜洪公墓”的立碑年份为同治癸酉年,即公元1873年。祖籍方面,有5座可确认是原籍潮安东凤一带的潮籍人士。姓氏方面,则有5座的墓主为洪姓人士。

此外,这7座古墓之中,还有一座刻有“氵月”字样的墓碑,一般认为,“氵月”字的使用,与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活跃于柔佛华人会党——义兴公司有关。

莫家浩指出,虽然根据国家档案局资料,1840至50年代,柔佛最早开发港脚的地区是柔南的士姑来河、地不老河、及柔佛河支流流域。如今在士姑来河及地不老河一带皆有发现相关时代的古墓古迹,然而唯独在柔佛河流域却迟迟未能找到同时期的华人古墓以佐证其历史。因此本次在边佳兰内陆所发现的清代古墓群,将为填补这一段历史的空白做出重大贡献。

至于这些古墓为何会出现在内陆山野之中,莫家浩认为,结合现有文献史料、墓碑碑铭及当地地貌综合分析判断,此处有可能便是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洪厝港”旧址。早在1853年,洪姓人士便开始申请柔佛河支流的善地河(Sungai Santi)流域的港契以种植甘蜜,属于当地最老的港脚。1885年,善地河流域的“洪厝港”一词出现在殖民地文献中。直至1917年柔佛港主制度废除之时,洪厝港属于当时仍在运作的港脚之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