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以色列会怎样反击伊朗/霍咏强

表面上,这个答案已经出现了。

针对4月13日伊朗首次直接由本土向以色列发动袭击,以色列在19日向伊斯法罕机场和谢卡里空军基地附近发动无人机袭击并引起一些爆炸。但是,双方面在各自的“示范式反击”后,都表现得非常冷静,最少足够让世人松一口气。

这次很用力的“擦枪”虽然走了火,但又各自“鸣金收兵”,当中的关键:在大规模战争面前,还是美国说了算。

月初,在以色列空袭大马士革伊朗使馆杀害7人,严格而言是对伊朗的不宣而战,如果中东不是相对平静,沙地阿拉伯和伊朗在中国调停下复交,恐怕德黑兰早已发动大规模报复反击,现阶段考虑到利害关系,伊朗选择采取了一场破坏力有限的反击,然后再轮到以色列表演。

所谓“示范式”是因为伊朗在空袭前巳经向敌我双方通报了计划,包括了美俄中英法、沙地阿拉伯和埃及等所有相关国家,空袭后又指“反击”巳经完成,果断地停止军事行动。加上早前配合行动,伊朗扣押以色列船只,展示了有能力攻击以色列在霍尔姆斯海峡的海上运输。

伊朗点到即止

伊朗的反击是点到即止的报复,没跳入以色列人的设局中,避免和以色列以及背后的美国大规模开战,在发动攻击前事先通报、做到师出有名,争取最大限度的支持。袭击后又进行了两次战情发布和外交行动。其中还包括了引用《联合国宪章第51条》强调行动属于“自卫反击”。

所以,事后沙地阿拉伯、阿联酋等多国也很配合,要求美军不得使用本国基地攻击伊朗,这是海湾战争以来从未出现的情况。

以色列月初攻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目的就当然是引伊朗下场,但伊朗只是点到即止报复,而且周边阿拉伯国家态度也发生对以色列不利的巨大转变,令国际社会更关心以色列如何衡量形势,作出多大程度的报复?

目前看来、以色列的反击同样有限,半公开地先向美国通报24~48小时内会有反击行动,准准24小时就发动了空袭,虽然靠近伊朗核设施,但也基本没造成什么破坏,至于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发了一句“软弱”,也不知道指的是谁了?双方面谨慎的行动,或可视为代表着美国的意愿。明显地拜登政府在现阶段不希望扩大中东战场。

一方面是俄乌战争已经耗用太多资源,临近选举、习惯当和平斗士的民主党人、也需要一个表面平静的世界,所以既不想中东地区搞出大规模战争,甚至希望在巴以冲突上能出现缓和的转折点,好向选民交待,这种态度从美国和G7的反应可见端倪,在伊朗反击后即强调伊朗发射的无人机和飞弹99%被拦截,也就是说以色列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虽然在言语上拜登强调伊朗的反击是“无耻”的袭击,英国首相苏纳克不但证实英国皇家空军参与击落多架无人机,还表示伊朗的攻击是“危险且不必要的升级,对此表示最强烈的谴责”,再次印证西方社会的“双重标准”。但美国又强调不会参与反击,亦不寻求升级,最大可能是透过召集举行G7峰会,加大对伊朗的制裁。

美国“不以为意”

白宫发言人柯比虽然否定了“伊朗人是预计好了要失败的、是故意的,发出警报是为了限制潜在损害”,甚至不无挑衅地说:“伊朗对以色列的打击是一次惊人的、令人尴尬的失败。”但这充分表达出美国对此“不以为意”的态度。

至于以色列的行动叫什么“还击”?以色列这十多年来差不多每个月都空袭黎巴嫩、叙利亚几次,就算巴以冲突期限也没停,不少攻击目标也和伊朗有关,差别就是破坏有多大。

4月16日以色列军方发表声明说,以军出动战机炸死黎巴嫩真主党在黎南部地区的高级指挥官巴兹,他在黎巴嫩真主党军事部门担任过多个职务,多次参与策划协调对以色列的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袭击,明显地,以色列更重视扫荡伊朗的“反以”代理人集团。
中东宗教矛盾出现和解后,以色列复国主义就成为回教世界的“共同敌人”,中东地区也免不了演变成大小代理人的持久战!

反应

 

政治

力挺国际法庭捕以总理前防长 马哈迪:战犯应处绞刑

(瓜拉登嘉楼23日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力挺国际刑事法庭对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及前国防部长加兰特发出战争罪逮捕令。

他认为这是合理的行动,因为这两名以色列领袖是战犯,他们屠杀巴勒斯坦人民,应该受到严惩。

“这是战犯。他们是罪犯,犯下谋杀罪。即使杀害一人也是罪行,而他们杀害4万4000名回教徒,这是严重罪行,应处绞刑。”

他今日在2024年登嘉楼国际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后,向记者这么说。

昨日,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对国际刑事法院裁决表示欢迎,因为它的决定是以法律及确凿证据为基础。

国际刑事法院于周四宣布对内坦亚胡和加兰特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在包括加沙在内的巴勒斯坦地区犯下战争罪。

在此逮捕令发出之际,以色列对加沙持续展开的种族灭绝袭击也已进入第2年,并夺走约4万4000名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以及造成超过10万3000人受伤。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