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回应读者的提问

湾言直语:覃亚湾

读者甲评论:把“一心不乱”解读为“一心”信愿,方向“不乱”,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换题目,不杂乱。以前没有听闻过。这样的解读其实是“标新立异”! 

这位读者不理经典如何记载,不管祖师如何注解,坚持“一心不乱”是指念佛念到没有烦恼,进入禅定的状态。他也坚持念佛必须达到“功夫成片”(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毫无妄想杂念)才够资格往生净土。他无视净土宗经论说的“必得往生”,把念佛法门曲解为“万人修一两个去”的法门。

把“易行道”曲解为必须“功夫成片”才够资格的“难行道”,把“万人修万人往生”曲解为“万人修一两个去”,误导众生,与一些附佛外道的作风相差无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少人之前被误导多年,现在阅读到不一样的“新”见解,他们反而认为是“标新立异”。末学引述古老的经典、古德的法语,绝对不是“新”见解。

从龙树菩萨开始,历代祖师们对净土宗经典的论述,在这些被误导者的眼里,却变成“标新立异”。

好好利用时间念佛

读者乙问:“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这句话不是叫我们只管念佛,不要管其他的事吗?

不要依文解义。那句话其实是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闲言杂语,甚至造恶的口业,应当好好利用时间来念佛。如果是对他人讲解净土宗,或者其他的正法,劝导他人发菩提心,那是应该做的。我们不要随便的乱抛那句说话,妨碍他人宣扬正法。那样做,反而是造恶业了。

读者丙问:佛教徒不要分别、比较。为什么要分别,要指出某些误解?各人有各人的见解(见仁见智),为什么不允许? 

佛弟子不可以拿“不计较、不比较”这个口头禅来做挡箭牌,什么都不管。佛弟子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是正法,什么是违背经言祖语的邪法。如果以“不计较、不分别”为名,允许所谓的“见仁见智”,任由邪知邪见横行,任由佛教徒被邪法误导,那就太缺乏智慧了。“见仁见智”的确要有“仁慈”或者“智慧”。如果没有“仁慈”,也没有“智慧”,那就不是“见仁见智”,而是邪知邪见了。

依据根机选择法门

大彻大悟属于大菩萨的境界。达到大菩萨的境界,就完全没有计较心、比较心。在学佛的过程中,佛弟子尽量学习把 “分别心、计较心” 放下,但是,依然要懂得“分别”是非对错。“懂得分别”与“放下分别心”是两回事,“分别”与“分别心”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举一个例子:我们应该懂得“分别”什么是白色、什么是黑色(如果黑白不分就糟糕了),但是不要有“分别心、计较心”,不挑剔同款式的白衣、黑衣。

佛教有众多法门。我们在能力范围,应该广学多闻,但是,如果想要有所成就,个人的修行应当依据自己的根机选择一门,专一的修。既然要选择法门,那就必须先比较一下(“比较”是指与自己的根机、根器对比),总不可以闭上眼睛随便拿一个。“比较、分别”不是问题,但是,要避免“分别心、计较心”。自己选择之后,不要恶意的诸多挑剔其他的法门。

读者丁问:纠正他人的误解却被人说是“毁谤、犯戒”。对此,有何看法?

如果某某人没有偷盗,而被诬赖,那是毁谤。根据真凭实据,客观的来评论,那不是毁谤。指名道姓的谩骂,那是人身攻击;讲事实、摆道理,那不是人身攻击。

胡乱指责,那是犯戒。以正信的佛法区别邪说,教育民众,那是佛弟子的义务,不是犯戒。相反的,身为佛弟子,明知道某某散播不符合佛教的邪知邪见,却袖手旁观,默不出声,任由众生被引入歧途,那才是犯戒。

反应

 

登彼岸

几位大师,几则真事/覃亚湾

湾言直语:覃亚湾

1400年前的净土宗祖师道绰大师(净土宗开宗祖师善导大师的师父)14岁出家,对《大涅槃经》以及禅学有很深的造诣。大师在48岁那年来到净土宗的祖庭玄中寺,看到记载昙鸾大师(第一位注解《往生论》的大师)修念佛法门的碑文,深受感动,毫不犹豫的把自己下了几十年功夫的《大涅槃经》以及禅修放下,决定改修念佛法门。

1200年前的百丈禅师是唐代禅宗的高僧。大师是汉传丛林清规的制定者,后代的佛教徒把那些清规冠上大师的法号,称为“百丈清规”。大师著有《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大师的这些要则成为古往今来各大丛林所奉行的警语。它一开始就说:“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400年前的藕益大师年纪很轻就开始修禅。根据大师自己的形容,已经修到“悟知此身,从无始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甚深的禅定境界。他在28岁那年,闭关修禅,于闭关中得了一场重病,才恍然发觉自己的禅定功夫还是不得力,不能解脱生死,而改修念佛法门。后来大师被尊为净土宗的第九祖。

“火光三昧”自化

活了120岁的虚云老和尚(1840-1959)是近代鼎鼎有名的禅师。老和尚的弟子却并非全部是修禅的,其中一位是专修念佛法门的具行法師(1876-1924)。根据《虚云老和尚年谱》记载,具行法师不认识字,他白天种菜,晚上礼佛、拜经、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后来法师自知时至,自己拿了几把禾秆,面向西方念佛,现神通出“火光三昧”自化,虽然被烧成灰炭,依然巍然不倒,等到虚云老和尚轻轻的敲一下引磬,他才倒下,变成一堆骨灰。当时虚云老和尚向这位修净土法门的徒弟的骨灰恭恭敬敬的下跪。

弘一大师(1880-1942)被佛门弟子奉为中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师。虽然积极弘扬律宗,大师也念阿弥陀佛,修净土法门。大师经过多次恳求,终于在晚年如愿以偿,被净土宗的十三祖印光大师破例收为唯一的出家弟子。弘一大师在出家几十年后自我批评“心与禽兽差不多。恶念一天比一天增加,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大师自认伏灭不了心中的恶念,必须靠佛力加持。许多人误以为大师的临终绝笔是“悲欣交集”4个字,其实是“悲欣交集见观经”(临终时看见《观无量寿经》所描述的殊胜境界,以致“大悲心、欣求心”交集)。

专一念佛 威力最大

几十年前的广钦老和尚(1892-1986)禅定功夫非常了得,有过入定4个月的记录。法师那次的入定,最后因为弘一大师在法师耳边轻轻三弹指,法师才从定中出来。法师在42岁那年受具足戒,不久之后他只是带了十多斤的米,就进入山林,在一个岩洞,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禅修。米吃完了,就以野果充饥。后来也一直以水果为食,所以有“水果法师”之名。在山洞修禅的时候,法师曾经感化老虎,蹲在山洞前,替法师看守门口,因此又被人称为“伏虎和尚”。老和尚晚年的时候却劝弟子们念佛。老和尚开示:“莫放逸,多念佛是当务之急。一切法门中,以专一念佛,效果威力最大。”老和尚本身是在一片念佛声中往生。

近代中国的佛门泰斗,修禅一辈子的本焕老和尚(1907-2012)在晚年开示:“算来出家已经六十多年了。这60年来一直习禅,但我自己的回向还是要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呢?因为我现在没有把握说将来一定做什么,所以要念佛,要阿弥陀佛的愿力来摄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台湾“现代禅”教团的创始人李元松老师(1957-2003)在往生那年发表的“向佛教界公开忏悔启事”,大半生禅修的他,后来推崇净土宗。由于李李元松当时在佛教界是一位相当有名气的人物,其启事震撼了当时的佛教界。他的启事如下:“凡夫我由于生了一场病,九月下旬方觉过去的功夫使用不上,从而生起疑情:过去所谓的‘悟道’应只是自己的增上慢。我为往昔创立的现代禅在部分知见上不纯正之一事深感惭愧,特向诸佛菩萨、护法龙天、十方善知识、善男子、善女人至诚忏悔。我今至心发愿往生弥陀净土,唯有‘南无阿弥陀佛’是我生命中的依靠。南无阿弥陀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