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自知之明

难信之法:谭文信

编辑先生又在催稿,提醒网络版《登彼岸》的稿约时间已到。

我其实对传教的文字不感兴趣的,总觉得这类作品有点娇柔造作,刻意为之。

这样的文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过度歌颂所谓的菩萨入世事业,另一种就是极尽所能的丑化生命,希望能够说服你出离世间。

我觉得前者就像政客那样的大谈人生发展的光明前景,美好到有点虚假。(因此不值一提)

后者就为赋新词强说愁,整天高喊人生只有苦,往生他方最快乐,其实是一种矫情。这种心态,倒可以进行讨论。

矫情大概是年轻时的一种心理特征。等到人成熟之后,这种矫情应该要有所收敛才好。

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因为一个人有足够的生命历练之后,会比较倾向于平常心就是道,而且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的人,会认为自己的信仰是正确的,然后积极落实到自己的生命,以改变自己的人生。

宽以待人者,就是知道自己所信是正确的,但并不等于别人的信仰就是错的。所以不会去“严于律人”的!因为我们并没有权力去约束别人,尤其是成年人自己选择的信仰。

如果想改变别人,就必须要有善巧方便,我想以其以长篇大论去纠正别人的信仰,不如以身教去感动人。像我会相信净土念佛就是因为两个大德,一个是罹患癌症的郭惠珍医师(1956-2003),另一个人就是经过文革10年批斗的黄念祖教授(1913-1992)。

郭医师绝症在身,却对佛力的信心不动摇,黄教授被斗多年,却继续的念佛。

信佛得救 念佛自在

想想,这个世界因为病魔缠身或政治斗争,不能忍受痛苦或屈辱而自杀的人,大有人在。但他们两个人却表现出一种信佛得救,念佛自在的潇洒姿态。真的不由我不对他们从心里写个“服”字!

所以当我们觉得别人修行走错路,需要我们的“善意提醒”时,不妨想想,是否有可能恰恰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认识有问题?既然你都说自己根机差,无法解脱,没有大智慧,那你就应该同时没有能力去判断别人的程度有多高才对。

当你认为自己有能力知道什么样的信仰才是最纯、最专的时候,前面那番说自己根机差,智慧不够,无法解脱的话自然就变成是矫情装饰的。

反应

 

登彼岸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谭文信

难信之法:谭文信

从前在寺院做早课时,每次念到《普贤十大愿王》时,就觉得莫名其妙,不知念来干嘛。

其实普贤十大愿是一套把大乘精神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法,也是一个以佛为中心的修持法门 。

所谓的普贤十大愿就是:

一:礼敬诸佛

二:称赞如来

三:广修供养

四:忏悔业障

五:随喜功德

六:请转法轮

七:请佛住世

八:常随佛学

九:恒顺众生

十:普皆回向

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到“广修供养”,我们可以知道是在进行礼佛、赞佛与供养佛的修行内容。

因为深信诸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虔诚一拜接一拜的礼敬;也赞叹诸佛的无量功德。

比如以偈赞叹: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念佛人念的“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也都属于赞佛。

易行道的修行

“广修供养”就是以香花灯果等恭敬供佛。以上都是易行道的修行,可以积聚福报。

“忏悔业障”就是《普贤行愿品》提到的: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都会有许多过失,通过向佛求忏悔,让内心清凉,去除修行的障碍,避免了“悔箭入心,恶念反复”。

第五个普贤大愿是“随喜功德”,不妒忌别人的好,也不去和人比较,随喜对方的成就!

“忏悔业障”与“随喜功德”都是针对内心深处的执念,不让无明的潜意识干扰修行人的前进道路。

第六“请转法轮”与第七“请佛住世”,都是恳请佛或善知识长久住世,开示佛法,利益众生。

这真是累积智慧的易行道!

以上6个大愿,如果加上第十的“普皆回向”,就是可以迅速积累福德和智慧的七支修法。

所谓的“普皆回向”就是以上述礼佛赞佛等6种愿行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

 “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普贤行愿品》

这就是所谓的易行道,我们通过早晚功课修礼敬、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然后把上述六项的修法功德回向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早成佛道。

翻转我们的人生

当礼佛赞佛等的功课做久了,虽然每天做的时间不长,但累积久了便能翻转我们的人生!

我们修七支就是第八“常随佛学”(跟随佛法学习),而七支修法是佛菩萨为了“恒顺众生”而设施的方便法门!

“普贤行愿品”最后还有“导归极乐”的主张: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剎

我觉得这并不是宗教神话,也不是文学性的乌托邦,是人生最后的归宿与重新启动的新篇章;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终极关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