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2020年的这些政治失败

法理探思:吴德福

2020年的马来西亚政治,当怎样回顾总结?

2020年的马来西亚政治,是狙击民主议会制度的伤害政治。

马来西亚的政治时常把捍卫宗教喊在口中,但是却没有修行的精神;没有改善以向上向好的精神!马来西亚政治禁这禁那,堂而皇之的理由是不符合宗教道德,但是却没有道德勇气提出并通过反跳槽法律,阻止叛变国州议员联合在野政党,掠夺选民通过大选委托胜选政党治理国家的权利!他们发现政治制度的缺陷,却欠缺修复改善的政治品德!是故,马来西亚的政治制度,不会越来越好,而是越来越坏!这样子的政治制度,失去了护生的功能,照顾全民的机制,得不到应当的发挥,总在维护个人、个别政党利益的干预之下,被扭曲、阻扰,甚而瘫痪之。

人民期待所提出的愿景,逐步落实的宣言,因此,通过选举,一人一票地决出大多数选民委托的议员,再由大多数议员推举首相,并由首相组织内阁政府,去建构这理想的愿景。这是君主立宪议会民主制度的民意契约。

否决民意契约

偏偏就有个人的顾忌、个别政党利益的考量,因此出现非选举手段的政权更迭,否决由民做主的民意契约。马来西亚的政治认为,只要符合字面上的要求:新首相或新州务大臣或新首长掌握大多数议员的支持,就不必重选,不必让人民做主!

个人的顾忌、个别政党利益的考量,算是民意吗?是人民期待的愿景吗?更迭的政权,被认为穿着合法的衣装,但是,其躯体和精神,如何?

谋求自我利益

个人的索求、个别政治的利益索求,是无穷尽的,故个人的顾忌、个别政党的利益考量,不断地更迭,政权也就一直无法稳定下来,一再地出现伤害性的政治动作。那些都是谋求自我利益的动作,完全不是护生的政治管理,非照顾全民的良政!

字面上的政治认可,被操弄成狙击民主议会制度的伤害,这的确是政治制度上的失败,历史肯定记载2020年的这些失败,包括容许如此的字面操弄的每一个涉及者!

失去民意契约赋予的执政权,反对党领袖想尽方法取回执政权。不过,大家务必深思,通过与巫统的合作,不论是全国的尝试,抑或霹雳州的尝试,都不再符合第14届大选人民所期许的民意契约,而是被延续的政治伤害!

如果政治之存在,乃为全民谋求更好的生活,马来西亚的政治有必要好好地修行!不是那种口头修行、外在装模作样的宗教修饰,而是正视体格的病痛,对对症下药的改善!

反应

 

登彼岸

入世佛教·人间佛教/吴德福

法理探思:吴德福 

入世佛教认为世间的苦难(Dukkha)乃建制的问题(Institionalised)。根据此根本理念乃要解决苦难必须从建制着手;比如医疗服务崩溃,就要找出祸首,找出问题源头,在根本上解决它。

人间佛教的理念是,苦难的解决办法是协助受难者,如捐点医药费或捐点医药物品什么的。

入世佛教认为人间佛教是弥补建制的缺陷,间接助长建制的继续腐烂,继续衍生苦难。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制造困难的帮凶(借用Sulak. Sivaraksa的话)。

人间佛教认为入世佛教太理想,不实际。

是故,佛教长者拿督洪祖丰居士打蛇随棍而有所询问: 你走哪一条路线?入世佛教还是人间佛教?

我探思,检阅自己的想法。我发现,我不太理会过于理论的人间佛教,抑或入世佛教。人间,抑或入世,不能让理论束缚佛教佛法解除众生苦难的活泼性。历史中的释尊,其建立的僧团制度,也以灵活处理为要。若理念成为约束,释尊当会舍弃阻碍的教条,改以有效处理的方法,才有许多针对性的方法 (北传称之十万八千法门)。

灵活有效 才是方策

于我,人间,抑或入世,一旦是障碍,当舍而寻思,落实有效的针对性方法。在地球上,求其那一方净土法门,都不是当下处理地球苦难的方法。我信仰的人间佛法,以有效处理和解决地球众生苦难:政治制度是障碍,就算所谓的佛教国家,也要示威抗争,争取有效的执政。我当然理解因缘的约束,故无法推翻不良政治,那当争取有限空间,动用资源去解除地球众生的苦难。故,人间佛教,入世佛教都不应成为教条,约束行动策略。自我约束的人间,抑或入世,都不是释尊的方式。我所言及,人间或入世的中心原则,灵活有效,才是方策。绑死自己,怎会是寻求解脱苦难,包括生死!

也是佛教的长者,黄学海居士,则请教这是那家定义的人间佛教,抑或入世佛教? 拿督洪祖丰居士前此曾论及佛青受不受到印老人间佛教思想的影响。

我探思,再想一想。

人间佛教,与入世佛教,乃学术研究的自我定义,方便解释历史现状,以能写成论文,整理方向。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差别在于此。对此诠释之工具,无须费神追究出自那家。学术研究的,继续容他们学术研究,也有好处,厘清社会实践的盲点。社会实践有学术研究分析,当能整理方策。我一向看看读读,比较在乎不断改良的社会实践,有部份当感谢学术研究。出自那家,不是重点!

社会实践 非治学研究

佛青受不受到印老人间佛教思想的影响?影响是有,只取有功能性的。佛青是社会实践,非治学研究。我们人力有限,不容浪费资源。在最有限的时空,达到推动大马佛教社会的改变。老实说,为了满足部份无用的安排做法,是资源浪费。若有出席当年的佛青代表大会,就能体会那是怎样的人间佛教,抑或入世佛教。治学研究提供理论,社会实践当依因缘达至目的为重心。

我们要的是改善的成就,当取有用的部份,舍弃无用。也正因为如此,佛青当年对一些所谓人间佛教的部份做法,有所批判,是自然会有的发声,毕竟大马佛教人力物力资源有限。我参与佛青,领导过佛青,很是清楚治学研究,和佛教社会改良,有实践上的差别。我们不拒绝研究,指出佛青之不足,但也不做花巧门面功夫。这是我的体会。佛青们有没有这体会? 问佛青!

根据拿督洪祖丰居士,学术研究者往往在观察实际的实践后整理出自己的理论,若以理论来约束实践,恐怕本末倒置了。

所以他的问题,其实是一个 catch! 佛教讲缘起中道, 实际行动看缘起思中道, 不是简单的是非题。只不过他也观察到, 一些从事人间佛教的组织, 几乎都彻底谢绝入世佛教。 

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实修的差别。个人有资质差别,要修道有得,后来的改善调适,很重要。组织也有资质差别,要有效救度苦难,改善调适,一样重要。裹足不前,抑或壮大扩展,抉择在自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