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油条大变身

整理·吴梅珍

这个世界很有趣,因我们总在陌生的地方遇到自己熟悉的食物,于是,内心就会自然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和幻想,到底该食物是怎样飘洋过海来到这个国度的。

那么,到底是谁才是原创?

像油条——没想到在西班牙也可以遇到!在西班牙,油条分别称为——Churros和Porras。

西班牙Churros刚炸好出锅时形似一卷蚊香,是一圈圈盘施的金黄色炸物,它的制法不似中国油条是人擀面条再切成一条一条,二叠为一再下油锅炸。西班牙油条是从机器里挤出面条,打转轻挤投入油锅炸成一一圈圈,炸好后,再用剪刀剪成一段段。

而Porras则会添加苏打粉,所以更蓬松一点。

由“擀面”变“挤面”

相传,西班牙油条是葡萄人在明朝时到访中国时,将中国油条的制法带回该国的。也许是受到西式糕点的影响,传入西班牙的过程中,油条的制作方式由中国的“擀面”变成了“挤面”。

古代没有机械,面是放在类似做蛋糕的裱花袋中挤出来。油条的口味也由咸味变成了甜味,有些还会撒上糖粉,或者是将无味的沾巧克力来吃。

说到重点了,台湾人吃油条配豆浆;大马人配咖啡乌;西班牙人就是沾巧克力的。

油条巧克力是绝配

谈到西班牙热巧克力,只能用“浓厚”形容!

现在无法出国,假如很想念这西班牙口感,可以到吉隆坡柏威年购物中心7楼的Tapas Club品尝“油条配浓厚巧克力”的搭配。

每一道食物背后都记载着一个历史痕迹。西班牙巧克力叙述的是西班牙在大航海时代的历史。巧克力能成为风靡全世界的甜品,西班牙人扮演着重要角色。

巧克力是可可的制成品,可可的原产地在中南美洲。可可在阿兹台克人的文化中具有神圣的意味,也被认为是可以增进情欲的春药。哥伦布在1502年第四次航行至美洲时截获了当地一艘运送可可豆的船只,并把部分可可豆带回西班牙送给皇室,可是,那一年人们并不清楚可可的食用方法,因此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直至他们见识了可可豆制成的巧克力!

成为皇室最爱

当时,巧克力都是呈泡沫状,苦涩又辛辣,西班牙人也觉得难以下咽,但很快发现到巧克力具有让人兴奋的功效,于是就放入香料和糖进行改良。这一回,巧克力的竟成了西班牙皇室的最爱,贵族妇女都喜爱用巧克力来招待宾客,食用巧克力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于是从那一刻起,巧克力文化就开始传向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至于西班牙,就习惯在清晨来一杯暖胃的热巧克力,配上一条条表面松脆、内里柔软的西班牙油条。

反应

 

时事

斥资百万卖油条
德利亚洲工厂自动化

德利亚洲旗下品牌小卖家的创办人翁维坤和李慧兰。
德利亚洲旗下品牌小麦家的创办人翁维坤和李慧兰。

(新加坡6日讯)百万油条生意!

为传承传统油条小吃,夫妻不仅10年前在冷气商场开专卖店吸引年轻族群,如今还投入百万资金扩厂走自动化路线,改善工作环境。



根据《新明日报》,德利亚洲自1993年在新加坡经营油条业,如今一晃超过25年。

老板翁维坤(54岁)当年有感于传统口味无人继承,放弃海事工程师的专业,决定改行卖油条。利用他的工程背景,他让油条找到新的生产方式,更有效率地推出质感稳定度高的冷冻面团。

他的妻子,也是公司总经理李慧兰(54岁)受访时表示,以前公司为邻里小贩提供面团,让他们不必每天辛苦8小时来准备油条,仅需半小时即可。后来,公司也开始进入零售市场。

“10年前我就跟他商量,何不自己也把油条带进冷气商场,让更多人接触,扩大顾客群,后来2009年在购物中心开了小麦家(Dough Culture),如今已有9家店铺,希望今年可再开3家。”

李慧兰说,现在零售部分的顾客群年轻化了,加上拿到清真认证,更能跨越种族。



德利亚洲最近迁厂到圣诺科一带,《新明》记者走访时发现不仅明亮宽敞卫生,也看到使用许多机械化设备来生产冷冻面团。

李慧兰表示,这回迁厂主要是为了配合公司未来发展,为应付不断增加的需求,不得不这么做,否则应接不暇。单单自动化配备,就花了约百万元。

将进军马来西亚市场

“自动化部分,这回主要是在现有技术上添了输送带和冷却塔系统,减少依赖人力提高生产力,让工作更轻松,产品质地更稳定。我们也希望在改善整个工作流程,以及打造更舒适的生产环境后,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这个行业。”

德利亚洲接下来也会进军马来西亚市场,未来5年希望把油条小吃带到印尼和菲律宾。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