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捍卫自身权益 被裁要有理

报道·郑美励   图·受访者提供

企业为了自救,想法设法削减开支和成本,最常见的方式包括减薪、拿无薪假甚至是裁员。遇到这些事,身为当事人的你了解自身权益吗? 

本周由律师潘敬懿、注册心理辅导师李志祥博士为你解答。

裁员篇主讲人:李志祥

好聚好散5事项

常言道“好聚好散”,但“好聚”容易,“好散”却有难度。很多时候,裁员后出现劳资纠纷诉讼,是因为员工感觉自己是被公司“用完即丢”的棋子,曾为公司付出的心血皆付诸流水,心中又怨又恨。如何与员工好聚好散,就在考验着老板。李志祥建议雇主、人事部在裁员时注意以下的事项: 

1.风险评估:

涉及的人员有哪些?人数多少,员工的离职福利待遇如何?对公司的冲击影响是什么? 

李志祥表示:“一间公司(特别是大型公司)裁员时,人事部一定要做评估,公司只裁几个人和大量裁员的风险和冲击完全不同,除了人员流失与成本计算,还包括对公司形象的影响。”

他指出,大量裁员时,员工之间情绪互想渲染,情绪更加高涨,若涉及工会组织,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甚至酝酿出罢工示威等情况,进而引起媒体、政府机关的监督。 

2.预期反应:

离职员工可能出现哪些反应,人事部与主管人员事先做好保安准备与心理准备。

3.良好沟通:

如何传达有关讯息给相关员工?人事部或主管人员有无相关的沟通训练与能力? 

“沟通好不好会影响员工离职或减薪过程是否顺畅,影响企业形象以及后续运作。比较懂得沟通的公司预会先向员工表达公司目前所处的困境,透明的让员工明白在疫情之下公司面临的状态,包括亏损、每日情况等,所以要让员工离开是情非得已的,这与完全没有说明公司状况就下决定,甚至只是发一则简讯通知你回来收拾东西,有很大的不同。” 

归属感打折扣

没有交代情况下就裁员,就算是幸存者也会对公司的归属感会大打折扣,“这么基本的东西公司也不愿交待啊?有时候人们很生气,但是他们骂的不是这个时候你让我们没有工作,而是骂你怎么可以草率来对待跟你打拼了这么多年的员工?”

为什么有的公司就是不交代?他直言,有几个可能性,第一,公司要垮了毫不在意员工的反应;第二确实未考虑到后果且在沟通方面未做到基本工作。工会甚至员工可因此告到工业法庭,这将令雇主后续可能会面对更多挑战。 

4.寻求外援:

如果有需要,可邀请心理辅导人员到公司作人事部/主管培训,及提供心理辅导(或后续跟进需要心理辅导的员工) 

5.幸存者效应:

裁员后,留下来的员工(包括处理裁员的相关人事部及主管)士气会否受打击,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吗?

中年员工最冲击

相比起年轻世代,李志祥指出,由于年龄及职场竞争力的关系,裁员时饱受最大冲击的是中年员工,在听到谣言或收到裁员通知时通常会有情绪化反应(多半是震惊、生气、产生种种猜疑)。在这个阶段,当事人难以用理性态度规划自己的未来生涯和出路,如果公司有提供心理辅导协助,心理辅导人员便可同理/平抚员工的情绪。 

“在情绪高涨之下,常常会觉得自己死路一条,怎么办、怎么办……”但当员工情绪平复,能冷静的与心理辅导人员谈将来的生活规划(储蓄、资源、能力)时,经常会发现其实有些员工的情况虽然有挑战但不至于来到绝境,以Airbnb为例,宣布裁员后也有心理辅导照顾到员工的心理状态。 

人性化处理裁员

不久前宣布裁员1900人(占全球员工25%)的Airbnb不仅没有被狂骂,反而博得掌声,原因是其执行长发公开信予员工解释原委而且附上极佳的善后方案,为企业示范了如何人性化处理裁员。 

李志祥直言,一般上跨国企业比较有条件仿效Airbnb般推出妥善的离职方案,因为当中涉及高昂的员工福利成本(例如至少14周薪金和额外的遣散费;每人可获得公司股权、继续支付医疗保险以及心理健康支援,甚至还协助就业)。 

继续就业篇主讲人:潘敬懿

不同意公司推行的措施,你可以怎么办?

问:居家办公期间若员工工作效率下降又没有改善,可以减薪吗? 

答:在一般情况下,当雇主觉得员工工作效率下降,经过口头训示后没有改进,公司必须发函通知/警告,让对方有机会改进。即便是在居家办公,也是按照标准作业程序来执行。特别强调的是,公司必须清楚让员工知道若未改进,后续公司会采取什么措施。如果对方的表现还是如此,而且劳资双方商谈后同意减薪,雇主才能执行减薪,甚至是开除(其实这可能才是真正的目的)。 

问:为何减薪需要员工同意? 

答:为什么雇主不能够单方面减薪?这得看回聘雇合约(Letter of Appointment),合约中列明员工的薪资、福利……等条件,虽然也有条款注明公司有权因为员工的行为而解雇员工,但“减薪”一般上没有列明在条款中,所以雇主不能擅自减薪。若员工同意减薪,双方可以签署附加合约方式来执行这项决定。 

同样的,雇主不可逼迫员工辞职,否则若闹上工业法庭并且败诉,雇主必须按照员工的工作年限长短赔偿薪水(有方程式可套用)。我国跟随英国采用普通法(Common Law),公司要“动刀”之前,必须先裁外国雇员,其次是“后进先出”。 

问:员工自愿减薪与公司共赴时艰,公司是否有必要发出正式通知书,还是口头同意即可?(考量到员工人数不多) 

答:律师一定会说要有白纸黑字。当员工同意减薪,公司必须发出信件说明“公司目前面对的状况而员工同意减薪”(等同于附加合约),员工签署该文件以证明他们确定同意公司的决定。 

只靠口头承诺,却没有白纸黑字,日后发生纠纷闹上工业法庭,员工使用原始聘雇合约为依据,再对照薪资单上的薪资一看,显然是公司没有跟着原始合约行事,形同毁约,员工胜数的机率大。而且不管是政府或律师都会问雇主,你如何证明员工是自愿减薪?所以必须要有正式的通知信件为证。 

以此类推,公司推行其他的措施如要求放无薪假、迟发薪水,同样必须出通知信件。 

问:只要双方都同意…… 

答:事实上,不论是减薪、拿无薪假、留职停薪甚至是要求员工在行管令结束后“补假”,从每周工作5天增至每周工作6天……只要劳资双方达成协议,公司修改聘雇合约(其实就是提供附加合约)并且员工签署同意该变动后,双方将不会面临任何法律后果。 

问:如果员工不同意公司推行的措施(减薪、无薪假……等),可以怎么办? 

答:可用雇主毁约,没有履行责任(提供员工特定数额的薪水)为由,带上劳工部/工业法庭去寻求解决。如果是雇主毁约,胜利者一定是员工,但是行管令和有条件管控令期间若有这类纠纷,是否会有特例则暂时不得而知,因为至今为止依然没有先例可参考。 

(备注:劳工法令(Employment Act)适用于薪水2000令吉以下的员工,而工业关系法令(Industrial Relations Act)则适用于薪水2000令吉以上的员工。一旦发生劳资纠纷,薪水2000令吉以下的员工可至劳工局投诉,而2000令吉以上员工则是人力资源部下的工业关系局求助。) 

问:公司位于疫情红区内,在有条件管控令期间,员工可以拒绝回公司上班吗? 

答:在行管令初期,除了特定领域者,均不可返回公司上班。后期经过调整,越来越多领域开放,也就是说你不能因为个人的害怕心理而拒绝返回公司上班,否则公司有权对你采取法律行动。 

问:公司把花红分两次发放,第2次花红原订今年第2季度发放,如今公司因为疫情的关系而取消花红,算不算违法? 

答:虽然花红也属于员工福利的一部分,却属非必要,而且在聘雇合约中并没有列明公司一定要给花红,所以公司确实可以宣布取消花红。考虑到公司通常会出通告阐明将在某月和某月发花红,如果取消第二次的花红,建议再发通知更正之前的内容。不过,如果年初没有以白纸黑字公告,可以直接取消花红。 

其他的员工福利方面,人力资源部早前已宣布,行管令期间雇主可以不必给交通津贴。至於保险、房屋津贴之类,倘若在聘雇合约上有注明提供这些福利,而雇主如今要暂停支付,即属于修改聘雇合约的条款,必须提供附加合约(出通告亦可)。 

如果公司必须延迟发薪水,必须是在合理的时间内,即聘雇合约上注明的每月第几天是发薪日的7天之内。

问:相比起裁员,推行离职计划(VSS)是不是更好的选择? 

答:如果拿VSS和一般裁员来比较,当然是前者更有吸引力。第一,VSS开放予任何员工申请(符合公平公正原则),第二雇主也会提供较诱人的配套吸引员工申请,第三这是员工“自愿”参与计划,劳资之间和平“分手”,减少负面冲击。 

问题就是,一般上会提出VSS的大多数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推行。以目前的情况来说,若企业连继续维持生存恐怕都有难度,又哪来这样的财力推行VSS? 

反应

 

财经新闻

至少关闭3德国工厂 福士伟根全员减薪10%

(沃尔夫斯堡28日讯)福士伟根的工会领袖表示,欧洲这家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计划至少关闭德国境内三座工厂,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竞争力。

彭博报道,福士伟根工务委员会主席兼监事会成员丹妮拉·卡瓦洛,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演讲中说,管理层已向劳工方面通报了该计划,其中还包括缩减德国所有剩余据点的规模。

他说,这意味着要减少更多产品、产量、班次和整个装配线,远远超出迄今为止的作为。

工务委员会表示,该公司希望将所有员工的月薪削减10%。将有两轮的冻结薪资,导致2025年和2026年不会上调薪资。

他表示,福士伟根还希望剥离整个部门,将工作转移到国外或外包给外部服务供应商。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