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独家】生命生计并存 抗疫路怎么走?

独家报道:邱诗承

(八打灵再也16日讯)2020年,冠病突袭全球,为抗疫,政府宣布从3月18日起,大马落实全面性封锁经济和限制民众行动的行动管控令(MCO)。这一封锁,就足足锁了2个月。

虽然2个月的MCO对当时的疫情有正面效应,并令我国一度成为抗疫模范生,但国家经济已受到严重影响,大马在2020年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GDP)萎缩17.1%,超过了1998年金融风暴末季曾录得的11.2%萎缩。

政府因疫情好转于去年中逐步松绑经济,国内经济也逐渐摆脱颓势,但9月杪爆发的第三波疫情,却又重挫国家经济。

随着疫情今年1月渐恶化,每日确诊病例连续教人心惊后,政府再次祭出MCO 2.0,但此次的MCO是允许关键经济领域在遵守标准作业程序(SOP)下继续营运,避免国家经济再次受挫。

无论如何,由于疫苗接种计划仍需一段时间完成,确诊病例在MCO2.0落实一个月后也暂未如政府预测般渐放缓的势头,所以再次掀起是否要全面封锁经济活动的争论。

如今,政府在是否应再次落实全面停止经济的MCO来切断病毒链方面还拿捏不定,毕竟性命与生计需要取得全面的平衡。

林志翰:采绩效制
按各区疫情收放管控

感染生物学家林志翰博士认为,如果政府要在平衡经济和公共卫生上避免不必要损失,就需回到以数据论证为导向的政策(evidence-based policy),政府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疫情需要,落实不同严格程度的MCO。

他说,即使要采用全面封城的措施,也可能局限于某些出现严重感染群爆发地区,而且他也希望,若政府不再延长MCO,卫生部在松绑限制方面,要小心斟酌。

他点出一旦疫情不受控制,即使没有外在的限制如MCO,经济也必定会遭受冲击和损失。

“这个逻辑很简单:相当大层面的经济活动需要劳动力来操作,一旦有更多劳工生病或必须被隔离而缺席,或因有员工确诊,商店或企业必须停止营业,这些(经济成本)成本可能不少于目前MCO 2.0限制下的规定。”

过早松绑前功尽弃

他以政府在去年12月初过早解除跨州跨县禁令和外出人数限制为例提醒说,过早的经济和行动松绑,会导致前功尽弃,并演变成今天疫情失控的局面。

“所以,替代方案必须回到传染疾病学的原理,是否真正有效减少疾病的传染?

“所谓要平衡经济的考量,前提必须建立在疫情受到控制的基础上,这算是反映某个程度的‘绩效’制;比如说经济松绑是因为疫情已明显受到控制,反之收紧MCO是因为疫情恶化。

李文材吁卫生部增员
管好疫情再启动经济

卫生部前副部长李文材医生认为,如果要启动经济,良好管控疫情是先决条件。

他说,如果疫情失控,经济不可能好转,反之亦然,因此政府应增加管控疫情的投资和开销。

他建议政府从增加卫生部的人力、建立大幅检测能力和确保疫苗接种计划顺利等3方面着手。

“我建议增加1万名做为冠病的管控先锋,处理接触者追踪,确保每个病患的亲密接触者,都可在48小时内被确认、检测和隔离。这将可切断病毒传染链及疫情扩散。

“这1万名先锋也可协助、教导和监督企业,提供安全和符合SOP的工作环境。当接种疫苗开始,也需要这些新力军协助。”

李文材直言,若大规模检测,再配合局部地区封锁,封锁期限可缩短到1至2个星期,从而避免出现没完没了的全国封锁。

他以中国在河北省石家庄采取的检测方式为例,指当地最近发生疫情时,卫生当局可在24小时内建立一个一天检测一百万个样本。

仅检测近距接触者符世卫指南

卫生部最近采用具争议性的通令,就是仅检测出现症状的近距离接触者,以及感染群的样本检测数量也被减少。

有些人担心这个做法会为社区带来不良影响,也有人认为少检测等于确诊病例减少,是否能让人民安心。

但林志翰却持不同看法。他说,卫生部的最新通令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特别是在我国公共医疗体系目前正承受巨大压力之际。

“要了解目前我国的公共医疗体系濒临崩溃,特别是前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的资源已不足、人手紧张,捉襟见肘了,其中导因是短期内持续飙高的每日确诊数字和活跃病例,这增加他们的工作负担,以致无法再负荷。

“政府无法在短期内增加太多人手来应付医疗需求,这也不可能是可续性的应对方式。”

他直言,在这段抗疫期间,时间对医疗人员非常关键,工作的蹉跎会影响抗疫的成效。

他解释,由于近期的确诊病例居高不下,卫生局官员每日处理病例追踪的工作量相当庞大,而且追踪病例其实是更重要的抗疫工作,所以这解释了为何这个时候政府祭出这个无奈的政策,但完全符合目前的疫情逻辑。

“只检测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也是有其道理的,因为这些人最有可能感染,而且他们的病情比一般其他病患(80%)严重,政府提早关注他们的状况有助于提早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防疫兼顾经济 借镜中台越韩

确诊病例居高不下,MCO 2.0也似乎无法发挥,早前大马欧盟商会(EUROCHAM)一封外泄信函,指政府不排除在2月4日后,全面关闭国内各经济领域的运作,更引发工商界和人民两极化的看法。

外界认为,在经济和对抗疫情中,必须二选一,包括说牺牲短期的经济封锁,才能造就更正面的经济效应,因为长痛不如短痛。

但在李文材的眼里,只有无能抗疫的政府当局,才需要在经济和对抗疫情中二选一。

“有能力管控疫情的政府,可以同时让经济发展。中国、台湾、越南、韩国等等都是很好的成功例子。”

他认为,政府必须检讨第三波疫情的起源,即政府没有建立有效的接触者追踪系统、没有定期筛检高风险人群如监狱、外劳,也没有顾好边境以确保没有境外输入等,同时建立更好的防疫措施。

SOP如煎饼翻来覆去

身为前副部长的他也遗憾,截至目前,管控疫情的责任全落在其卫生部前同僚的肩头上,但卫生部的原有工作已经够繁忙了,再加上这疫情,捉襟见肘。

“同时,国安会的SOP像嘛嘛档做印度煎饼一样,翻来覆去。连警察都跟不上SOP,老百姓又如何跟得上、如何避免100%不犯规呢?”

全面封锁属下策

林志翰也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抗疫和经济两者并存。

他认同全面封锁式的MCO其实是相当不精准、经济代价极高的措施,此乃逼不得已的下策。

他指出,除非疫情已告急到一发不可收拾,医疗系统已频临崩溃,疫情严重到政府的病例追踪和筛检都应付不来和开始失效了,那类似MCO 1.0的“短痛”措施,在今时今日才能被合理化。

他点出,相较于去年3月,我国现已拥有更多资源和处理疫情的经验,架设更完善系统应付疫情,但需要根据最新病例分布和感染群数据分析了解疫情各地的动向而采措施对症下药。

他坦言,防疫措施导致一些经济活动,如旅游业、展览业和活动空间租用等深受影响,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一些行业因此倒闭,另一些行业比如网销平台、健康产品卫生用品则大唱丰收,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把危机转为商机,但不是每个人每个公司都可以轻易转型。

“我认为,要经济和生计好,就要有个‘防疫绩效制’——如果疫情能控制下来,大家都能比较安心工作和进行一般的经济活动,那么政府就没有必要落实比较严格限制经济活动的防疫措施。”

拯救企业保障就业

根据国家银行最新数据,大马在2020全年经济萎缩5.6%,属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的最糟表现,也比国行和财政部的预期差。

鉴于此,重振国家经济上,尤其是保障中收入群体的努力,此时此刻至关重要。

李文材认为,政府初步的就业保障的拨款可以算是及时雨,缓和了中小型企业的现金流和避免大幅度裁员,但当疫情复发,这一类的派钱方式就不能够持续。

“政府还是必须拯救中小企业,不过可以通过有条件性质的资金发放,以鼓励企业转型、提升,提供员工培训。

针对性发放津贴

“2020年12月初,在政府所举办的第12大马计划的初期对话会里,我向(经济事务)部长建议政府必须在5年内落实无纸张政府的目标,同时须把各部门信息整合。这将提升政府效率和国家整体的生产力。”

林志翰则认为,由于政府本身的资源有限,所以更应根据援助需求而针对性给予协助/津贴,不好再无差别地大笔酒钱分发给家家户户。

他解释,经济体相当程度上依赖全球经济需求和生产链,目前全球经济萧条是事实,所以要重振经济也得了解其中的局限在哪里。

“政府若能保工作和企业,这个应该优先;但如果企业无法生存而倒闭,政府有责任照顾那些失业的家庭,并提供津贴予其他公司在这时候聘请员工。

“我们得了解,无论一个家庭被列为什么收入等级的,一旦失去了工作饭碗,那个家庭就可能陷入财务危机。政府应全力以赴保住经济活力,减缓失业压力同时刺激和创造更多工作机会。”

他补充,其实政府在过去的几个经济援助和振兴配套已做着一些如此的安排,但现在更要研究如何善用资源已获得最大的社会保护和振兴经济成效。

“挣扎的私人界一些可有获取政府提供的借贷援助,如果还可以撑下去那就最好不过,能有适当的变通和转型最好,这时是公司上下层一起共患难的时刻,公司也应拥有社会责任照顾员工的福利。”

李文材拯救经济5大建议:

1.保障就业

2.速经济升级,迎接工业4.0

3.趁机增加基础建设如道路、宽频。通过基建开销刺激经济

4.加快乡区发展,以释放乡区的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和人力资源的生产力和消费能力

5.鉴定疫情的经济赢家。确认和鼓励在疫情期间占优势的行业:医疗服务、电子通讯科技及农业等

反应

 

国际

与冠病冬季大爆发 日本一周34万人患流感

(东京13日综合电)日本同时爆发冠病与流感疫情,根据统计,光是近1周内因感染流感而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人数高达34万人,几乎是上周的2倍。

此外,冠病感染人数也连续2周增加。

厚生劳动部提醒,每年一到冬季都有疫情扩大的迹象,因此民众务必做好基本防疫措施,而赴日旅游者也应小心注意。

《日本放送协会》报道,全日本流感疫情持续蔓延,截至12月8日的一周内,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的流感患者超过34万人,同比前一周几乎翻倍。

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统计,全日本约5000家的医疗机构通报显示,上周新增4万4673名流感患者,比前一周还多出2万多人。而全日本的患者总数则达34万7000人,是前一周的1.9倍。

平均每家医疗机构需要就诊9.03名流感患者。

此外,13个地区的单家医疗机构单周流感就诊人数超过10人,达到“注意报级别”门槛。

与此同时,冠病疫情感染人数也持续上升。截至8日的一周内,全日本冠病患者人数达1万5163人,较前一周增加3218人,平均每家医疗机构需要接诊3.07名冠病患者,比前一周增加约1.27倍,确诊人数已连续第2周增长。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