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华校拨款不增反减 雪隆董联会促教育部说明

(吉隆坡26日讯)雪隆董联会针对政府2021年教育预算案指出,华校拨款总额较过去没增加反而减少,而国民型中学拨款也大幅度削减,教育部应说明和纠正不合理的删减。

雪隆华校董事会联合会主席蔡庆文发文告说,独中和民办非盈利的高教机构,完全没有拨款,显示政府及教育部对其他源流学校的一贯不公平对待的立场,心态狭隘,未展现对教育机构的重视和诚意。

他说,政府学校(全津华小)与政府资助学校(半津贴华小)共享拨款7407万令吉,较过去减少和不足。对华小而言,这涵盖了全国华小的行政费用和发展费用,其中华小扩建与搬迁、华小水电费等拨款也完全被删除,是重大的打击。

“相较去年希盟的预算案拨款,明年拨款,删除了华小水电费拨款1200万令吉,华小迁校或新校拨款2000万令吉,独中拨款1500万令吉,三所民办高等院校600万令吉,也减少国民型华中1589万令吉,合计少了5689万令吉。

他说,淡小方面拨款也大大减少,从5000万令吉变成2998万令吉 。国民型中学从2000万令吉变成411万令吉,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国家教育中扮演极大角色的独中以及3所华文民办学府从过去分别获得1500万令吉以及600万令吉拨款;在2021年的预算案,竟然不获分配拨款,对教育有偏见。

“整体而言,现政府的拨款比上一届希盟政府执政提供的拨款相对大幅减少,令人深感遗憾。”

蔡庆文说,国盟政府拟定的教育预算案,删减了多项拨款,不但未减轻社会家长负担,反而在疫情下,带来更大经济压力。

“过去教育部给予学校的拨款都不足以应付学校的行政、维修以及各项发展需求的开销,必须依靠社会的筹款才能应付。如今全球爆发疫情,私人企业、商家等也叫苦连天。许多华校靠社会捐款来支付学校开销,政府更应给予学校该有的资助。”

他说,国家教育拨款并非属于政府的施舍,而是善用人民交税金对教育发展进行该有的规划与发展,而华文教育发展更应该受到公平的对待。府必须重新检讨,以免制造拨款假象,混淆大众。

反应

 

雪隆

罗志昌:提高学习能力 华小另设非华裔生教材

(八打灵再也18日讯)雪隆董联会秘书长罗志昌指出,基于华小非华裔生背景不同,故在教学上需作调整,董总和教总最近探讨,或向教育部建议对华小非华裔生提供另一套教学方式或教材。

他说,由于非华裔生的背景不同,对他们来讲华文是新的语言,所以对学校教师的教学是一项挑战;比如说一名学生已很懂华文,而非华裔生才刚刚开始要学华文。

他昨日在雪隆董联会华小事务委员会与华协联办、八打灵育才华小协办的2024年董家协座谈会上指出,一些学校会为此特别开华文课给非华裔生,教导一些基础华文。

出席者还包括蒲种竞智华小董事长谢珊珊、锡米山华小董事长李仁英、兴华华小董事长陈伟后、育才华小董事长陈德贵、副董事长谢百合、华协主席骆展丰、理事陈峋鸣等。

他指出,为非华裔生设一套教学方式上,目前没有一个统一方式,这交由各校各自探讨。

罗志昌说,华小、独中、华中,甚至是国中教育,皆是环环相扣的。目前华小毕业生大概有30%进入独中和华中,有60或70%是升上国中。

他说,若将孩子送入国中,孩子没有报读和报考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华文科,而师资来源80%是来自华中和国中,那么派去华小的师资就受影响。

他坚称,这也间接导致华小的素质受影响,独中和华中的收生也受影响,这是环环相扣的。

非华裔生占20.6%

罗志昌指出,全国华小非华裔生每年平均增加0.7%,目前占约20.6%,此趋势如今看来会更快增长。

他表示,从国民团结或华小的发展来说,非华裔生入读华小当然是好事,这显示华小教育办得不错,对华文教育是一 种肯定。

雪隆董联会华小事务委员会主任陈峋吉指出,近年来不时听闻华小三机构之间出现误解甚至摩擦,只要大家目标一致,诚心诚意要发展学校,相信“方法总是比问题多的”。

他补充,华小能健康发展,正是因为有董事会、家教协会与校友会的共同努力,才得以持续迈向更高的水平。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