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末沙布:因水灾供应不足 用进口米来解决短缺

(巴西马1日讯)因稻米种植业受水灾影响而造成的白米供应不足情况,将通过从今日起降价的进口白米来解决。

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布指出,短缺是无可避免,因为稻米种植是受水灾影响最严重的领域,其次是蔬菜业、畜牧业和养鱼业。

“因此,我们有可能用进口白米来弥补白米的短缺,进口白米的价格已下降,目前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很好。

“进口的价格可能升至每公吨3200令吉至3300令吉,但目前为2800令吉。”

他今日在格姆布农业发展局(KADA)听取水灾简报后,向媒体这么说。

末沙布还保证,价格下跌不会影响稻农,因为本地稻米生产率仍占市场的 56%,而政府的目标是将其提高到 61%。

他说,当吉兰丹在前两个稻米季节面临长期干旱时,导致全国供应短缺4%,而这次水灾预计将加剧供应短缺。

他表示,目前为止,丹州农业部门的损失估计为1600万令吉,但预计经过最终普查后,这一数字还会增加。

末沙布说,今年丹州水灾影响各类农业活动,涉及面积达4800公顷。

“因此,农业部将通过 KADA 和其他机构获得有关这一情况的准确信息,以便向农民,特别是稻农提供援助。

他表示,援助形式将根据现有费率提供,但若获得额外拨款,该部将尽力帮助受影响的稻农恢复。

媒体此前报道,国家稻米公司自本月1日起,将大马半岛仓库的稻米价格从每公吨3000令吉降至2800令吉。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获最低收购价保障 政府关照不影响稻农

独家报道:林秀芳

(吉隆坡1日讯)进口白米降价,米厂业者和稻农会亏本销售?

一名熟悉业内运作的消息人士对《南洋商报》指出,这种说法存在误导,因为每吨稻谷售价只要超过1400令吉,稻农实际上就能够赚钱。

该消息人士强调,进口白米降价实际上并不会影响稻农在稻谷收购中的盈利,但米厂的利益仍会受到影响。

他指出,实际上,政府非常关照稻农,不仅设定了每吨1300令吉的稻谷收购底价,还额外提供每吨500令吉的补贴。

换句话说,稻农只要将稻谷卖给米厂,不仅能获得最低收购价保障,还能得到政府补贴支持。

“相比菜农,稻农享有丰厚的种稻支持和补贴,比如每年两期,每期获3种肥料供应、每公顷200令吉的犁田补贴和每季度140令吉的农药补助等。

“而且,为了帮助稻农度过空档期,政府还为他们提供每年最多3个月,每月200令吉的生活津贴。”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稻农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稻种价格高企,每20公斤稻种的售价为58令吉,远高于政府规定45令吉,当中原因有待相关单位关注及彻查。”

调低稻谷价或平衡收支

根据消息人士,综合考虑政府提供的各项补贴及通胀因素,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应合理调整至每吨1400令吉。这样一来,稻农能够在此价格或更高的价格出售稻谷时,达到收支平衡,甚至获得一定的盈利。

“虽然目前最低收购价设定为每吨1300令吉,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稻农可能被迫接受1320至1350令吉的收购价,这个价格低于合理水平,导致稻农难以覆盖成本,最终陷入亏损。”

针对一些稻农抱怨亏本出售稻谷,他直言,有些稻农未考虑到所获补贴的成本因素。而且,之前一些大型米厂曾炒高稻谷收购价,如今因进口白米价格下调,米厂也不得不随之调低收购价,也难免让稻农产生了亏本的错觉。

解决本地米“消失”问题

消息人士表示,政府下调进口白米价格,有助解决本地白米“消失”的问题。

他说,本地白米在市场上“消失”已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然而,业界都知道每当进口白米价格上升,本地白米就会在市场上“失踪”一段时间。

“本地白米被伪装成进口白米销售,几乎是业界不言而喻的秘密。

“否则,大家又怎么解释国内稻农种植的稻米都在这段时间消失了,零售店几乎都难以买得到。”

“这也就回应了米厂,特别是控制市场份额最大的厂商为何有时候(进口白米价格高企)会调高稻农的稻谷收购价;如今国际白米价格下滑,加上令吉走强,国家稻米公司自然也要顺应市场趋势下调白米价格。”

“换言之,如今米厂伪装的‘进口白米’赚幅萎缩后,自然也就无法提供稻农更好的收购价格,而知道个中原因的人都不会跑出来‘大吵大闹’。”

对方也强调,进口白米降价肯定可改善本地白米在市场“消失”的情况。

应适度提高零售价

若要改善本地白米供应问题,消息人士建议政府可以考虑适度提高零售价格,以防止不法商家再次玩弄包装更换的手段。

他表示,本地白米的售价已经维持在每公斤2令吉60仙一段时间,考虑到通胀,相关部门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若没有合理的利润空间,部分米厂就会选择通过更换包装来应对成本。

“综合考虑稻谷收购价、碾米加工、水电费、包装及运输等成本,目前的售价应从每公斤2令吉60仙调高至每公斤3令吉至3令吉20仙之间,借此缩小与进口白米约34令吉至35令吉售价的差距,确保米厂在盈利的情况下营运,同时也能有效解决本地白米被换包装的问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