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霍桑效应》再次获印证/黄英豪博士

今天一进课室,热闹哄哄七嘴八舌的吵死了,我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一问之下原来是在辩论我上个星期温习的《随机漫步》理论,几位同学把《南洋商报》的“言论版”也带到班上来。



这个时候我乐了,原来学生们是有阅读我在报章上刊登的论点,心血来潮向他们报告一个好消息。我说,因为你们搏命的参与和投入的辩论,上完课我整理以后随即投稿,现在被老编相中,邀我每周写专栏,你们说好吗?顿时迎来满堂欢呼喝彩,其实在电话里我已经接受邀约给《南洋商报》写专栏,没想到卖个关子竟然那么受用。

灵机一动,突然想起《霍桑效应》(The Hawthorne Effect),此情此景让执教鞭多年的我深有感触,不禁对学术界孜孜不倦的研究理论肃然起敬。

一个有纪律,中规中矩的研究论文非但要有数据和证据的论证还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今事隔将近一个世纪,当时长达8年的《霍桑效应》研究工作非但没有褪色,今日在我跟前还是活跃非常。

《霍桑效应》的历史典故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随着科技不断的发达诸多新兴发明应运而生,如电话机(1876年)、电灯泡(1879年)、汽车(1886年)和飞机(1903年)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历时4年的战争是人类近代史上的一次大浩劫,战后百业待兴,整装待发,各行各业无不大事生产以供广大消费之需。



美国百年老店“西方电器公司”(Western Electric Company )乃当时电气工业的佼佼者,为了应付日益增长的消费胃口,不得不精益求精,力图上进,无时无刻的钻究如何优化生产效益。

从1924 到1932年“西电”为了要提高产量,在美国伊利诺州的霍桑工厂进行一项心理测试研究,目的是要看看适度的调整工作环境和条件是否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这个史上有名的研究工作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顿·梅奥带领他的学生和研究员实地考察的。

团队分工合作,列下“照明条件”,“休息时间长短与次数”,“工作日数”等因素,用心良苦,收集大量数据加以分析,探索最有效率的工作环境。

研究结果出人意表,本以为可以利用科学又客观的方法来提高产能,最后的结论竟然是,“当员工们察觉被筛选为研究目标的时候,非常在意,而且特别殷勤发奋的自我表现一番”。经过多番的努力,反复调整实验,结果还是一样。换句话说,工作条件和环境一般但是如果能够多多关怀与关注员工福利,足矣!

多年以后,于1958年兰茨贝格博士(注:兰博,犹太族,二战时期饱受战火煎熬,乃学术界德高望重之辈,方于今年初逝世,享年90高龄)重温此研究发现其优越文学及应用价值遂而将它命名《霍桑效应》,从此登堂入室摇身一变成为心理学必修课。

树大招风乃屹立不倒

然而树大必招风,一旦某学术理论高调出现必定迎来反弹,《霍桑效应》理论也不可幸免,有学者甚至毫不客气的批评说,难道有了《霍桑效应》的加持,偌大的数据库就沦落为无用武之地,一切归咎人性的虚荣与弱点?

非也!一个世纪以后它还是学术界津津乐道的争论性课题,历久不衰,而且每每会有新概念衍生。这个时候我马上就地取材,既然同学们都对我受邀写专栏那么的兴奋,又颇有满足感和参与感,那我就顺水推舟加一把劲,四两拨千斤的把《霍桑效应》光环戴在他们头上,让他们感觉良好。

我接着说,老编除了邀约我上专栏还要求提供“栏名”,那你们说叫什么来的好呢?现在已经不是我一个人在乐了,是大家乐!

这是第一次下课不回家的壮观情景,因为《霍桑效应》在大家的脑袋瓜里发酵,头脑风暴流程特别顺畅积极,从十个建议,一直淘汰,到最后的三个都离不开“杏坛”,“博论”,“透视”等名目。

结果反而是我累了,教了一天课,兴奋归兴奋,但还是到了歇息时刻,不过这一堂课却赤裸裸的印证了《霍桑效应》的化学作用。最后“栏名”的决定是以民主投票方式通过,“杏坛煮酒”是因为我一般与学生打成一片,考试过后,或是学期休假,偶尔相约浅酌,有时来几杯热拿铁、卡布奇诺,天南地北煮酒论英雄。

想不到,这一次老编给我出了个题目,却让我圆了实地印证《霍桑效应》之梦。

(作者为英迪学院院士,MBA客卿讲师)

反应

 

言论

《长安十二时辰》与市场行销/黄英豪博士

时代的步伐迫使执教鞭的老师们不得不与时俱进,与学生们最佳的沟通方式已不是如何用考试成绩来“要挟”他们,而是要怎样潜移默化的让书本上的知识和课纲融入他们生活。

最近,一部讲述唐朝“反恐”的连续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中,班上同学议论戏中情节非常投入。好奇心驱使下,我也开始追看,不料发现该剧的制作如此认真,单单场景布置和巨额投资(号称600万人民币)真是给人们感觉好像回到唐朝盛世。



刚好这个星期班上讲到市场营销课题,正好我国政坛也处于“扑朔迷离”阶段,全国第14届大选过去14个月了,不管是支持现任政府还是反对党,都各有怨言,而且整个政治气氛倒有点让人窒息的感觉,轻松一下未尝不是好事。

我实验性的引述剧中高潮迭起的故事把学生们带入状态,再深入浅出对照营销战略,效果超出预期。

此部戏剧按照同名小说如法炮制,忠于原著更是灵活的利用历史背景加上符合现代人追捧的情节,6月27日上映以来全球铁粉无数。

旧故事 新节奏 现代化



虽然故事是发生在一千年多前的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 –756),但作者马伯庸坦诚灵感来自将近20年前风靡一时的美国电视剧《24小时》。他揣摩该部连续剧横扫欧美,甚至全球让人废寝忘食的连夜追看,原因无他,关键在节奏和速度。

还记得《24小时》首播是2001年11月,那个时候社交媒体如面簿、推特、微信都还没面世。马伯庸分析,当年美国福克斯电台御用电视剧编剧苏瑙(Joel Surnow)与库柯仁(Robert Cochran)构想此剧的节奏,是运用已经盛行的卫星导航定位手机功能。

他们俩合作多年,曾经祭出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剧,当年推出《24小时》因为新鲜感和紧迫感,无论在哪一个角落,主角都能与反恐总部联系找到敌人位置,让广大观众趋之若鹜的追看。

马伯庸绞尽脑汁翻查典籍,长安天宝年间何来如此便利又迅速的联系沟通方式,如果要制造气氛一气呵成,在这一节骨眼上绝对不能马虎。

长安城占地87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分之一个槟岛那么大),划分成108坊,他就借用古时候的“旗亭”,《初学记》卷二四:“市楼谓之旗亭,旗亭高大,可以起到瞭望作用”,灵活应用把它演变为“望楼”。

他把“望楼”设计成用来传递信息的一楼台,而且每个坊里都设有四五个,然后要媲美今日的信息传递速度,在楼上4个方向摆设一排上下各有6个透光窗口,这12个窗口的开关和透过的光线颜色就是情报。

用这个方法,马伯庸解决了“速度”和“反应”问题,当然剧中也有故弄玄虚的说敌方已破解密码,故不能再用“望楼”传达讯息,结果就打鸣擂鼓,发放一次性的重要情报。

旧瓶子 新桥段 现代版

在市场行销课程里有一节是讲到如何举一反三,借用已有的策略,甚至已被封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美国市场行销顶尖学者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迈尔斯(Raymond Miles)断言,市场行销策略分4大类:开拓者(Prospectors)、分析者(Analyzers)、捍卫者(Defenders)和反应者(Reactors)。

这个时候,我班同学已忘记自己是在课室里,脑里还在回味着《长安十二时辰》情节,我说,有没有发现其实市场上类似的“反恐”悬案戏剧到处都是,为什么影迷偏偏对《长》片如此疯狂。

我说,不知不觉中,马伯庸把迈尔斯的4大类市场行销策略一脉打通,好故事不怕重复讲,警察抓贼,邪不胜正的典故百听不厌。这应验了以“分析者”为出发点的姿态,这就是上面说到马伯庸如何深思把“望楼”给挖掘出来,呈现在世人眼前,让整个故事“动”起来。

据报道,所有服饰、道具、装璜摆设,都是经过一年的细心研究,考察历史,重新定做的,一丝不苟,严谨态度让人肃然起敬。在行业里颇有“开拓者”气魄。回头看看其他古装剧,在这方面有时也太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现在的观众品味已大大提升。

最后说到剧中人物,除了一两个用回原名,其他一律稍微作调整,比如戏中主轴人物靖安司司丞李必(相当于今日的CID总部局长)。李泌,确有其人,但非李必,是唐朝中期政治家、谋臣。李泌生于公元722年,卒于789年,字长源。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辽阳),生于京兆府(今陕西西安),是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谋臣、学者,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李泌出身赵郡李氏辽东房,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

翻查史书却未见其与靖安司有关系,更甭说当上司丞。在这里,马伯庸同时顶上了迈尔斯的“捍卫者”和“反应者”两顶帽子。名字稍作调整才不会引来历史学家的批评和挑剔。

开播迄今不到一个月,好评如潮,这个时候往牛角尖钻的和在鸡蛋里挑骨头的开始出现了,马兄不慌不忙,与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部《走近科学》栏目担任主持人张腾岳开播《这就是长安》节目先人一步,即“捍卫”又“反应”。

讲完刚下课,同学们都很有心得,对行销更能举一反三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