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习总三国行,伊朗是最大看点/张敬伟

新年伊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中东三国外交之旅。伊朗是最后一站,也是最大看点。

伊朗不属于阿拉伯国家,而且刚刚从西方多年的经济制裁中恢复“自由身”。伊朗此时迎来中国国家元首,意义重大——上一次中国元首访伊还是14年前的2002年。



习近平主席和鲁哈尼总统一致同意建立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更好造福两国人民。这意味着,中伊关系进入了新的战略发展阶段。

和其他中东国家单一的原油出口不同,伊朗在重重制裁之下,构筑了完整的产业机构。因而,伊朗的抗压能力很强,在制裁取消之后,伊朗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未来前景更好。

没有和平难有发展

伴随着伊朗“去制裁”和中伊构筑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伊关系将会全面提升。习近平主席访伊期间,中伊两国在国际产能合作、互联互通、投资、油气、能源、人力资源开发、文化交流、信息通信、海关等多个领域签署达成多项协议或备忘录,为中伊经贸合作的机制化开展奠定基础。

中东地区依然不太平,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叙利亚内乱、IS捣乱以及沙地和伊朗间的宗教冲突等,都使该区域面临着巨大挑战。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也不可能实现中东国家和世界建立更紧密的政治经济联系。



以深度介入中东地区的世界大国而言,不管是美国、欧洲国家还是俄罗斯,他们在中东的存在,带来的是混乱和割裂。围绕叙利亚政府印发的多边拉锯,就是典型例证。

沙地和伊朗两国的矛盾,看似回教世界的内部宗教纷争,外部势力也脱不了干系。美国和逊尼派国家是同盟关系,俄罗斯和伊朗、叙利亚则属于另一阵营。因而,中国和沙地与伊朗的关系,必须跳出美欧俄在中东的战略布局模式,即抛却在该区域的地缘政治利益,放弃在该区域扶植代理人的惯性思维。

中国做到了,因为中国和中东各国都没有历史负担和文明、文化上的冲突,联系双方的历史纽带是丝绸之路,现实纽带是“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合作共赢新契机。

正因为如此,沙地、埃及和伊朗,当然也包括叙利亚和其他中东国家,他们相信中国公平公正的角色定位。“一带一路”战略,以一种现实主义的多赢方式,激活了中国和中东国家曾经密切的经贸联系。

由于全球原油价格的跌跌不休,包括沙地在内的油盟国家,一方面积蓄向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产油国出口更多的石油,以维持其财政平衡;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中国的资本和产能优化产业机构,以规避原油价格暴跌所引发的经济危机。

中国资金雪中送炭

伊朗的情况相比其他产油国也好一些,不过,经过多年经济制裁,伊朗产业结构也面临着转型升级。中国的资金和产能,对于这个地区各国具有雪中送炭的作用,因而,中伊两国完全有可能在更多领域、更高层次提升双边的战略合作关系。

当然,中伊战略合作关系也面临挑战。譬如伊朗核问题制裁取消了,却因为伊朗试射导弹又引发了新制裁,而且也牵涉到相关中国企业。可见,只要中东地区紊乱的地缘政治形势不好转,中伊合作就面临着来自西方社会的滋扰。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本文观点不代表署名机构立场)

反应

 

国际

习近平不赴特朗普就职礼 专家:或派韩正王毅代表

(华盛顿14日讯)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其就职典礼,有美国媒体披露,习近平料不会出席,但拟派资深官员组成代表团参加其就职礼。

研究中国外交活动的专家研判,替代人选可能为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或是外长王毅。

综合美国媒体报道,有专家研判,中国外交部12日以“目前没有可发布的消息”一句,显示特朗普确有邀请习近平,只是超出外交部职权,无法回答。毕竟已发出邀请,如果拒绝,等于打脸好面子的特朗普,中国肯定会派出高阶祝贺团。

该专家认为,如果习近平不亲自去,可能由韩正率团参加,毕竟国家副主席原本就是在主席授权下,从事外事活动;王毅也是可能人选,或是退休的国务委员层级以上人选。

由于美中仍在对抗中,习近平如出席特朗普的就职典礼,恐面临“不可测的政治风险”。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认为,北京当局担心习近平出席典礼后,如特朗普政府未来对中国采取敌对行动,将有损习近平的权威。

另,白宫国家安全会议沟通协调顾问柯比表示,谁能参加特朗普的就职礼,是由特朗普决定。他说,美中关系对美而言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尽管这不意味着双方没有分歧,但拜登政府已致力让美中关系变得更好,让特朗普团队继承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