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全民力挺 国家昌盛/廖中莱

有时候,我们总要回顾历史,才会珍惜当下、心怀感恩。

20世纪60年代,我在万里茂的橡胶园长大。那时候,父母凌晨便起床干活,我和兄弟也在橡胶园内摸黑收集胶汁,分担父母养家糊口的重担。我们必须“暗中行事”,因为小孩不可以在园丘工作!这也是很多人经历过的困苦年代。



假期时,我们会收集树胶籽,勉强挣一两令吉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在学校里,只要没有零用钱,下课时便只能留在教室,因为我们买不起食堂的食物。这时候,早前储存的钱便能用来应急。手头稍微宽松时,我们会从家里带食物到学校;放学后,又赶紧回家吃晚餐,通常只有白饭搭配鸡蛋和酱油。用完晚餐,我们便在地上休息,听着父母叙说英殖民、日军入侵、共产主义威胁等往事。他们偶尔也提及我国的内乱。

1969年,5·13事件爆发,我年仅8岁。对8岁小男孩而言,目睹警察逮捕涉嫌参与帮派暴行的年轻人,是非常令人震惊的。当年的暴乱历历在目,父母用车把我和兄弟送到亲戚家安顿时,我们还看见着火燃烧的汽车和房屋。

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中,我也发现教育对摆脱贫穷的恶性循环极为重要。由于家贫,父母没有能力让我们五兄弟姐妹受教育。他们痛定思痛,让姐姐放弃学业,把升读中学的机会留给我。我对此感激不已。

几经努力,我成功进入国立大学。在当年大学屈指可数的时候,入读大学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今,新生代能选择很多大学和学校,因为政府在发展国家时,也大力推动教育普及化,为每个人提供教育机会。

马来西亚学校类别多元,是国家的优势。有人指母语学校使用不同语言,会破坏团结,但实况并非如此。母语学校除了传承不同族群的文化,也创造独一无二的身分特征,停办母语学校不会加强团结。再说,越来越多他族学生也报读母语学校,证明各族文化在校园内相互交融。



马来西亚文化多姿多彩,身分特征只是其中一环。虽然国人背景各异,我们依然能携手走过动荡,不断进步。有幸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都因国家经济强大而有机会接受教育和医疗服务。

政府推动转型见成果

我国繁荣昌盛是全马人民努力付出和政府推动转型的成果。不久前,我们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也是近20年来首次。政府的转型计划也把马来西亚从农业国发展成竞争实力强,并以服务业为主的国家,为人民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也全面提高国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准。

60年来,人民坚持选择同一个政府,而上述成就也见证了强大政府交出来的政绩。管理多元种族的国家并不容易,政府的努力也不一定完美无瑕,但我们会竭尽所能满足人民。

且看马来西亚在东南亚运动会中的成就。赛会期间,国人不分种族团结一致,只为争取成为东运会霸主。这便是发自内心的真团结。

明天,我们将欢庆马来西亚日。看着马来西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我深感光荣。由史可鉴,延续不断的政权能创造成就和维持稳定,但要组织强大的政府,便须得到人民的委托。独立至今60年,人民都赋予政府强大的力量,我谨此表示感激。我相信,只要大家同舟共济,马来西亚必定国泰民安、兴隆昌盛。

廖中莱

反应

 

要闻

廖中莱母亲举殡 逾百人送别叶老夫人

(马六甲23日讯)逾百人今早送别马华前总会长丹斯里廖中莱的母亲叶秀花,场面庄严肃穆。

于本月19日逝世的叶老夫人,其遗灵停柩在甲州万里望住家,并于今早11时举殡,之后安葬在马六甲古魯蒙淡杯路茶阳义山。

叶老夫人生前育有4名儿子及2名女儿,6名儿女皆为社会杰出人士,而交通部前部长、卫生部前部长兼文冬前国会议员廖中莱是其次子。

马华领导层致意

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今早率领一众马华中央领导层,到丧府吊唁,向叶老夫人献上最后敬意。到场者还包括甲州副主席拿督李殿成、甲州马青团长郑添麟、马华市议员李春沅及邓永森等人。

廖中莱与家属在进行瞻仰遗容及绕棺仪式后,在灵车前与叶老夫人合照。

超过100名家属亲友在大太阳下,步行2公里至万里望华小,送叶老夫人最后一程。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