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公共服务领域需要你/章龙炎

作为公民,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为国家做些贡献。我个人实在没那么伟大,尽本分扮演螺丝钉的角色:缴税、遵守交通规则、有交通罚单的话就老老实实的去还不要等到有折扣才去还、银行贷款准时还等等。

希盟政府推出“希望基金”,当然是给人民多一个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机会。对这个“救国基金”,有些公民不认同,还大泼冷水。有的支持者要反驳反对者,抛出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



这是肯尼迪在1961年1月20日,以不到45岁(最年轻的第26任总统老罗斯福。当总统的时候是43岁)的年龄出任第15任美国总统就职演词的其中一句话。

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要比较全面了解这句话的,我们得看完整的段落:“纵观人类历史长河,危机时刻有幸担当捍卫自由大任的人们并非多数。我不愿逃避责任——我乐于承担。我不相信谁能避开现实。我们为事业所尽的力量、忠诚和奉献将照亮这个国家和所有为之服务的人们——其光芒也将照亮世界。所以,亲爱的美国同胞,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我敬爱的世界公民,不要问美国能为你做什么,问我们大家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什么。”

肯尼迪的就职演讲,面向国内,也面向世界。放在当时处于冷战高峰期的脉络来看,肯尼迪的“问你能够为你的国家做什么”,是要美国人关注公民行动,还有踊跃加入公共服务,包括加入武装部队及警队。

根据《联邦宪法》第132条文,我国公务员包括了军、警、教育以及医务人员。在其他很多国家,这四个领域的人员数目,不包括在公共服务领域。根据全国公共及民事职工总会的说法,我国公务员实际上只有50万人。



不管怎么样,按照《联邦宪法》的定义,我国的确是有约160万公务员,但是因为种族政策的影响,种族比例失衡。马来人占了79%、其他土著11%、华人5.2%以及印度人4.1%。

2010年,华人在陆军、海军以及空军的比例分别为0.2%、0.3%以及0.4。印裔的比例为0.7%,1.1%以及1.7%。根据2016的数据,华人在警察部队只占了1.96%或2,615人,印裔3.16%或4.209人。

华人虽然占了我国总人口的约23%,但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比例的落差很大,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新政府就是新希望

对一些人而言特别是华人,新政府就是新希望。经过5·09全国大选洗礼后,华人成为中央政府的拥趸,对新政府非常有信心,相信它可以打破种族的藩篱。现在是时候新政府呼吁华人积极参与公共服务,让“问你能够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成为新的起点,长远而言可以塑造“马来西亚人政府”。

我们可以继续以捐钱缴税来表示爱国,但我更加相信华人对政府的信心,华人可以进一步扩大爱国定义,鼓励孩子投入公共服务,特别是军警部队。

反应

 

言论

今有华教默士/章龙炎

混淆视听这一招,搞政治的人士即便不精,也要懂得常常用,用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很多时候,民众是非常容易被混淆的。

说明白一点,混淆本身是一种说服。先混淆自己,再混淆别人就更有说服力了。

不信的话,让我以行动党霹雳州金宝区国会议员张哲敏最近在国会的讲话来证明。

张哲敏针对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与其他党内领袖,屡屡挑起10+6华小建校与迁校课题,声称马华与行动党一同在团结政府之内,应一齐为华教事业作出贡献,不要因为没有官做,在那边扯后腿。

张议员的意思明显(如果不明显那他非常可能自己混淆)是,两党同样在政府里就要保持沉默(默默耕耘乎?),因为沉默象征着两党都为华教事业做出贡献。沉默的反面是出声,魏家祥出声,就是扯后腿。

原来静静能够为华教事业做出贡献,追问10+6华小建校与迁校的进展是扯后腿。张哲敏根本就不信这一套。要不然的话,他应该这么说:你马华那么厉害,就让你做啰(反正都同在团结政府里),我们火箭为了一齐贡献华教,保持沉默。我们绝对不会像魏家祥一样扯后腿(出声)。

马华没代表在政府

还有,马华与行动党都在团结政府,其实只说对了不到一半。马华没有代表在政府,怎能说是与火箭同在一个政府?国会并不等于政府,魏家祥以人民代议士身份发言,名正言顺。张哲敏不是不懂,但是为了混淆视听而抨击马华,是要把民众当傻瓜——反正混淆视听在这群人中很有说服力。

至于张哲敏引述部分例子(柔佛培才华小与雪州培民华小分别在今明年开课,李莱生华小的土地问题,政府目前正与州政府接洽,郭鹤尧华小,建校委员会9月刚提交新的图册),来指控魏家祥与一众马华领袖勿再误导大众,称10+6计划已消失不见,很可笑。

10+ 6计划有几所学校已经建好启用,马华一众领袖有可能说这计划“消失不见”了吗?

张哲敏不敢悉数列出所有学校的最新进展“以正视听”,封住马华领袖的口,反而采用混淆视听的手法,是欲盖弥彰。例如,他说“我们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短短两年内有了很大的成就”,还说团结政府上台以来,教育部部长法迪娜与两任副教长林慧英及黄家和,一直都在努力完成10+6计划。

如果成就很大,那是华社喜闻乐见的新闻,为何不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本人甚至是火箭秘书长陆兆福郑重其事地出来宣布,而是个同党的国会议员当“代言人”出来回应?

答案就在:混淆是一种说服手法,在马来西亚华社尤其如此。你看看,国阵时代喊得越大声对华教贡献越大;在希盟时代,只是出声追问就是扯后腿,静静才是为华教作出贡献。后者说服力特强,前者已经落伍。所以昔有华教斗士,今有华教默士(沉默之士)。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