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化憧憬为现实/楚汉

每个幸福的人都有家庭,每个幸福的家庭都有着孝爱与亲情的美满和温馨。在家丁旺盛的家族中,每逢喜庆或丧事或祭祀时,旁人都可从其众多成员之间所呈现的凝聚力,看出这个家族或家庭所秉持的家风如何。

大凡这些重视传统文化与伦理观念之家的长辈们,他们本身在晚辈眼前所建立起来的优良风范与正确榜样,正是以身言教最具影响力的果效,更是为下一代人塑造高尚人品所持有的期待和憧憬。



由家教家风的优劣可看出后辈一代的思想品格陶成,同样在教学风气的良拙,也可窥悉在学子弟的学业与道德水平。师资的良莠不齐与精英和放牛班的教学差别,往往成为一所学府提升校誉的一大障碍。

在教学育才的使命上,为师者更当克尽师道,使自己在知行方面成为年轻学子仿效的楷模。

从事乡团会馆等慈善服务工作的领袖贤达也同样肩负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任务,致力使新一代青年能深切体认除了才干外,人品道德在社会群众的重要和与迫切性。

盖如今的社会风气不佳,各种名利的诱惑太多,能够真诚无私、才德兼备而全情投入社会服务人群的年轻人,毕竟凤毛麟角。

虫患现象无法根除



从社会延展到州级和国家层次,这些身负人民重任的代议士和部长们,他们的思言行以及才德的表现,若有任何行差踏错,足以构成深远的影响。

基于国家官体庞大,树大难免有枯枝兼有虫害,惜乎问责制度尚不到位,造成内部久呈枯败之象,频受诟病。每年的总审计司报告所挖出的虫患现象,即是无法根除之例。

由此观之,显见居于最高层次的长官政要,似乎从未重视上尤下效的弊端,更忽略了身教的影响力及建立本身风范和供他人学习的榜样;若相对于民间各族团体组织未曾停歇过的相关努力,我们的国家栋梁们该当闭门反思。

我国为先进国宏愿而多年努力不懈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而大同社会的建立,乃以孔孟之道为主体精神的修养工夫所达致。

儒学的教育,对于今日乱世中的每一个人,仍是一壶灌顶醍醐。这种内心实力化的高远情操,远比空有其表的美丽憧憬更有价值。

如果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长辈们皆能对此有所心悟而力行,年轻一代也能步武其后,那么我们要化憧憬为现实的努力就不致白费。

反应

 

言论

由疫情催动的教育革新/林煌达

面对冠病影响,结合了互联网与智能教学的线上学习,似乎已在“老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的前提上,成为了人们推崇的“教育新常态”。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电脑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善原有的教学方法及教育环境;然而,此种做法也间接导致了传统学校和教师的角色,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及挑战。



学校作为一个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长期以来以传授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任。许多现代的学校其实是早期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并以培训工厂员工所需的工作技能为主,甚至向精英阶层传授管理政府、企业与军队的知识与学问。

如今,这种应工业需求而生的被动教学模式已显落后,也不适用于21世纪强调自主学习的大环境。因此,不论是教育结构、教学模式或学习技术,全球的教学资源及教师角色,都无可避免地面临着多样化及颠覆性的革新。

此外,身为教学的主体与中心,教师亦须在不影响教育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情况下,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善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位的教学功能,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师生身分重叠模糊



时至今日,教育的核心已从“教”转移至“学”,课堂的目标也不再是老师的教学进度,而是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台湾著名作家严长寿曾说,我们应该从未来的眼光审视现在,而非用过去的经验框限未来。

对此,我们不难预测,今后“教师”与“学生”的身分将经常重叠,而日渐变得模糊;“学校”也将成为一个求学的地方,转型为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话虽如此,教育不应因科技的进步而变质,其传承知识、启蒙创新、立德树人的本质更不能够因为新技术的介入而被抹去。

教育不能仅着眼于现在,而是必须放眼到宏观的未来。面对新科技带来的各类冲击,有些教师是表现得不知所措,有者则固守权威,其中自然也不乏过于看重技术的更新,而漠视了人文素养的教育工作者。

有道是,培养人才靠教育,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则在于教师。而今,在以“创新学习”作为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中,如何高效地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改变现代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诚然也是教育界中的重大议题。

换个角度来看,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除了可被视作推动教育改革的契机之外,或许也是某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即让一众教师重新审视往日教学方法的同时,亦能为旧的教育观注入新血、赋予新内涵,并用以栽培适应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

互学新知为后代谋福祉

适逢今年我国教师节的主题为“为知识学习,塑造下一代”(Berguru Demi Ilmu, Bina Generasi Baharu),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之理,在居家抗疫期间可谓比以往更具启发性。

有鉴于此,教师应时刻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及深化对教育的理解与认知,并借此引导学生树立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策略及观念,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互学新知,踏实地通过教育为我们的下一代谋求福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