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如果李元玲推动社运/周若鹏

我本来不知道李元玲,现在想不知道都很难。

原来此人在社媒有近200万追随者。至于有什么内容,请你自己去看,基本上就是按了like就等着女朋友向你提分手的那种内容。

不管她说自己是钢琴家也好、是演员也罢,至少肯定是网红,而且有200万人甘冒和女友分手的风险关注她。但,网红究竟是干嘛的?

你也许听说过好莱坞影星安吉琳娜·裘莉(Angelina Jolie)领养外国孩子的事,那时我才发现所喜欢的这位演员不只是一般演员而已。裘莉在访谈中说2000年间在柬埔寨拍电影时开阔了她的世界观,回国以后开始投身人道主义工作。

她亲访巴基斯坦的阿富汗难民营,捐助联合国难民署100万美元,是当时最大的单笔个人捐款。难民署任她为亲善大使,此后她参加过40趟任务,走访30个国家接触难民。听起来更不可思议的是,裘莉还学驾飞机,帮助载送志工和食物。此外,她还参与儿童教育、女性权益等人道主义工作,不胜枚举。

还有许多名人都在用他们的影响力帮助社会,奥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游说克林顿政府通过儿童保护法案,追踪记录所有儿童性侵罪犯;奇洛·李维斯(Keanu Reeves)设立基金帮助患癌症的孩童,这些是我较有关注的好莱坞明星。

香港歌手何韵诗公开政治立场,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指责中国政府出尔反尔,破坏香港人权,也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批评港警滥用暴力。姑且勿论是否支持她的立场,她确实是在运用自己作为名人的影响力,去贯彻自己相信的事。这需要主见,需要胆识。

裘莉26岁投身人道主义

这些人本都可以安安静静地赚个饱,但他们没这么做,达到了某个高峰就不甘于独享成就,而想再出一分力让世界更美好一些。也许你会说他们的成就不一样,像李维斯的财富够用几个世纪了,当然有能力做那些事。其实无论处在哪个高度,都必然有能力拉下面的人一把,关键是有心与否,有意与否。

如果我有200万关注者,我会干嘛呢?赚钱还是要赚的,因为网红不等于网富,但除赚钱之外总有比练出六块腹肌供人观赏更有意义的事。如果我有这样的触及力多好,要推动社运就稍微轻松点了。

顺便一提,裘莉不能算网红吧,她是少有拒用社交媒体的名人,她已不需借追随者数字来肯定自我价值了。她投身人道主义工作那年才26岁,应该比现在的李元玲年轻。

反应

 

灼见

当教育机构参与拍剧/周若鹏

就这天,寰宇电视的连续剧《青春,你好!》启播,这名字不知谁取的,不知和导演陈胜吉有关与否。我总不容易从他的作品名称直接联想内容。 其实《青春》并非阳光明媚,它还挖掘家庭两代鸿沟、不正当交易、自杀、性爱短片等黑暗主题。

在拍摄现场和导演互动的机会不多,倒是在工余有机会闲聊几句,方略知其才学。

我本以为陈胜吉故弄玄虚,现在我认为他是信任观众,信任我们能够思考,能消化有深度的故事,能接受转折所带来的惊喜,叙事不必粗暴直白。

首映礼上总监制李治成说陈导是本地少有能兼顾艺术与商业的电影人,诚然。

幕后故事十分丰富

导演是作品的灵魂人物,但作品不是靠他一人完成的。在开拍以前,总要有人说服寰宇挑战大马的尺度,要让投资方信任剧组能在尺度内拿捏得恰好到处。至于拍摄团队有多敬业乐业,影视业如何推动经济活动,我之前谈过了就不再赘述。

从观众角度来看,一部戏就只是一部戏,娱乐罢了;我有幸一窥幕后,幕后的故事也十分丰富。娱乐媒体如常聚焦演员和拍摄花絮,我倒觉得制作公司韩新影像值得多着墨。

对一般影视公司来说拍剧是日常,而韩新影像背后是大同韩新学院,那是办教育的,怎么去投资拍戏呢?这个问题,也有资深教育界前辈问过韩新陈院长:“怎么去做这不赚钱的事?”这绝对是善意提醒,请万勿把教育当慈善,学院必须赚钱才能营运。

韩新向来以广电科系见称,我觉得韩新成立一家与业界接轨的公司,此举十分可取。通过制作公司接受顾客委托制作各类影视作品,主动为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机会,同时也培养本身的艺人,为学生铺路,像主演《青春》的谢烘霖就是韩新学生。

投资拍摄连续剧尽管不赚钱,但从行销层面上来说赚了口碑(《青春,你好!》真的是好戏),提升品牌印象,让家长学生都对学院更具信心。一个项目当下赚不了钱,不代表所做的事没有价值,未来若更多人加入韩新,培养出更多人才,便是本地影视业之福。比如说,原来陈胜吉导演也是韩新的杰出校友。

我希望寰宇、韩新都能多做像《青春,你好!》这样的尝试,既富娱乐性又不乏社会关怀,信任观众能够欣赏高质量、有深度的作品。请你去看《青春,你好!》,有人看,对整个制作团队来说就是莫大鼓励,让大家走得更远。(第一集有我噢!)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