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学中文的热忱在消失/方城

很多小学时期中文不错的学生,上了中学以后,就渐渐对中文生厌恶。何故?我想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个人认为:考试成绩的好坏是一个重大的原因。



学习语文,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解读一篇文章,视角不同,所看到的观点就不一样。我认为解读时,只要合乎逻辑,都可以被接受。我想那才是文学作品的美妙之处。然而,学生上了中学,也不知是否老师比较“死板”只会跟着标准作业程序或标准答案来与学生讨论测试题的答案。

打个比方,现今的华文测试题一般喜欢出一些所谓高层次思维(KBAT)题以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题型,我认为答案应该是比较广的。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而且能够从文章引证剖析他的答案,就可以被接受。

然而,真实的情况往往是,若学生辩驳得有理,老师也似乎赞成了,但是却又拘于评阅标准里头没有这样的答案,而拒绝接受答案!老师还会说:虽然你说得有理,但是出题老师的标准答案是不接受这样的解释。

一次如此说,第二次也如此回应,试问,如果你是学生,你会服气吗?学生一再遭到不合理否定后,还会有敢于思考的胆识吗?我个人认为是不会的。最终,造成学生因为一直无法获得掌握技能的成就感,而渐渐对中文生厌,也就不足为奇了。



勿一味以评阅答案为准

我家里那个因为喜欢中文而选择到独中的孩子,就常遇到如此情况而心生不平,还常常因此而发出“不喜欢中文”或“讨厌华语”的呐喊。我听了,总是很感叹:一个喜欢中文的孩子,在制度下变得只会跟着标准写答案的机器!这是我们乐见的吗?

个人认为,遇上高层次思维题,老师若不能接受学生的答案,也要想办法引导,让学生明白解读文章的方法。如果老师自己赞成了孩子的论据,就千万不要事事以评阅标准来敷衍学生;或者用评阅标准的权威,来让学生闭嘴,更不可用自己身位老师的身分而自诩“高人一等”,不允许学生辩驳。如果老师无法做到这一点,课堂就会流于“了无创意”,也让学生无法获得掌握一门技能后的成就感。长此下去,学生对中文的热忱,还会剩下多少?

语文的教学,应该以动人心,教人文为主;学语法,解答题目为辅。所谓评阅标准的答案,一般都存在太多主观意识。老师教导时,千万不能以偏概全。若老师一味以评阅的答案为准,拒绝与学生讨论,不止显得不讲理,长远下去,还会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味索然,加剧了华教师资不足的危机。

反应

 

言论

罚款的可行性/方城

最近,教育界纷纷扰扰,学生教师问题连连,让人不禁思考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我认为大部分源自惩罚不得当所致。

近年来,为了匡正学生,甚至是老师的不当行为,校方经常会采取罚款的方式。我不晓得这样做的成效会有多好,单在学生的抱怨声中,就听到他们说:这真的是吃人的学校,什么都要钱!我也不知道捐了多少钱买这款昂贵的发夹和袜子了!

无羞愧心难以纠正

由此可见,学生对犯错罚款这一事,并无羞愧心。没有羞愧心,偏差行为就无法获得改善。这样一味的罚款,只会让家庭富裕的学生“意气风发”,更加忽略法纪;让家庭贫困的孩子更加忧心,担心自己成为班级的霸凌对象,郁郁寡欢。

同样的,对已成年的教师实施罚款,其实也无法让教师改善行为,反而会心生怨怼!人心不在,还起嗔恨心,工作就会敷衍塞责,这是管理人的大忌。

犯错罚款适得其反

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和新晋教师基本上生活环境都有异于从前,他们没有太多忧患意识,对于花钱更是舍得。这样的世代,基本上不会对罚款有什么执念,所以用罚款来纠正行为,恰恰就会适得其反,让他们更加势利,认为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大家喜欢把这责任怪罪于家长,然而,我们也别忘了,家长的观念也是学校“培育”出来进而变得根深蒂固。

据悉,在新加坡,现在违规泊车或乱丢垃圾的惩罚也从原本的罚款转换成社会服务了。在各区执行惩罚之际,各传播媒体还得全程跟随,为被罚者全程录影。这样做,其目的不外乎唤醒受罚者的羞愧心,让他们深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所有的教育,都必须始于理解与关心。人心肉做,我始终相信爱与关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也许训导处教师认为“棒下出孝子”,毕竟训导处不是讲爱的地方,它不同于辅导处,然而在纠正偏差行为方面,我们应该依个案而个别处理,一律用同样的在惩罚,反而会起反效果,造成有些学生变本加厉、有些则因恐惧而选择轻生。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啊!

毕竟,羞愧之心,才是让人改变的重要条件。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