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把你重重包围的大数据/南洋社论

《孙子兵法》十三篇中, 有一篇是《用间篇》,提到行军打仗时,应如何通过“先知”之道以轻易克敌。

《用间篇》强调的“先知”,就是在敌方未动,我方已充分掌握敌情。“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千多年前的杰出兵法家孙子,不只提出知己知彼的战略及用兵概念,还点醒手握兵符者应如何用“间”,他说:“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终归一句:刺探军情,利我行军。

孙子可被可尊为地表上的间谍鼻祖,美国的中情局、英国的军情六处及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就是为他们的国家安全执行着孙子所提的“先知”角色。

随着网络革命的到来,“用间”之道已在近年出现翻天覆地的改变,不只军情刺探,连平民百姓也被新一波兴起的“大数据”重重包围而不自知,甚至还被当着“资财”,重金出售。

在大数据交易中,搜集方可通过搜集、演算及分析后的数据,轻易取得消费人的消费习惯及行为等等;更简单易懂的说法,就是大众的隐私甚至藏在心底的想法,可被某一方合法,在明在暗的搜集后当商品出售。



这类数据从何来?

你每天上面子书(全球用户14亿)、你上谷歌“谷一谷”(已掌握10亿人未来消费行为)、开始进军大马的支付宝使用(超过2亿人的个资)、还有百度等等,都让你“免费”使用后搜集你的资料,再狠狠回赚一大笔。

其实,大数据之下,商业领域只是当中的一部分,现在多个国家的保安单位正把大数据编入作业程序,扩大及协助政府追踪民众的日常生活,甚至解读群众对执政者的心中所向。

第14届全国大选已快登场,掌权者肯定不会错失使用大数据当攻城的利器。道理只有一个:先知者,胜!

反应

 

灼见

【灼见】预防“独狼”不能靠大数据/陈文坪

一个和睦稳定的社会治安,并非采取高压、强硬手法加以维稳,而是需让人民对不满、戾气有渠道申诉,让那些需要协助或弱势者有地方求助,并获得合理关切以及人文关怀。

前些日子,中国10天内发生3起大规模无差别攻击事件后,中共中央政法委及公检法等司法机关高官过去一周在地方上密集调研部署维稳工作,要求执法部门利用大数据加强风险隐患预警能力。希望执法机关提高对利用科技防范社会风险的重视,更多借助大数据及早发现恶性案件苗头,防止风险扩散。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中国在维稳方面已取得相当成效。新疆地区就是一例。自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后,中方加强了当地社会治安治理,过去10多年来并没有再发生大规模骚乱现象。

大数据维稳防骚乱

社会治安能有效治理,科技监控、大数据发挥很大作用。以前在乡村里,遇上小偷小摸,即使报警,也是难以被抓获。正是如此,一些小偷食髓知味变得更大胆,肆无忌惮。现在,中国到处有了监控器、大数据,警方发现一起,破获一起,小偷小摸的案件也就越来越少。生活在乡村的人们也就安心、安稳多了。

大数据维稳防骚乱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因为有组织的骚乱,都需要时间去筹备、联系。换句话说,组织者需要准备更多资源才能行事。而在谋划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遗漏,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这为大数据获取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然而,发生在社会上一些突发事件,是否可以通过大数据获取?如果不能,那就未必能达到效果。

以广东珠海体育中心11月11日发生越野车撞人事件,导致35死43伤为例,这是有预谋的,但“独狼式”行动的确难以防备。有能力购买越野车的人经济条件并不差,但却做出反社会、反文明、反法律的行为,值得相关部门作深入调查、检讨。

还有,江苏无锡一所高校11月16日发生持刀伤人案,造成8死17伤。更值得探讨教育带给人们什么?教育是否培养学生全人格的发展?

高等教育学府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必须塑造学生全人格的发展。这或许比知识更加重要,也必须重视。毕竟一个全身心发展的人,即使遭遇挫折,也能面对困难,更好地生活下去。

学子进入高校读书,目的就是要改变命运,掌握求生知识与技能,找到更好工作,挣取更高收入,让自己或家人生活过得好一些。

一个人在高校深造多年后,还不顾法律,走向反社会的行为,无疑是人生的悲哀、家庭的悲剧。但大数据能及时掌握吗?大数据能为当局提供及时的信息吗?

公平执法  人文关怀

大数据维稳,虽可防范大骚乱发生,但“独狼式”的行为在案发前是不易从大数据中及时出现的。

因此,建立有效的机制,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安全网,提高一线人员的沟通水平,更用心、积极处理各种纠纷,消除形式主义,保持申诉渠道畅通,是社会稳定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中国各地方政府也须提高施政效率,执法部门须公正、公平、公开对待事件的“是非曲直”,及时发布、澄清案情,让信息透明化。重要的是,回归最基本的原则,纠纷调和、执法公正、人文关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