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海华与中国人血浓于水/蔡维衍

中国驻马全权大使黄惠康博士任满回国前夕,代表中国捐出20万令吉作为“华文独中教育蓝图”发展基金;在这之前,中国首先捐出10万令吉为华总大厦基金,时任中国大使为刘健,之后,中国给马来西亚华教机构(从小学到大学学院)捐款和赠书;2015年,黄大使与夫人更在中秋佳节前夕(当时红衫军号召集会游行到唐人街),特意走访吉隆坡茨厂街,表达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极端种族主义。这一切展示和平崛起伟大复兴的经济大国,有担当地不忘海外华人华侨(海华)的民族亲情。

回忆百多年来,在国家不能保护他们的年代,海华如被遗弃的孤儿,遭受鄙视、侮辱和压迫,可是,当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义不容辞的奉献和付出。因此,海华绝不能等同一般的外国人。虽然入籍外国,成了外国公民,但海华与中国是血浓于水的亲人。



(一)海华人口分布

限于旅程及航海知识和经验,早期出洋的海华多就近以南洋为目的地。目前海华总人口约有五六千万人,大多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其中,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越南、菲律宾和缅甸占了总数的60%以上,而美国、加拿大和秘鲁也排名在十大海华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列。

(二)海华汇款(侨批)回故乡

早期的海华都因贫困才出洋谋生,他们开发垦殖,为所在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与血汗。他们克勤克俭、奋斗拼搏,回馈祖国家乡的是将得之不易的血汗钱托寄回家乡,尽赡养父母妻儿及族人的责任与义务;一些靠着自己的勤劳俭朴、苦心经营,由劳工而中介商、批发商,由商业而工业;生活富裕之余,踊跃捐资家乡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在1854至1870年间,省吃俭用的澳洲华工将积攒下来的黄金寄回中国,共有价值3,531,956英镑的黄金和价值560,627英镑的黄金制品;经济情况较为弱势的东南亚海华,则拥有许多“侨批”汇款的历史记录。



(三)海华是所在国与中国合作的奠基者

早年移居各国的贫困华侨,经过多年的艰苦劳动,其中有一些得以积累些少资产,来进行经贸活动。十九世纪70年代初,南洋华侨陈启源先生在广东南海创办机器缫丝厂,开华侨投资国内工业之先河。当年投入资金都是华侨强国梦的一部分;随后如印尼林绍良在中国设立鞋厂以及黄奕聪的企业在华销售额超过150亿美元等。海华扮演着所在国与中国经贸合作的“奠基者”,融入到两国的经贸合作实践中。

(四)海华支援解放革命及抗日战争

东南亚海华以生命及人力来支援革命,可歌可泣。辛亥革命的黄花岗72烈士,就有29位是华侨;海华组织的马来亚抗日军也在二战抗日运动中起牵制作用;孙中山先生多次来马鼓吹革命,在槟城留下不少革命文物。

抗日战争时期,绝大部分(95%)海华分布在东南亚国家。海华回国抗战,以南侨技工最具代表性,他们是一群南洋回国抗日参加运输工作的华侨年轻司机和汽車修理技工;1939年至1942年间,约有3200多名汽车驾驶员和技术工人,在保障滇缅公路的国际运输线上尽忠报国,共有一千多名机工牺牲。

在捐款方面,海华的捐款在中国抗战最危急的关头起到了重大作用。以1939年全年国币18亿元战争军费计,华侨捐款可当三分之一;虽然大部分海华的捐款汇至重庆国民政府,但在1940年陈嘉庚率领的南洋华侨慰劳团到了延安之后,认识到共产党人是真正“公忠爱国”者,不少捐款便在国共合作抗战期间,直接汇给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支援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有文字记载山打根的郑潮炯“卖”了刚出生的四儿,将所得捐献给南洋筹赈会;当时中国媒体有如下评述:“各地捐款最多者为马来半岛,人数少而捐款多者则为英国、菲律宾及南非三地侨胞。”

(五)给力改革开放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侨商率先直接投入资金,引进外资和先进科技及现代管理经验,带动了中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及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华商侨资也是最早进入内陆地区的先锋企业,是内地主要的海外资金。马来西亚金狮集团便是其中佼佼者,它不但在天津、南京和温岭等地投入大量资金,更深入支持东北吉林以及西部成都、贵州、十堰、荆门等地三线企业合营转型。中国出口工业能够很快适应世界游戏规则,得力于海外华商的努力和支持。海华积极购买并介绍大量“中国制造”的产品到全世界,打造中国名牌,为中国货畅销全世界起到了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有60%以上来自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在招商引资方面,世界级企业的纷纷进驻与海华的牵线搭桥不无关系;除此之外,海华向中国公益事业捐款数额也展现了海华的爱国情怀。

(六)总结

今天,我们将海华新老移民统称为海外华人华侨。目前人数约一千万的新移民是指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到海外升学或定居的华人,他们有学识或财力雄厚,散布在南美洲、非洲、北欧、中亚和南欧;至于老移民海华则多来自穷困或半文盲家庭,他们多数来自福建和两广,并以东南亚国家为目的地,他们在中国面临危难之时,已是心系祖籍国;中国领导人到访时,总是不忘邀请他们“常回家看看”。为了避嫌,或许让老移民所在国(如马来西亚)的国民享有免签证权,也是对海华的一种亲情回报。

反应

 

言论

从侨到桥:谈陈嘉庚陈六使兴学办校/安焕然博士

陈嘉庚和陈六使是同属福建同宗族亲戚关系。在经济事业上,陈嘉庚提携陈六使,而陈嘉庚也曾在事业上获得陈六使的经济支援。

在教育事业上,两人都是儒商君子企业家,热衷于兴办教育。一般公认,南洋大学创办人陈六使其办学精神实受陈嘉庚的影响,惟两人对教育的认知、行举和办学理念有共同点亦有差异之处,各有轻重和偏向。

虽言陈嘉庚是个“爱(中)国华侨”,但其兴学办校的精神典范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深深影响新马本地华人社会热诚兴办教育的传承,陈嘉庚兴学播下的种苖是深深扎根茁壮于马来西亚的。

带起华社办校精神

诚如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教授廖文辉所指出的:“陈嘉庚的精神典范一直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力量重要的活水源头。”

华教族魂林连玉也曾在其《风雨十八年》说:志不在发财,一生为国为民族谋福利寻出路的陈嘉庚,其倾家兴学的精神在新马华人社会有巨大影响力,二次大战前后的兴学热潮,可以说是陈嘉庚带动起来的。

新马华社(特别是分家后的马来西亚华社)谈陈嘉庚,大抵亦皆以“毁家兴学”、“倾资兴学”来概括其办学精神。也因而,大马民间办学,言必及筹款捐献,热心华教。

当然,陈嘉庚办学也是有其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我们不能只看到他“倾资”的部分,而忽略其他办学教育理念的贯彻。

事实上,这种既豪爽捐资又带有教育理念办学的传统,亦扎根于新马华教之土壤。1950年代南洋大学之创办,创办人陈六使的登高一呼,带头豪气认捐500万,更是掀起新马华社兴办大学之高潮。

陈嘉庚和陈六使都是赤诚兴学办校之人。陈嘉庚在中国创办了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陈六使则是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大学。间中有其“双陈”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传承和扎根,也有因时局的改变,在办学认知上出现不同的对比。

务实办学一脉相承

陈嘉庚是“爱(中)国华侨”,而陈六使则视新马是其第一故乡,要发展建设,要在当地创办大学。那是一种在地,从华“侨”到搭“桥”的转化。但不管是在何处办大学,其为国为民兴学办校的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

惟当年在筹办南大之时,陈六使的言论多聚焦于南洋大学创办的意义及其招生和教学媒介语等事而已,想来在创校筹款和办学实际的运作上,陈六使更在乎前者。至于校务的实际运作则交给校方(主要是校长)来管理和筹划。

惟就“双陈”的办学渊源与传承,相信陈六使也是认同陈嘉庚与时俱进,注重实用精神,“双陈”的务实办学理应也是一脉相承的。

在创办大学的捐资方面,陈嘉庚的“独资”的确明显,陈六使则是以认捐500万带头造势,掀动新马华社众人之力来“众筹”办学,具有群众基础。但不能说陈嘉庚没有此意识。

事实上陈嘉庚在兴办厦大时,把主要的楼层取名为“群贤楼”,即是带有其义涵。陈嘉庚认为厦大不是他一个人出钱办成的。而且陈嘉庚在世之时也不愿把厦大建筑楼层以他个人之名字命名。此乃“为公不好名”的一代儒商所秉持之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