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章龙炎

马大前历史教授邱家金最近以82岁高龄去世。他生前所持的一些观点,例如支持单一源流教育,因不符合大马华人的口味而被视为华社的“异类”。他也曾经批评那些接受华文教育的华人,只会死背,缺乏创意而被炮轰。

因此,他去世后被一些华人鞭挞,是意料中事。但是,让人人感到震惊和痛心的,就是网络上不少华裔对邱家金的谩骂诅咒。那些谩骂诅咒他的,我看很多恐怕很少甚至从来没读过他的论论著。谩骂诅咒,对死者本身没损失(逝者已矣!),倒是暴露了那些谩骂诅咒对专家学者的尊重及文化修养的缺乏。



有一定地位的历史研究者——历史学家,历史学者等等,都无可避免的受到出生成长的环境,本身对语文及资料的掌握,甚至是个人的偏见而有所局限。换句话说,研究历史的不可能做到客观,顶多只能做到相对客观,也就是根据他们说掌握的史料做出判断及形成一套观点。有的是以理论来解释史料,有的甚至假定人类历史是遵循一定规律发展的(好像马克思)。

部分华人不认同邱家金的观点,最大原因看来是他的历史观是以主导民族及民族融合为轴,不从种族角度看我国的历史。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民族国家,马来西亚各个民族,需要以国族(马来西亚民族?)为主要的认同对象,以促进各族的融合,塑造一个团结的国家。

这涉及的不仅仅是历史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包括了政策的建议。

华人对“同化”非常敏感



很多华人会担心,这样的认同不就等于是采取“同化”政策了吗?我国华人向来对“同化”非常的敏感,看来主要还是对种族融合这概念的误解。

种族只是造成国家“不团结”的其中一个原因,其他包括宗教、语言甚至是地理、历史等。我国各族因为在种族认同方面比较强,对“族群同化”——也就是主导民族“同化”少数民族很敏感,因此对任何涉及华人保持本身文化特征的“质疑”,都会有很大的反应。

对大马华人而言,没有华文小学让华人子弟学习“母语”是无法想象的。或者说,在国民小学上华文课也是无法想象的。可是,要是你有机会接触那些从小到大接受一种源流教育的,会觉得马来西亚很奇怪:为什么会有多种语文源流的学校?为什么会有马来人特权?

也许,邱家金的历史观,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也就是大多数民族国家的做法),而不是以马来西亚的历史(特别是从殖民地到独立建国后)及种族结构的事实为基础,提出我国种族融合的“药方”。我认为,他有份参与拟定的“国家原则”,倒是比较实际。

与此同时,我们华社,能给邱家金的史观什么样的“制衡”?也就是说,华社(以华文书写历史的社群)在汲取了历史的“教训”后,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政策建议?

反应

 

言论

今有华教默士/章龙炎

混淆视听这一招,搞政治的人士即便不精,也要懂得常常用,用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很多时候,民众是非常容易被混淆的。

说明白一点,混淆本身是一种说服。先混淆自己,再混淆别人就更有说服力了。

不信的话,让我以行动党霹雳州金宝区国会议员张哲敏最近在国会的讲话来证明。

张哲敏针对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与其他党内领袖,屡屡挑起10+6华小建校与迁校课题,声称马华与行动党一同在团结政府之内,应一齐为华教事业作出贡献,不要因为没有官做,在那边扯后腿。

张议员的意思明显(如果不明显那他非常可能自己混淆)是,两党同样在政府里就要保持沉默(默默耕耘乎?),因为沉默象征着两党都为华教事业做出贡献。沉默的反面是出声,魏家祥出声,就是扯后腿。

原来静静能够为华教事业做出贡献,追问10+6华小建校与迁校的进展是扯后腿。张哲敏根本就不信这一套。要不然的话,他应该这么说:你马华那么厉害,就让你做啰(反正都同在团结政府里),我们火箭为了一齐贡献华教,保持沉默。我们绝对不会像魏家祥一样扯后腿(出声)。

马华没代表在政府

还有,马华与行动党都在团结政府,其实只说对了不到一半。马华没有代表在政府,怎能说是与火箭同在一个政府?国会并不等于政府,魏家祥以人民代议士身份发言,名正言顺。张哲敏不是不懂,但是为了混淆视听而抨击马华,是要把民众当傻瓜——反正混淆视听在这群人中很有说服力。

至于张哲敏引述部分例子(柔佛培才华小与雪州培民华小分别在今明年开课,李莱生华小的土地问题,政府目前正与州政府接洽,郭鹤尧华小,建校委员会9月刚提交新的图册),来指控魏家祥与一众马华领袖勿再误导大众,称10+6计划已消失不见,很可笑。

10+ 6计划有几所学校已经建好启用,马华一众领袖有可能说这计划“消失不见”了吗?

张哲敏不敢悉数列出所有学校的最新进展“以正视听”,封住马华领袖的口,反而采用混淆视听的手法,是欲盖弥彰。例如,他说“我们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短短两年内有了很大的成就”,还说团结政府上台以来,教育部部长法迪娜与两任副教长林慧英及黄家和,一直都在努力完成10+6计划。

如果成就很大,那是华社喜闻乐见的新闻,为何不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本人甚至是火箭秘书长陆兆福郑重其事地出来宣布,而是个同党的国会议员当“代言人”出来回应?

答案就在:混淆是一种说服手法,在马来西亚华社尤其如此。你看看,国阵时代喊得越大声对华教贡献越大;在希盟时代,只是出声追问就是扯后腿,静静才是为华教作出贡献。后者说服力特强,前者已经落伍。所以昔有华教斗士,今有华教默士(沉默之士)。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